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夜
月照西山山氣深,深山松柏陰森森。
湖光百里蹴山起,山中明月浸湖水。
游人不寐登山樓,落葉哀蟬鳴素秋。
一夜霜風吹白草,高堂白發知多少。
月照西山山氣深,深山松柏陰森森。
湖光百里蹴山起,山中明月浸湖水。
游人不寐登山樓,落葉哀蟬鳴素秋。
一夜霜風吹白草,高堂白發知多少。
月光映照西山,山間霧氣濃重深沉;深山中的松柏,幽暗茂密連成一片。百里湖光如被山蹴起般翻涌,山中明月的清輝浸潤著湖水。游子夜不能寐登上山樓,只聽見落葉聲與秋蟬哀鳴在秋夜回響。一夜寒霜吹白了衰草,不知高堂之上父母的白發又添了多少?
山氣:山間的霧氣。
蹴(cù):踢,此處形容湖光因山影或風力翻涌的動態。
浸:浸潤、倒映,指月光與湖水交融。
素秋:秋季,因秋屬金,其色白,故稱。
高堂:指父母,古代房屋正室為高堂,代指父母居所。
推測為詩人秋日游歷山間時所作。秋夜清冷,游子登樓望山,見月照湖山、秋蟬落葉之景,觸景生情,由自然之秋聯想到人生之秋,感懷父母年邁與時光流逝。
全詩以山夜景色為引,由景入情,前半描繪山月湖光的幽寂之景,后半轉向游子的秋夜感懷,突出對親情與時光的珍視,語言平實而情感深沉,是一首典型的秋日即景抒情詩。
君平既棄世,莊周復達生。古今無異轍,萬物同一情。六龍非我駕,安能到蓬瀛。卓哉此二子,千秋保令名。
芷錢橋畔足幽棲,清景天成土似梯。高下千畦雜瓜豆,陰晴萬壑辨東西。臨泉石坐攀巖草,帶露山行聽竹雞。翹首游觀殊未已,蒼蒼云樹與天齊。
鹝惜綬,鸞信影。孔雀愛金尾,鴛鴦重鶯領。在世安有秦西巴,狝麑殺孩予亦肯。俛啄仰顧活須臾,虞羅得女女禿頂。嘴銜魚婢不得飫,何異海鶴遇吞竫。不如清饑學蟬飲露,或飽土壤為蛙黽。嗟哉象以齒焚千斤軀,拳身得托為女幸。
帝是高皇八葉孫,隆準龍顏稱至尊。翠羽繽紛來眾圣,洋洋古樂亂云門。
靡亹蘋萍合,夤緣島嶼深。操舟非有術,鑒水會清心。老樹成重蓋,初荷散萬簪。名園皆有主,費日試幽尋。懶意適自強,舊游疑觸新。如從剡溪客,忽晤武陵人。鐘磬高低寺,漁樵來去津。涼風水云合,天半是魚鱗。
太液池頭新月生,瑤階最喜晚來晴。貴人忽被西宮召,騎得驊騮款款行。
故人何日是歸年,又聽剛風洗瘴煙。驕馬北馳沙似雪,冥鴻南去水如天。莫愁弦絕蒲萄館,且喜歌生?稏田。好在岳陽樓上望,洞庭明月正嬋娟。
買得幽蘭三五枝,案頭日夕助清思。從來法外神來筆,卻道天然是我師。
長沙老筆混狂瀾,刮耳鷗波點素紈。翰墨風流作三笑,最憐白纻一生酸。
渺彼榆枋翼,丹青畫作真。靜眠宮草日,閒傍苑花春。顧影驕金距,逢場上錦茵。非同珠樹鳥,獨用羽毛珍。
上方禪寂地,瀟灑似天宮。誰刻蓮花漏,因知晉遠公。云衣留臥內,松拂掛溪東。已悟浮生理,吾將杖錫同。
嘉興馬錄判,歸筑水村居。土銼長腰米,莼羹巨口魚。青衫沾露薄,華發向秋疏。尚爾丹心壯,無時去玉除。
松楸不掃灑,吾甚思江東。七閩在其南,云間無去鴻。關山共明月,何時一尊同。小游忘年友,努力翰墨中。鑄金作龍淵,世豈無國工。
熨練流紅,梳絳點碧,鶯聲膩漲春緒。歌翻衣上雪,記簾箔斜曛盈縷。泥涂鴻去。正短策淹徊,因猜絲履。纖云渡,影搖舟柁,憑人高語。幾許,殘興將愁,怕玉罍新潑,寶蟾低覷。別時花勝海,更銷黯溪山梅雨。蘭襟幽愫。到繭結枯桑,紅蠶難吐。空凝佇,一川煙起,白鷗沙渚。
折簡秋宵興欲狂,東南名勝半沙棠。天孫河畔停烏鵲,地主池頭宿鳳凰。綠樹回風全送暑,紅蕖搖月細生涼。無勞更覓牽牛信,一騎湖頭到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