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帖子詞 皇后閤五首 其三
初欣綵勝迎春早,
已覺雞人報漏遲。
風色結寒猶料峭,
天光煦物已融怡。
初欣綵勝迎春早,
已覺雞人報漏遲。
風色結寒猶料峭,
天光煦物已融怡。
剛開始欣喜地用彩勝迎接新春的到來,卻已感覺宮中報時之人報時都遲緩了。風里還帶著料峭的寒意,可陽光照耀萬物已充滿了融融暖意。
彩勝:即幡勝,用彩紙或彩綢剪成的飾物,立春時戴在頭上,也用于裝飾。
雞人:古代宮中掌管時間的衛士,因雞鳴時報曉,故稱雞人。
報漏:報時。漏,古代計時器。
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風中還有寒意。
煦物:照耀萬物。
融怡:暖和、和樂的樣子
春帖子詞是唐宋時大臣在立春日獻給宮廷的應制詩,多為歌功頌德、祈福祝愿之語。此詩是作者為皇后所寫的春帖子詞,創作于立春時節,展現宮廷迎春的氛圍和初春的景象。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初春景象和宮廷迎春氛圍。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象與宮廷生活結合,語言清新自然。在文學史上,春帖子詞是一種特殊的宮廷文學形式,反映了當時的宮廷文化和節日習俗。
文學何須笑大夫,
上林古有牧羊奴。
要知商戰今宜講,
能得斯才亦本圖。
依然碧水與青山,城郭人民改昔顏;
畏爾后生如鶴立,慚余疏拙伴鷗閒。
文章字字關倫理,寤寐時時可往還;
識得安身立命處,何妨辛苦寄人間。
終日銜杯酒是家,
十年全不話忠邪。
一朝便伏延英閣,
馀力猶能壞白麻。
鋒車帶甲接臨淮,
手扼雄關亦壯哉。
過客似聞牙將語,
中原無事拔營來。
空山寂無聲,鐘磬自生響。
宛轉松石間,忽來云鳥上。
筋骨未遑安,耳目已豁朗。
巖腹正中穿,出入隨俯仰。
混沌誰開鑿,玲瓏非意想。
仰視縹緲峰,天表撐一掌。
其上有飛觀,安能度袤廣。
自非餐霞人,邈然不可往。
江山隨處便堪留,何物公眉肯上愁。天地此杯那可失,古今同氣自相求。
晚峰殘雪詩都畫,暖日晴江客有舟。開卷英風高格在,二公元不數蘇州。
霸橋驢子是誰驂,不信詩成活水庵。人有伏羲還我否,天將坤卦與公談。
一幾未泄梅先露,萬里交輝月不慚。天地斷分南與北,如何看北自成南。
妾處多言,郎前傳語,金籠怪伊饒舌。減些鸚鵡料,施與文魚食。
粉香貯來銀缽。一星星、漫投銀鯽。倚檻吟沉,臨波目注,細看他噓沫。
盆池內玲瓏石。料魚應樂此,曲房幽室。更因親飼慣,佩響都爭集。
戲投偌大雙紅豆,間哄著、寸鱗空齧。但聽得。鸚哥正、罵儂心劣。
天不能蓋,地不能載。
即之本無,棄之則在。
無本不無,在即不在。
金剛與泥神揩背,一拶粉碎。
春暮。曉霧空濛,認作絲絲雨。
侍女醒扶頭,釵墜驚鸚鵡。
百尺游絲輕舉。空罥住、梨花難吐。
喚起朝朝枕邊語,恨多情如許。
一夢揚州事。畫堂深、金瓶萬朵,元戎高會。座上祥云層層起,不減洛中姚魏。嘆別后、關山迢遞。國色天香何處在,想東風、猶憶狂書記。驚歲月,一彈指。
數枝清曉煩馳騎。向小窗、依稀重見,蕪城妖麗。料得花憐儂消瘦,儂亦憐花憔悴。漫悵望、竹西歌吹。老矣應無騎鶴日,但春衫、點點當時淚。那更有,舊情味。
使節卸持三屬國,崇班新壓五諸侯。防風后至勞重譯,爾日前驅已八騶。
儋耳歸帆同玉局,歌頭按拍憶璚樓。更聞桂苑蒐軍實,神筆中宵幾運籌。
鞬腰作吏還徵福,鞅掌從公亦太勞。臣里未容閒海鶴,君門申命重山鰲。
日邊花詔來辜月,云里蒲輪挾怒濤。忠義一門盟帶礪,鳣連南北衛神皋。
柳外雙旌小駐時,總忘樽俎奪胭脂。罷調蟬雁還評畫,倦注蟲魚自寫詩。
鎮將篝衣迎馬首,詞人斂衽譽蛾眉。阿咸亦厭西頭宅,來看先生倒接籬。
威毅江淮坐肅清,榴花別后我重行。山容尚記龍東走,水宿頻隨雁北征。
裨海波深紅雪凍,煦園月朗綠醽傾。平原十日期難滿,又飐鞭絲別甕城。
臨清官道柳,采掇有饑婦。
年年旱魃殺五谷,客米千錢僅一斗。
有飯柳作齏,無飯柳作糜。
阿夫河南趁工死,歸食老姑兼哺兒。
春風飄飄春已深,枝葉老硬傷人心。
九十日春今日歸,丁寧鶯蝶莫相疑。明年信到梅梢早,不似人心有改時。
斷送春歸海水邊,淡煙輕吹半晴天。東皇若問人間事,為報君王壽萬年。
青春歸去豈無情,分付朱明事已成。為向殘年問消息,再吹陽律到枯莖。
誰道青春去未回,我疑長在黃金杯。只嫌花片隨流水,蕩漾無情喚不來。
愧我脛脛作計臣,
曾無膏澤及民身。
楚茶折閱吳綿賤,
愁煞東南數郡人。
波中寶鼎棘中駝,風景令人感恨多;
須信天心能轉換,可堪世事尚蹉跎。
憐君元豹深霧隱,老我白駒迅隙過;
一段襟期相領略,不虛聚首此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