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園 其三
云峰缺處支筇立,
溪溜聲中弄扇行。
習習南風吹百草,
幽香知有蕙蘭生。
云峰缺處支筇立,
溪溜聲中弄扇行。
習習南風吹百草,
幽香知有蕙蘭生。
在云峰缺口處拄著竹杖站立,在溪水流淌聲中搖著扇子前行。和暖的南風輕輕吹拂著百草,聞到清幽的香氣便知有蕙蘭生長。
筇:竹杖。
溪溜:溪水流淌。
習習:形容風輕輕地吹。
蕙蘭:一種香草。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在漫步東園時,被眼前的自然景色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東園的自然美景,突出了景色的清幽宜人。其特點是畫面感強,意境優美。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捕捉自然之美的能力。
春山繡芙蓉,閃爍入青空。我來乘云車,縹緲行空中。
芙蓉臨對鏡,鏡光花愈勝。未見本來面,更須學山靜。
靜坐看羊隊,羊化石空在。石吾甚愛之,勿使羊踐壞。
德勝非人力,而乃見天則。是德何必勝,日用常飲食。
新嶺德勝前,問新何以然。盛德乃日新,春花自年年。
欲掉酒船至,桐江望客星。
梅花千樹白,乳竇兩峰青。
廊廟初垂念,山靈已勒銘。
若將蹤跡比,渾似水中蘋。
三月初三寒食雨,
春光黯淡似秋光。
羽書未報江東捷,
何日看花到洛陽。
牢邪石邪,五鹿客邪。
印何累累,綬若若邪。
終年盡日講楞嚴
舌自深藏口自緘
腳指今將舌頭去
懸知滿閣是空函
歌舞醉西子,
風雪吊南朝。
靈均多少清淚,
迸落大江潮。
萬里幅員家國,
千載興亡事業,
空換可憐宵。
一曲春燈謎,
容易逐冰銷。
英雄恨,
兒女恨,
怎開銷。
沙場金谷,
戰馬歌扇兩蕭條。
三十六陂春水,
二十四橋明月,
煙景不堪描。
唯有匣中寶,
劍氣夜干霄。
落日未落懸林梢,西風蘆荻秋蕭騷。
秋江水淺石齒齒,古堤楊柳凌云高。
三老長年何促速,百丈牽船過林麓。
布帆無恙晚初收,急篙撐向前村宿。
家住前村深復深,翩然誰識歸來心。
脫身風浪老亦足,放跡云山何處尋。
君不見陶潛松菊荒蕪久,張翰莼鱸果何有。
鄉思方濃宦味輕,冥鴻一去空翹首。
此圖不辨陶與張,吳淞遠矣更柴桑。
我生竊祿愧無補,時望白云懷故鄉。
散飲城西緩緩歸
玉山頹壓斗牛低
滿天星月亂人影
一路弦歌送馬蹄
長笑喚醒塵世夢
朗吟驚起夜烏啼
千門萬戶都無閉
半捲湘簾醉眼迷
柳拂清江畫鹢飛
節旄更喜便南歸
回風樹里吹官騎
返照河邊上客衣
北固樓臺秋寺遍
長洲花草故宮非
登臨莫怪多詞賦
吳下才人是陸機
密坐研窮省細微,到頭須是自忘機。應無祖佛能超越,豈有冤親更順違。歷歷孤明猶認影,巍巍獨步尚披衣。翻嗟會得昭靈者,也道尋師得旨歸。
個中端的有誰知,知者歸來到者稀。即見即聞還錯會,離聲離色轉乖違。山青水綠明玄旨,鶴唳猿啼顯妙機。有意覓渠終不遇,無心到處盡逢伊。
我自三云塞,來歸百粵城。故人離別盡,邊地姓名輕。孔雀自相妒,梅花無此情。如君是知己,應解識生平。
我欲金陵住,時從秀水游。命須高士托,才為大邦留。梅福宜吳市,文公必沃洲。君歸語交好,相待舊林丘。
石與沙相搏,終朝殷怒雷。
水穿山腹過,舟擲浪心來。
兩岸崖如束,四時花亂開。
有詩酬不得,深愧謝生才。
艷曲醉歌金縷,朱門高聳銅環。中天樓觀共躋攀。飛絮落花春晚。
低映綠陰朱戶,斜拖素練滄灣。銀鉤華榜五云間。奕奕蛟龍字綰。
伊年暮春
旱久不雨
人曰時哉
歷有常數
禹湯之賢
莫能弗遇
天香薰透辟寒金,
拂拂鵝黃漢額深。
多謝西風喚幽夢,
徑隨秋蝶到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