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秀閣
憲臺高閣偶躋攀,萬壑千巖指顧間。山色元來本無競,人心自是錯看山。
憲臺高閣偶躋攀,萬壑千巖指顧間。山色元來本無競,人心自是錯看山。
將翻蒼鳥迥然離,昃木丹峰見墜遲。
清遠欲如光祿隱,深閑大抵仲弓知。
遙聞潺瀨當虛晃,獨有庭筠翳暮姿。
松閣華崗皆所務,紛紛柯石已前期。
我來一蹋蓬萊閣,溟漲高寒島嶼秋。
元氣蒼茫日月浴,青天出沒蛟螭游。
田橫五百余荒砦,徐市三千隔祖洲。
縹緲神山不可見,天風萬里聲颼颼。
正江南秋好,剛把手,數心期。奈草草勞人,匆匆驪唱,又賦將離。
依稀。十年前事,甚白云、不絆薜蘿衣。入眼瑯玕高館,光搖翠葆參差。
相知。長役夢魂飛。天遣愿無違。愛徐熙粉本,彝齋雅操,貌出冰姿。
蕓幃。從伊讀史,擁皋比、渾未讓須眉。嶺表春回特早,料應先寄梅枝。
尋花喜見去年人,
點檢枝頭次第春。
踏遍云塘舊游處,
漾波漲碧更粼粼。
落葉閒階,秋聲徇了,為誰吟苦。霜蟾掛戶。漏簽遲、帶愁度。
王孫已是無魂斷,更何意、凄涼自語。正機絲淚織,轆轤腸轉,耿耿殘曙。
凝佇,尋秋處。記斗草金籠,舊家兒女。閒情換日,歲寒時事如許。
蟲天萬感沈沈夜,忍重聽、空簾暗雨。漫怊悵,說與燈前事,夢也無據。
南村北村喧仆姑,一雨已蘇百草枯。
青稻如云不見涂,木龍三伏閒在隅。
檢源之樂人間無,阿翁哺雛妻餉夫。
生來不作章句儒,但擬百斛量明珠。
東家擊鮮大作社,西家酒熟攜滿觚。
詔書昨日五門下,天子盡賜今年租。
近天不必城南社,范蠡湖頭一茅宇。
瓜生隴上已離離,亙長南山少荒土。
出門豈識卿相尊,對客何憂子孫魯。
歲祈五風十日雨,上無飛蝗下無虎。
四海從今盡中國,作歌且為歌洪武。
但存父子與君臣,風俗當如結繩古。
清脆鄉音略帶蘇,
七條弦上住羅敷。
望仙橋北垂楊路,
認得當壚翠袖無。
幽鳥語如篁,
柳垂金線長。
少林傳底事,
對面不囊藏。
由來此地號龜茲,大漢曾驅十萬師。遠戍不聞前日鼓,披荊重覓古時碑。垂柳夾道斜遮戶,野水無聲曲抱池。已見車書遵異俗,笑人猶作虎頭癡。
舊樂爭傳齋篥聲,翻來新曲太凄清。殊方盡可尊官長,蠻性終難識舅甥。安得綱常歸雅化,誰將禮義及時明。我來又起流年感,漸覺霜華兩鬢生。
山頭炎日化冰堅,塞外風光四月天。半角荒畦鋤吉貝,一渠活水種麻煙。乘槎有路凌霄漢,分野無星識度躔。我欲銷愁謀一醉,行囊只有數紅錢。
戍樓幾處掛斜陽,蕭颯風生夏月涼。數點牛羊歸欲暮,兩三戶口即成莊。遠山忽起邊云黑,中夜愁看塞月黃。倦客猶然興不淺,殘書細讀倚胡床。
傳呼鈴下戒輿驂,清曉牙旗過水南。
一瓣預祈今歲稼,兩枚不受郡人柑。
端門侍輦公修覲,禪幾傳燈我飽參。
童子歸談城內事,遨頭詩好眾賓酣。
漳水東流去不回,
穗緯寂寞鳥啼哀。
夕陽一片西陵土,
曾見宮人歌吹來。
滌風初去見迂芳,招有深冥隱桂芒。
翠鳥趾離終不發,綺花人向越然涼。
連魚窈窈浮虛澗,煙柳沉沉拂淡篁。
已近清萍動靠漪,秋藤何傲亦能蒼。
圣朝轉告以為功,獲福偏歸失馬翁。
種菜遣丁三徑辟,披蒲課子五經通。
不疑節鉞諸候日,猶帶詩書儒者風。
萬里海天香一瓣,陳無已祝我南豐。
枕席方相好,兒童且勿嘩。窗蕉鸞曳尾,檐樹鵲鳴槎。
有客談飛屑,無才筆吐花。倦馀題短句,誰為指瑜瑕。
我是忘機士,初非學二疏。甕醅常得醉,瓶粟任無馀。
天下眾生病,山中四壁虛。昔年芻豢口,今日伴鐘魚。
畫角長亭破晚煙,輕飆吹送木蘭船。
朱顏白發深相問,儒雅風流喜倍前。
小飲偏能留上客,拙耕何意望豐年。
披襟莫厭綈袍薄,共掃云巖向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