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遷鶯·曉月墜
曉月墜,宿煙微,無語枕頻傾攲。
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馀花亂,寂寞畫堂深院。
片紅休掃盡從伊,留待舞人歸。
曉月墜,宿煙微,無語枕頻傾攲。
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馀花亂,寂寞畫堂深院。
片紅休掃盡從伊,留待舞人歸。
拂曉的月亮落下,夜霧也已稀薄,默默無言頻頻傾動枕頭。從夢中醒來,思念著遠方,天空遼闊,傳來幾聲稀疏的雁鳴。啼鶯飛散,殘花紛亂,寂寞籠罩著畫堂深院。那片花瓣不要掃,就任它留在那里,等待著舞人歸來。
宿煙:隔夜的霧氣。
攲(qī):傾斜。
依依:戀戀不舍的樣子。
從伊:任它。
此詞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詞的內容看,應是描寫貴族女子的生活。五代時期,社會動蕩,但上層貴族生活依舊奢華,這類詞多是反映貴族女性的情感與生活狀態。
這首詞主旨是寫女子的相思寂寞與期盼。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五代詞細膩婉約的風格,對后世婉約詞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誰楦一角舞狂且,不向人間吐玉書。滿腹光芒緣底事,空留馀燼委枯渠。
江墅幽居好,何妨鄙事添。神隨山父賽,筮學野人占。露草牛羊喜,秋霖黍豆嫌。短墻衰柳下,寒水半渠淹。
千層萬疊作高岑,亙古奇文天地心。對此欲生書卷氣,倚巖孤和老松吟。
南人初作相,始自曲江公。風度朝廷肅,文章嶺海雄。開元多事業,大庾有祠宮。一自陳金鑒,君王念不窮。
越臺倦客感飄蓬,臘盡遙天嶺樹空。遠志東山鴻鵠羽,將離南海馬牛風。井中投轄筵初散,梁上流云曲未終。春到湖堤君試看,渡江梅葉比花紅。
來從底處所,黃露滿衣濕。緣憨翻得憐,亭亭倚風立。
病起乾坤大,秋分日夜中。山花還我徑,露草更天風。膰俎分清廟,詩筒寄野翁。南樓明月夕,誰與一樽同。
乘蹻入清都,居然景氣殊。泉聲迷遠近,松籟荅虛無。神室留丹火,仙家閟玉壺。沖騰已遲暮,物色待潛夫。
桫羅園里好僧坊,兵火年來事可傷。白發老人知舊寺,繞塘樓子十三房。
千里長江雨乍晴,江頭燈火夜深明。為報高樓莫吹笛,故園東望不勝情。
憲臺高閣偶躋攀,萬壑千巖指顧間。山色元來本無競,人心自是錯看山。
潛泉不到一周星,膝上郎君得我驚。大府潭潭真老相,長淮滾滾舊家聲。渥洼隨地須千里,窮發垂天佇一鳴。莫遣畫蛇安兩足,宮袍賜錦待先成。金鐘吼徹曉霜清,瓦釜如雷不敢鳴。欲識呼盧真彥道,試吟石鼎調彌明。牙簽萬軸撐腸滿,金檢千篇唾手成。堪笑韓公太多可,浪傳侯喜有詩聲。
墟落依林莽,茅廬出短墻。兒童避車馬,父老饋壺漿。半濕田新雨,猶青棗未霜。逢人問豐歉,一一嘆聲長。
白衣留卻別大顛,玉帶輸將還野禪。兩人可一不可再,古今浩浩爭流傳。何如珠江鄭太史,早向儒門契宗旨。金鱗躍出鳳池頭,親見龍顏動歡喜。大通古寺塪井蛙,泥涂汨沒隨魚蝦。一聲打鼓送官客,笑殺城中白鼻騧。由他笑,由他罵,智珠擎出請酬價。等閒不值半文錢,用時光照四天下。不落有,不落空,不在西,不在東,只在當人掌握中。何用留衣與留帶,木樨花下來香風。
淮陰所佩劍,不審值何許。佩劍以釣魚,于義亦何取。一日幾垂竿,竿竿可幾鯉。乃至捐漂廚,庸以益漁腑。我取魚之劍,聊略為漁估。即非百金資,可易數月黍。漁也智絕倫,何獨昧茲舉。腸饑乞可為,劍去何所仗。之楚復之漢,漁并仗劍往。可以負漁竿,踉蹡見劉項。猝辦恐后時,載質先出疆。王郎不釣魚,故亦無竿餌。聞郎所持竿,貫以山中紫。毫長一寸馀,竿只五寸止。居則南狎越,行則北聲燕。淮陰劍三尺,郎劍五寸縣。歸來報千金,漂母是何人。封侯劍不取,卻取鈞竿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