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宮自勉二首 其一
晨午殊豐足,伊何撓肺腸。
形容侵老病,山水憶韜藏。
必謝金臺去,還攜鐵錫將。
東林露壇畔,舊對白蓮房。
晨午殊豐足,伊何撓肺腸。
形容侵老病,山水憶韜藏。
必謝金臺去,還攜鐵錫將。
東林露壇畔,舊對白蓮房。
從早到晚生活還算豐足,為何還攪擾我的內心呢?我的容貌已被衰老和疾病侵蝕,愈發懷念那山水間隱居的生活。我一定要辭別這官場,帶著僧人的錫杖離去。就像過去在東林寺露壇旁,對著那白蓮房一樣。
殊:很,非常。
伊何:為何。
撓:攪擾。
韜藏:隱藏,這里指隱居。
金臺:指官場,朝廷。
鐵錫:僧人所持的錫杖。
東林:指東林寺。
白蓮房:白蓮的花房,這里可能象征著清凈的修行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作者可能在官場中經歷了一些不如意,盡管生活物質上較為豐足,但精神上卻感到煩悶和疲憊,因此產生了歸隱山林、遁入佛門的想法,從而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作者對官場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直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能反映出當時部分文人在官場與理想生活之間的矛盾心理。
放浪江湖已幾年,袖攜長劍倚天邊。
草廬不見蜀諸葛,采石謾思唐謫僊。
虎穴未能酬素志,龍門端合謁時賢。
鄉邦幸有乖崖在,庶許諸生學李畋。
人間三十二,名字幾千春。
慷慨漢游俠,孝慈周吉人。
視物猶視己,顧親寧顧身。
山中當出相,嗣子世其仁。
入門才見萬瑯玕,便覺玲瓏日影寒。
峰勢近環簷外立,湖光更好竹中看。
煙霞古淡僧容瘦,風露清高鶴夢殘。
已占兩亭涼坐足,再須登閣倚欄干。
收斂眉山草木英,心潛羲孔與時行。
浣花杜老驚人句,采石虞公貫日誠。
合上燕臺為上宰,暫勞楚泮領諸生。
沉吟敬義堂中句,莫贖豪狂禰正平。
馬前喝道狀元歸,舊婿重新此事奇。
駕鶴驂鸞來錦水,烹龍炰鳳宴瑤池。
滿斟蕉葉融春色,共指蟠桃祝壽期。
后會相逢定何日,玉郎承詔入京時。
齠時蠹簡剔殘灰,皓首誰知吻帶埃。
負笈有機尊魯國,扣閽無力上燕臺。
茹芝四皓還須出,綿蕞兩生終不來。
中道喜逢傾蓋友,相攜一笑亦奇哉。
西風吹雨故將寒,斗室盤旋宇宙寬。
蘆已成花衰鬢白,楓猶染葉醉容丹。
人間歲月幾羊胛,身外勛名一鼠肝。
領略秋光無限意,東籬閑掇落英餐。
滿襟霽月皎無塵,愛客寧嫌客過頻。
倚竹題詩驚思妙,傍花尋柳見情真。
如今南浦傷行客,此處西湖有主人。
與著三年端的約,孤山同訪早梅春。
看山車放慢,遇水馬爭先。
須信一年景,無如三月天。
露花如此好,煙柳十分員。
客醉不須去,竹床相對眠。
為學平生不究源,未妨絕頂上慈恩。
塔高俯視群山小,江闊能容巨浪喧。
人每中登難腳力,誰于高處領天根。
須信平生為基址,基址牢時德業尊。
摳衣憶初時,謹獨拜明訓。
冥途方擿埴,夷軌忽發軔。
始知顏四勿,于此道有進。
敢云圣賢遠,二字古心印。
客來商略詩,夜市正驚時。
云破天青眼,煙收月白眉。
芙蓉天富貴,松竹月清奇。
我醉欲眠去,攜琴明日遲。
一邦佳景萃峰頭,宇宙鐘靈自有由。
銀竹霏霏山氣盛,火輪顆顆水光浮。
年逢旱澇他方苦,世際豐穰此處優。
瞻望巍峨殊不遠,登臨仿佛帝王州。
奔火狂難改,橫戈事已非。
形模雖可怪,風味故應稀。
玉斫雙螯潔,金披一殼肥。
持杯籬菊畔,又見醉忘歸。
秋來病葉不禁風,漸覺虛檐墜片紅。
斜日半溪人喚渡,斷云千里雁橫空。
詩情得似馴鷗子,世事徐觀失馬翁。
忻戚莫將為我役,此懷拍拍自春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