頌古九十八首 其九十七
古人遺意不留言,
婆子臺山著一邊。
識得臺山婆子了,
趙州消息沒休年。
古人遺意不留言,
婆子臺山著一邊。
識得臺山婆子了,
趙州消息沒休年。
古代賢人的深意并不用言語表達,臺山的婆子之事可暫且放在一旁。要是能領會臺山婆子之事的真諦,趙州和尚的禪機消息便會源源不斷。
遺意:遺留下來的深意。
婆子:佛教禪宗公案里的人物。
臺山:五臺山,佛教圣地。
趙州:指趙州從諗禪師,禪宗史上的高僧。
此詩創作于禪宗思想盛行的時期,當時禪僧們熱衷于通過公案、偈語等形式來表達和探討禪理。作者可能是受到當時禪風的影響,借古人、婆子、趙州等禪宗故事來表達自己對禪理的理解和感悟。
這首詩主旨在于傳達禪理需超越言語去領悟。其突出特點是用禪宗公案入詩,簡潔地表達深刻思想。在文學史上,它是禪宗偈語文學的體現,反映了當時禪宗文化的繁榮。
湖上悲風舞白楊,英雄凋盡只堪傷。
花飛廢苑憐銅馬,草沒荒墳臥石羊。
人在醉中春已晚,客于愁處日偏長。
林西樓觀青紅濕,又遜僧官燕梵王。
重到巴陵秋正清,岳陽城下系孤舲。
江湖萬里水云闊,天地一涼河漢明。
月出洞庭魚婢舞,氣蒸云夢雁奴腥。
篙工又鼓瀟湘柁,漁笛漁榔上下鳴。
有弟有弟隔風雪,音信不通雁飛絕。
獨處空廬坐縲絏,短衣凍指不能結。
天生男兒硬如鐵,白刃飛空肢體裂。
此時與汝成永訣,汝于何處收兄骨。
嗚呼三歌兮歌聲咽,魂招不來淚流血。
病目兩旬余,深齋只另居。
客知多寄藥,妻勸少看書。
畏熱燈羞近,貪涼髪屢梳。
平生心喜菊,因此賸栽鋤。
西興渡口亂啼鴉,錦纜牽江目力賒。
六館衣冠淪道路,三宮珠玉走風砂。
山川不盡心難老,歲月憂煎髪漸華。
行到湘南歸不得,倚門應是望天涯。
溝水瀘邊落木疏,舊家天遠寄來書。
秋風冷驛官行未,夜月虛窗客夢初。
流雁斷鴻飛曠野,舞鸞離鶴別穹廬。
裘貂醉盡一樽酒,愁散方知獨上車。
峻嶺登臨最上層,飛埃漠漠草棱棱。
百年世路多翻覆,千古河山幾廢興。
紅樹青煙秦祖隴,黃茅白葦漢家陵。
因思馬上昌黎伯,回首云橫淚濕膺。
水流云散海天涯,與子長游亦可嘉。
歸馬跡漫燕嶠雪,啼鵑血染楚城花。
乾坤浩蕩空雙眼,南北迢遙事一家。
三疊琴心誰解意,蓬萊歸路躡青霞。
蓮府公卿拜后塵,手持優詔掛朱輪。
從軍幕下三千客,聞禮庭中七十人。
飾帳麗詞推北巷,畫堂清樂掩南鄰。
豈同王謝山陰會,空敘流杯醉暮春。
世路機關險似棋,未逢好著費支持。
但能不作虧心事,何往非吾得意時。
草著雨余青轉耐,髪因閑里白偏遲。
一湖水影群山聚,朝暮相看消幾詩。
白髪今如此,無依實可憐。
圣恩空舊想,佛相又新圓。
鏡曉容顏別,鐘昏夢寐懸。
百年心上事,懷古淚漣漣。
絕壁兩屨云,荒村半橋霜。
孤往欲何之,林下幽徑長。
寒梅在何許,臨風幾徜徉。
誰家斷籬外,一枝寄林塘。
水靜不搖影,竹深難護香。
無言獨倚樹,山空月荒涼。
結髪為新婚,恩愛相匹儔。歡樂殊未已,征夫忽西游。
中夜起彷徨,仰視天漢流。眾星正縱橫,皓月澄中州。
明發臨古道,古道何悠悠。生死從此辭,握手淚不收。
勉哉惜芳姿,毋使懷百憂。丈夫抱赤心,婦女安可留。
曉鞭驛馬入東州,瘦骨棱嶒怯素秋。
天地不仁人去國,江山如待客登樓。
市沽魯酒難為醉,座咽胡笳易得愁。
日暮憑闌窮目力,一行征雁塞邊頭。
漢賊不兩立,英雄恨不平。
孔明勞已死,仲達走還生。
雙劍鷹鹯急,三秦虎豹橫。
東南無霸氣,恢復恐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