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田五首贈八弟無斁 其二
蘇秦不愿印,
乃在二頃田。
東皋五十畝,
力薄荊杞填。
擇高種苜蓿,
不濕牛口涎。
拙計安足為,
朝往而暮旋。
蘇秦不愿印,
乃在二頃田。
東皋五十畝,
力薄荊杞填。
擇高種苜蓿,
不濕牛口涎。
拙計安足為,
朝往而暮旋。
蘇秦不愿再佩戴相印,只想要二頃田地。東邊的高地有五十畝田,因我力薄田里長滿荊棘枸杞。選高處種植苜蓿,避免被牛的口水沾濕。這樣笨拙的打算有何用?不過是早出晚歸罷了。
蘇秦:戰國縱橫家,曾佩六國相印,此處用其典故代指對仕途的淡泊。
二頃田:二頃土地,古代一頃約百畝,代指簡單的田園生活。
東皋:東邊的高地,泛指農田。
荊杞(qǐ):荊棘與枸杞,泛指野生灌木,喻指田地荒蕪。
苜蓿(mù xu):一種牧草,可作飼料。
拙計:笨拙的打算,此處指耕作的辛苦方法。
旋:返回。
此詩為王安石《視田五首贈八弟無斁》組詩之一,約作于其關注農事時期。王安石重視農業生產,通過‘視田’(視察農田)之事,以詩贈弟,既描繪耕作實況,也傳遞對務實農耕、淡泊仕途的生活態度。
詩歌借蘇秦典故引出田園主題,以白描手法刻畫耕作艱辛,語言質樸,體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認同與對務實農事的提倡,暗含淡泊仕宦的人生選擇。
老去相如猶作客,天涯跌宕琴尊。上階難得舊苔痕。簾深春夢淺,香冷夕陽溫。
拾翠心情消歇盡,東風不度蘭蓀。言愁天亦欲黃昏。斷魂芳草外,何止憶王孫。
今夕是何夕,扁舟伴鶴汀。推篷一月白,弭棹數峰青。深夜惟漁火,孤尊自客星。不愁更漏永,此地隔塵扃。
旅泊逢佳節,長宵作臥游。江間仍禁夜,月下且維舟。火樹違同賞,燈花逭獨愁。明年知此夕,何客共登樓。
彭門舊游地,重過轉凄然。綠樹非前度,青山似往年。賓僚感今昔,客旅怕株連。慎勿探東閣,荒涼蔓草邊。
江上阻兵革,胡為還遠行。游梁愧憑軾,過宋憶班荊。霜鬢增枚叔,風懷減馬卿。似聞海氛息,捩舵且遄征。
圣諦義中猶不識,透清波路想應難。
九年鬼窟深藏拙,卻被神光冷眼看。
異鄉風俗客不惡,但欲南音來耳邊。
路轉橫塘,風卷地、水肥帆飽。眼雙明、曠懷浩渺。
問菟裘、無恙否,天教重到。木落霧收,故山更好。
過溪門、休蕩槳,恐驚魚鳥。算年來、識翁者少。
喜山林、蹤跡在,何曾如掃。歸鬢任霜,醉紅未老。
垂老畏聞秋,年光逐水流。
陰云沈岸草,急雨亂灘舟。
時事詩書拙,軍儲嶺海愁。
薦饑今有歲,倚棹望西疇。
春華敷榮,春日漸陽。
歲月其徂,思子永傷。
應共山為壽。從寒空,危崖片石,群峰低首。自有才華稱蘊藉,胸羅二十八宿。況清節、衣冠之后。愛惜羽翰異流俗,盡回翔、不下爭雞口。蟬似忍,鶴因瘦。
蒼天早已安排就,有多少、無端哀樂,心肝可嘔。慧業三生愁一世,喜得朝云相守。且休問,開門無有。舉目金甌殘又缺,正杜陵野老吞聲候。來一醉,中山酒。
癖性耽孤介,俗士多所忤。
閉門稀出游,狹隘迫于路。
往者游長安,求名不終遇。
幡然歸故林,頗得隱居趣。
入室酒滿尊,掛壁琴一具。
雖無犧牛樂,且免神龜懼。
嘯傲《招隱》詩,吟詠《歸田》賦。
卻憐世間人,醉夢幾時寤。
人生何如不相識,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無別恨橫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橫門驪歌淚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渺江月墮,此時君亦應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無成已如此。
平生縱有英雄血,無由一濺荊江水。
荊江日落陣云低,橫戈躍馬今何時?
忽憶去年風雨夜,與君展卷論王霸。
君今偃仰九龍間,吾欲從茲事耕稼。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風未落如朝霞。
君如載酒須盡醉,醉來不復憂天涯。
掩重關、綠陰深窈。鶯聲都在高柳。蘭椽添筑松廊小,難認舊時窗牖。槐雨驟。悵買棹、偏遲已是春歸候。梅圓似豆。早屏錦無香,砌苔如洗,閑煞掃花帚。
茅堂靜,坐對藥奩茶臼。客來便瀉紅友。橫山鈿朵飛蒼靄,直到邏村溪口。逋翁后。算人境、詩仙只有冰清叟。漁蓑織就。肯相借門前,風潭百頃,一放釣絲否。
每到秋深摘滿筐,
須教爛煮妙非常。
諸公任設盤中饌,
不及先生豆莢香。
帝城三月暮,天氣亦初春。紅紫花相待,青黃柳未勻。
條風開宿霧,細雨浥輕塵。物色元非惡,深尊綠且親。
尚及三春候,重來萬里人。辭家方在遠,觀國屢為賓。
宦業難書竹,時情任積薪。長安真似奕,往事不須顰。
不似大梅老,
貪隨鼯鼠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