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陣子 其二 硤石道中有懷子似
宿麥畦中雉鷕,柔桑陌上蠶生。騎火須防花月暗,玉唾長攜彩筆行。隔墻人笑聲。
莫說弓刀事業,依然詩酒功名。千載圖中今古事,萬石溪頭長短亭。小塘風浪平。
宿麥畦中雉鷕,柔桑陌上蠶生。騎火須防花月暗,玉唾長攜彩筆行。隔墻人笑聲。
莫說弓刀事業,依然詩酒功名。千載圖中今古事,萬石溪頭長短亭。小塘風浪平。
冬小麥的田畦里野雞鳴叫,柔軟的桑陌上蠶兒初生。騎馬夜行需防花月暗淡,常攜彩筆記錄靈感前行。隔壁傳來陣陣歡笑聲。莫再提刀槍武備的功業,仍以詩酒成就雅趣功名。歷史長卷中古今往事流轉,萬石溪頭驛亭送迎不停。小池塘里風浪已平靜。
宿麥:冬小麥,秋季播種,次年夏季收割。
雉鷕(yǎo):野雞鳴叫,《詩經·小雅》有“雉之朝雊,尚求其雌”,此處形容田園生機。
騎火:騎馬夜行時手持火把,或指夜間趕路的火光。
玉唾:原指唾液,此處借指詩人即興吟出的詩句(古人以“唾玉”形容談吐精妙)。
弓刀事業:指軍事或武備相關的功業。
長短亭:古代設在路邊的驛亭,供行人休息或送別,長亭、短亭多連用代指旅途。
此詞約作于辛棄疾晚年退居鉛山(今江西鉛山)期間,途經硤石道時懷念友人趙蕃(字子似)而作。此時辛棄疾已遠離朝堂,雖仍懷報國之志,卻更多轉向詩酒交游,詞中“詩酒功名”正反映其心境轉變。
全詞以田園行旅為引,由景及情,從具體場景轉向人生感慨,既展現辛棄疾詞作中少見的恬淡風格,又隱含其壯志未酬的深沉意緒,是其多元詞風的典型體現。
紫空朗玄景,玄宮帶絳河。
濟濟上清房,云臺煥嵯峨。
八輿造朱池,羽蓋傾霄柯。
震風回三晨,金鈴散玉華。
七轡降九垓,晏眄不必家。
借問求道子,何事坐塵波。
豈能棲東秀,養真收太和。
胸中丘壑本無塵,
眼底青山意愈真。
亭占林園最高許,
一杯風味景長新。
撥火圍爐坐,今宵漏倍長;
耐寒因守歲,拚醉復添漿。
且喜燈花艷,旋聽爆竹忙。
疊箋呵凍筆,春帖寫雙行。
送子長楊渡,白云歌未終。
江山情共別,燈火夢還同。
一路黃梅雨,半帆白鳥風。
波聲催棹急,何處寄詩筒。
衡廬南北地相交,結搆逢春剪白茅。
甫里先生聊作伴,華巔胡老自成嘲。
園荒擬種千桃樹,閣小平依萬竹梢。
白鹿朱陵隨所往,遲看野鶴不須巢。
冬山睡態足,雪飛皚悠悠。
玄裾牽云帶,林路塞叢憂。
枯松如挾纊,層冰覆高丘。
沕穆連九垓,渾茫迷十洲。
毫末勁飆生,幾席巖氣流。
東風欲解凍,西日忽我遒。
碧空自澄遠,昭曠應所求。
英雄心事托琴中,獨訪孤臺過斷虹。
滿地夕陽號朔雁,隔簾人影瘦西風。
秋花晚節多遲暮,古調今彈有異同。
不為知音為知志,蒼茫山水月湖東。
出門猶未夕陽低,倚杖還驚露濕衣。等得樹頭鴉定后,會邀林外月同歸。
雨后津橋飲斷虹,暮林重噪一蟬風。月來煙隴掛玉玦,云向碧天成峭峰。
秋水平堤帶雨渾,小橋分港到籬根。晚來幽事亦可喜,忽有漁舟時傍門。
人言公死,
我言公在。
在在在何處,
清風動天籟。
白雪猧兒拂地行,
慣眠紅毯不曾驚。
深宮更有何人到,
只曉金階吠晚螢。
正三更打遍,小簾外、雪花飛。有魏博監奴,天雄內宅,褲褶黃皮。
僛僛。醵錢會食,爇兩行、紅燭霧成圍。銀甲崩騰碎摘,玉船狼籍爭揮。
依稀。啁唽更喧豗。詬誶旋嘲詼。笑賀公吳語,參軍蠻語,相視然疑。
吳姬。吟鶯叫燕,記綠窗、細欬抵游絲。惆悵新眠難穩,凄涼舊夢都非。
憶從謝病去長安,五見江南芳蕙殘。
一出未應為小草,同心空自惜如蘭。
尊開子夜仍燈宴,歌有陽春破暮寒。
何日離亭無送別,可能詞客滿江干。
亂石叢中一轎過,
水源窮處感人多。
高蹤邈矣乾坤古,
白雪陽春奈若何。
淮畔風塵自此清,
斯人還喜見升平。
田家盡說今年好,
要雨雨來晴便晴。
笙歌黃歇浦,孤客此迎春!
風雪停中道,煙花自隔鄰。
笑書「恭喜」字,自祝苦吟身。
聞道垂楊柳,柔條解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