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水云榭聞梵聲
水榭周遮積翠苔,
薰風拂處午云開。
忽聽梵誦驚殘夢,
疑是金繩覺路來。
水榭周遮積翠苔,
薰風拂處午云開。
忽聽梵誦驚殘夢,
疑是金繩覺路來。
水榭四周覆蓋著翠綠的苔蘚,和暖的風輕輕拂過,正午的云層漸漸散開。忽然聽到佛教的誦經聲驚醒了未做完的夢,仿佛是指引覺悟之路的金繩來到了眼前。
水榭:臨水而建的樓臺。
周遮:周圍遮蔽、覆蓋。
薰風:初夏的和風,指溫暖的風。
梵誦:佛教徒誦經的聲音。
殘夢:未完全醒的夢,指似醒非醒的狀態。
金繩:佛教用語,比喻指引人走向正道的佛法。
覺路:覺悟之道,指佛教中通向解脫的路徑。
此詩當為詩人夏日于水云榭納涼休憩時所作。水云榭環境清幽,詩人因梵音驚醒殘夢,由聲生悟,觸發對禪意生活的感慨,遂成此作。
全詩以夏日水云榭為背景,通過環境描寫與梵音觸動的轉折,將自然之景與禪意感悟結合,語言清新,意境幽遠,展現了詩人對精神覺醒的追尋,是一首情景交融、富有哲理的小詩。
佳節上元巳,芳時屬暮春。
流觴想蘭亭,捧劒得金人。
風輕水初綠,日晴花更新。
天文信昭回,皇道頗敷陳。
恭己每從儉,清心常保真。
戒茲游衍樂,書以示群臣。
鑿門初奉律,
仗戰始臨戎。
振鱗方躍浪,
騁翼正凌風。
未展六奇術,
先虧一簣功。
防身豈乏智,
殉命有余忠。
四時有典,百事來祭。
尊祖奉宗,嚴禋大帝。
禮先蒼璧,奠幣黝制。
于斯萬年,熙成帝系。
蘭俎既升,蘋羞可薦。
金石載設,咸英已變。
林澤斯總,山川是遍。
敢用敷誠,實惟忘倦。
旨酒告絜,青蘋應候。
禮陳瑤幣,樂獻金奏。
彈弦自昔,解凍惟舊。
仰瞻肸蚃,群祥來湊。
履艮包群望,
居中冠百靈。
萬方資廣運,
庶品荷財成。
神功諒匪測,
盛德實難名。
藻奠申誠敬,
恭祀表惟馨。
隴頭心欲絕,隴水不堪聞。
碎影搖槍壘,寒聲咽帳軍。
素從鹽海積,綠帶柳城分。
日落天邊望,逶迤入塞云。
萬舞咸列,三階克清。
貫珠一倡,擊石九成。
盈觴雖酌,靈坐無形。
永懷我祖,達其孝誠。
暮景斜芳殿,
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
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
盤花卷燭紅。
共歡新故歲,
迎送一宵中。
整駕升車望寥廓,
垂陰薦祉蕩昏氛。
饗時靈貺僾如在,
樂罷余聲遙可聞。
飲福陳誠禮容備,
撤俎終獻曙光分。
跪拜臨壇結空想,
年年應節候油云。
肅我成命,
于昭黃祇。
裘冕而祀,
陟降在斯。
五音克備,
八音聿施。
緝熙肆靖,
厥心匪離。
溫渚停仙蹕,豐郊駐曉旌。
路曲回輸影,巖虛傳漏聲。
暖溜驚湍駛,寒空碧霧輕。
林黃疎葉下,野白曙霜明。
眺聽良無已,煙霞斷續生。
恭臨寶位,肅奉瑤圖。
恒思解網,每軫泣辜。
德慙巢燧,化劣唐虞。
期我良弼,式贊嘉謨。
端拱臨中樞,緬懷共予理。
不有臺閣英,孰振循良美。
分符侯甸內,拜手明庭里。
誓節期飲冰,調人方導水。
嘉聲馳九牧,惠化光千祀。
時雨侔昔賢,芳猷貫前史。
佇爾頌中和,吾將令卿士。
於穆清廟,聿修嚴祀。
四縣載陳,三獻斯止。
籩豆徹薦,人祇介祉。
神維格思,錫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