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舟中二首
今夕是何夕,扁舟伴鶴汀。推篷一月白,弭棹數峰青。深夜惟漁火,孤尊自客星。不愁更漏永,此地隔塵扃。
旅泊逢佳節,長宵作臥游。江間仍禁夜,月下且維舟。火樹違同賞,燈花逭獨愁。明年知此夕,何客共登樓。
今夕是何夕,扁舟伴鶴汀。推篷一月白,弭棹數峰青。深夜惟漁火,孤尊自客星。不愁更漏永,此地隔塵扃。
旅泊逢佳節,長宵作臥游。江間仍禁夜,月下且維舟。火樹違同賞,燈花逭獨愁。明年知此夕,何客共登樓。
今晚是什么樣的夜晚啊,我駕著小船停靠在有鶴棲息的水邊平地。推開船篷,只見一片皎潔月光,停下船槳,眼前是幾座青翠山峰。深夜里只有漁火閃爍,我獨自舉杯,如同天際孤星。我不發愁這夜漫長,此地隔絕了塵世喧囂。旅途漂泊中遇上佳節,長夜只能在舟中臥游。江上依舊宵禁,我在月下暫且系舟。無法與他人共賞火樹銀花,燈花卻能消解我獨自的憂愁。不知明年的這個夜晚,會和哪位友人一起登樓賞月。
元夕: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
鶴汀:有鶴棲息的水邊平地。
推篷:推開船篷。
弭棹:停船。
孤尊:獨自飲酒。尊,同“樽”,酒杯。
客星:指自己如天際孤星般漂泊。
更漏:古代計時工具,借指時間。
塵扃:塵世的門戶,指塵世。
旅泊:旅途漂泊。
臥游:指以欣賞山水畫代替游覽,此處指在舟中想象游玩。
禁夜:宵禁。
維舟:系船。
火樹:指元宵節的燈彩。
逭:緩解,消除。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元宵節時正處于旅途漂泊中。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宵禁等情況,詩人在舟中度過佳節,孤獨寂寞之感油然而生,從而創作此詩。
這兩首詩主旨圍繞旅途中過元宵節的孤獨感受。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憶昔瀛州選,凄涼老鳳群。欲將淮海淚,哭向泰陵云。王國風雷少,昆岡玉石焚。數奇千古恨,不獨漢將軍。
小園宛宛,水木鮮榮。子念及此,我寧忘情。曩歲中都,我歸子征。以子出處,用觀我生。
客館張燈擬論文,我來何事不逢君。九江道里愁聽雨,五老峰前獨看云。聯句尚懷高閣會,探花曾逐□年群。端陽更擬洪都約,白酒紅菱角忝新。
黃葉飛林外,蕭條但閉門。懷人隔秋雨,相過待朝暾。水市多魚饌,比鄰是酒村。盈盈望不極,期共采芳蓀。
一喝從馬師起,臨濟承虛接響。病叟本無氣力,不能學這般承。
共說關門險,岧峣不可攀。山峰藏曲折,澗道瀉潺湲。絕壁人愁下,長林鳥倦還。官程元有限,行旅敢辭艱。
君子豈無欲,有欲未足憂。百計護此短,此心尚可求。向來畏人言,言者不肯休。不畏固未可,無言我誰尤。事當究本源,瑣細不足籌。有疾不忌醫,膏肓尚能瘳。
石破天驚,看老筆、真堪屈鐵。笑世上、山農一派,云腴爭割。匣里丹砂留雪印,櫝中白玉如泥切。把雕龍、手技且雕蟲,真奇絕。墨落處,金能截。錐畫后,瓊飛屑。嘆及鋒小試,指頭生活。放眼不窺秦漢下,捉刀果在英雄列。更別將、刻楮出靈心,鐫桃核。
小亭簾幕,微風起、吹亂一湖新碧。雨過橫塘香更遠,遙望水天一色。露滴圓珠,光搖翠蓋。疊浪翻瓊雪。菱歌響處,白鷗時起時沒。試問鶴錫名區,胭脂廢井,勝事皆陳跡。著屐頻來閑眺望,夢裹渾忘是客。誤落塵寰,神仙富貴,兩字蹉跎失。梧桐疏影,莫教辜負明月。
海棠絲短。輸他楊柳絲難斷。流鶯系得枝枝滿。莫只貪眠,不耐腰身軟。花絮無情風自亂。眉痕一任春深淺。生憎一樹含煙暖。每共芭蕉,片片心舒倦。
水禽如雪憩浮澌,流下前灘漫不知。岸轉舟回忽驚起,口中銜得錦鱗魚。
生生厚招咎。金玉滿堂莫守。古人安此粗丑。獨以道德為友。故能延期不朽。
杳靄昏黃夜泊船,鷓鴣聲里雨如煙。秋風不見平安信,夢斷湘江又十年。
相看誰挾幽并氣,極盛門才有遞增。當戶河流風??,隔年人到雨騰騰。君家憂樂關全局,天下低徊想中興。近事忽堪橫涕淚,海云檣燕百無能。
蔬畦躡屐愜幽情,檢校園丁日有程。得雨尚慳須灌溉,我來時聽桔槔聲。吳牛嚙草臥斜陽,烏臼青紅未飽霜。急趁路乾來寓目,十分閑事卻成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