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觀察仲修今年六十好道著書喜其神王也為詩祝之
雙戟煌煌世憲門
歲星猶傍紫微垣
衣冠八葉家方盛
出入三朝望獨尊
藏枕已知鴻寶秘
著書深隱豹林園
自今介壽秋醪熟
士帙升平頌帝恩
雙戟煌煌世憲門
歲星猶傍紫微垣
衣冠八葉家方盛
出入三朝望獨尊
藏枕已知鴻寶秘
著書深隱豹林園
自今介壽秋醪熟
士帙升平頌帝恩
雙戟閃耀,劉家世代是遵循禮法的顯貴之門;如歲星般祥瑞,依然靠近帝王的宮闕。八代高官,家族正興盛;歷經三朝,聲望無人能比。枕下已藏有道家秘籍;隱居豹林園專注著述。從今日起,秋酒釀成時為你祝壽;士人記錄盛世,共同歌頌帝王恩德。
雙戟:古代高官門前的儀仗,象征顯貴。
世憲門:世代遵循禮法的家族。
歲星:木星,古人認為主福瑞,此處喻劉仲修。
紫微垣:星官名,代指帝王居所或朝廷。
衣冠八葉:八代皆有高官,形容家族顯赫。
三朝:指歷經三位帝王,或代指長期服務朝廷。
鴻寶秘:道家秘籍,典出《漢書·劉向傳》。
豹林園:劉仲修隱居著書之地。
介壽:祝壽,典出《詩經·豳風·七月》。
秋醪(láo):秋釀的酒。
士帙(zhì):士人記錄的書籍。
此詩為劉仲修六十歲壽辰而作。劉仲修(觀察)好道且專注著書,作者見其精神旺盛(神王),故寫詩祝賀,反映當時士大夫間以詩文祝壽的交游傳統,及對修道、著述的推崇。
詩以“祝壽”為核心,先頌其顯赫家世與三朝名望,再贊其修道著書之雅,末以秋酒祝壽、士人頌圣收束,既顯對友人的稱美,亦彰盛世之景,是典型的士大夫祝壽詩,語言工整,用典自然。
望入青巒驛外樓,風煙迷目使人愁。
嗟誰杳杳云中鶴,愧爾翩翩江上鷗。
斗酒笙歌聊說劍,宦情天地只虛舟。
汀蘭岸芷猶相待,逝水無聲盡日流。
一陣霜風乍起,半窗月影初斜。寶匣燒殘香篆,銀釭落盡燈花。
坐穩錦茵重迭,醉來烏帽欹斜。誰遣青娥斗月,自憐銀海生花。
樓上角聲嗚咽,天邊斗柄橫斜。酒醒風驚簾幕,漏殘月在梅花。
一束生芻吊古人,荒涼陳跡竟誰倫。南州堂上空懸榻,北岳山中總濫巾。傳列逸民風世教,坊題高士式儒紳。夜來間向東湖望,幾許清光接富春。
青云夢里謝夔皋,懶受玄纁制錦袍。貧賤不荒三徑業,輕肥應薄五陵豪。江湖寂寞流風遠,光岳晶熒間氣高。過客紛紛吊遺跡,誰輕名利等鴻毛。
市隱何曾去買山,草堂元在水云間。絕憐巢父能相讓,翻笑林宗不自閒。泰華高名藏玉檢,斗牛精氣接銀灣。我來吊古裴回久,帶得清風滿袖還。
思賢亭上詠緇衣,云滿江天隱少微。濟世有心非矯俗,傷時無道卻知幾。碧潭長夜蒼龍臥,丹穴何年彩鳳飛。千古地靈人杰頌,西山南浦也光輝。
一室容膝,納萬壑而有馀。
一幾凝塵,載千古而不重。
暮四朝三,吾不復夢。
鸞旗肅肅駐郊坰,輦道風和霽色明。四海無塵寧弛武,六軍有紀盡知兵。雕弓親試穿云箭,繡罕還巡夾日營。昨夜賜酺恩澤溥,馬騰士飽遍歡聲。
城南帳殿曉云開,萬騎星羅拱日來。虎旅自諳司馬法,鹓班齊侍晾鷹臺。兩行列陣堅于壁,九進聞聲動若雷。變化方圓包地軸,君王元裕統天才。
天設南閩多險阻,古今勞役幾時休?
下灘疑泛銀河水,上瀨如牽陸地舟。
響應風湍歌欸乃,身藏云木叫?辀。
筆床茶灶延緣好,準擬浮生托白鷗。
云里金烏瞥見些,
屋山鵲語亦查查。
侵晨掃徑開籬戶,
童子知翁出看花。
黃塘寺畔幾人家,
種菜年年當種花。
賣菜入城歸欲晚,
湖船攜酒看殘霞。
離亭楊柳不堪攀,
送別城南夕照間。
未識行旌何此指,
愁予把酒唱陽關。
一雙芒屩伴筇枝,
不用兒扶自出嬉。
貪看南山云百變,
舍西溪上立多時。
友人問我山居樂,
第一讀書松竹林。
世上萬緣都不到,
時時證入圣賢心。
長洲茂苑只空名,休道吳王錦繡城。粉堞云昏朱雀幟,黃金日調水犀兵。夕烽看憶桃花色,戍角聽疑玉笛聲。伍相祠前斜日里,土人雞黍祝升平。
玉山前歲困倭夷,今日華亭更可悲。沙月如冰凋白羽,海煙為霧暗朱旗。石頭已道朝烽合,揚子仍愁暮角吹。財賦東南憂不細,廟謨何以定安危。
吳王城外石湖邊,云白山青花滿煙。卻憶中丞持鉞過,自驅猛士滅倭年。白虹貫日天文動,金字班師國計偏。鳥盡弓藏千古事,野人臨水淚潸然。
隋帝巡游伯業亡,邗溝流水月蒼蒼。錦帆一去知何處,翠柳千屯自曉霜。江漢風塵多兔窟,維揚豪杰盡龍驤。可憐仗劍唐司馬,良翰天教翊圣皇。
金陵亦是開基地,虎踞龍盤舊業存。先帝寢園猶白鹿,功臣甲第自朱門。冶城煙壘秋風肅,淮水金鐃片月昏。太傅元勛藏上冊,肯令妖祲近中原。
五溪戎卒本諸蠻,木弩銅機出萬山。鐵騎悠悠屯海上,黃金日日出民間。爾曹荒服元亡賴,此日王師獨厚顏。頭白土官尤跋扈,玳筵紅粉不知還。
任公瘦骨氣蕭蕭,亂后雕弓卻在腰。銅柱未曾標馬援,玉門早已入班超。孤身去國心應折,群盜經時氣轉驕。聞道墨缞重奉詔,佩刀騎馬答清朝。
錢塘雄盛比姑蘇,宋室南遷是帝都。處士梅花經戰馬,美人楊柳失棲烏。翠華輦路云俱斷,白馬潮聲海半枯。惟有將軍青冢樹,枝枝南向野鶯呼。
垂楊裊東風,
桐花醉鳴鳩。
地僻無行人,
方塘水交流。
骨瘦形枯壯氣銷,
側身天地混漁樵。
翻云覆雨尋常事,
風月偏能伴寂寥。
來莫怨春遲,去莫怨春忙。
春不隨人老,誰教汝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