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會孫莘老司諫書齋 其三
多病山人能放曠,
忘緣居士解逍遙。
蒲團疊足清相向,
誰道云林勝市朝。
多病山人能放曠,
忘緣居士解逍遙。
蒲團疊足清相向,
誰道云林勝市朝。
多病的山人能夠豁達不拘,忘卻塵緣的居士懂得逍遙自在。兩人在蒲團上盤腿相對,一派清凈,誰說山林勝得過這繁華市朝呢。
山人:指隱士。
放曠:豁達不拘。
忘緣:忘卻塵緣。
蒲團:用蒲草編織的圓形墊子,僧人、道士打坐或跪拜時用。
云林:指山林。
市朝:指繁華的都市。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詩人與孫莘老在書齋相聚,或許詩人看到友人能在世俗生活中保持豁達逍遙,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一種超脫的生活態度,其特點是將山林與市朝對比,打破傳統認知。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感悟。
海宇久承平,風塵忽四驚。官僚生間道,黎庶死乘城。壯士天山箭,將軍細柳營。寥寥千載事,憂世與誰評?潁蔡俄中起,荊襄轉盼休。兵符留北府,臣節仗南州。萬宇聲華劫,千官富貴羞。圣恩覃雨露,未必乏嘉猷。所至失堅城,宜令鼠輩輕。茫茫誰報國,草草眾興兵。吳楚懸三戶,河山隔上京。幾時蘇北望,飛騎報塵清。
虛堂靜院晝垂簾,朱墨分曹憲令嚴。兵衛重行皆雨立,文場何處覆星占。豈無威鳳翔寥廓,定有神蛟起蟄潛。自古河汾多俊乂,會看異業佐軒炎。
西杓挹露斗漿浮,多病相如自渴愁。無好無能時倚柱,獨清獨醒半行游。圖書以外他何物,神骨之間或似秋。卻嘆凄其絺绤際,緇衣敝改孰為謀。
都門供帳記當年,十里旌旗暗畫船。文石班中天上客,水晶宮里地行仙。鈴齋妙畫人間見,相府珍篇海內傳。錦軸牙簽渾未識,忽隨雙鯉到家邊。
云松隱者巢居處,上有屏山下藉溪。花徑夕陽眠鹿豕,釣磯春雨集鳧鹥。十年種木春林遠,萬卷藏書草屋低。久欲相從扣羲畫,負琴長往碧巖西。
十載銜杯望白云,天涯此日嘆離群。重來秋色生雙鬢,更折茱萸插向君。
雙雀下空城,谷穗黃離離。二雀跳踉鼓翼啄谷穗,其朋千百咸來集,小者啾啾是其兒。誰者翁嫗,被發曳鞋來打雀。雀薨薨,飛上城,嘈嘈鳴。兩人恰欲抽身,雀便復集。回頭罵雀,辛苦長得禾,汝忍飽之我無粒。手中乏利彈,又蔑網羅。天旋日昏,柰爾雀何。
相印東臨汶水陽,兩看春葉與秋霜。登山置酒延鄒湛,上馬回鞭問葛強。溪竹低垂寒滴翠,露荷相倚凈交香。宵衣深念長城固,肯得從容傲醉鄉。千巖秀色擁晴川,萬頃陂光上下天。委地魚鹽隨處市,蔽空桑柘不容田。訟庭虛靜官曹樂,儒服寬長邑里賢。不為從知方負羽,獨乘魚艇老風煙。
春湖一胡滿,春蒲一胡短。時鳥鳴嚶嚶,新楊綠菀菀。日半帆陰直,風柔浪花暖。相對自生情,將離復誰綰。雙艫忽向背,行行暮煙遠。
難得殊方共舉觴,羨君下筆輒千行。新詩逸似雙溪竹,雅抱清如九月霜。敢學迂儒誇捫虱,且邀明月醉危廊。何當攜手牛津去,橫笛高歌說故鄉。
我昔志飛騰,登天欲乘龍。著鞭始云邁,忽值煙塵重。既不能元感,蹇修莫與同。喟焉念旋反,還棲荊棘叢。雖曰昧初志,庶得收奇功。
陰霾蕩盡曉無霞,秋氣蕭森山氣佳。萬戶千門城闕里,不知空翠落誰家。
平生湖海氣,歲晚可誰鄰。朋友非難得,情懷未必真。孤燈昏夜目,破衲冷秋身。明日天晴否,過從僅此人。料我今誰識,交君日漸深。相看如骨肉,有志各山林。佐酒無珍具,成詩每痛箴。晝逢常夜別,雨阻定晴尋。
江空秋月清,月出秋江明。水月自相得,乾坤誰與爭。作亭趙員外,屬記李先生。何時理煙艇,載酒下南京。
洞庭風力勁,草木半摧殘。逐客傷秋盡,初英向夕餐。凄凄霜未降,厭厭露先漙。澤畔行吟處,魂消衣袂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