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五嶺詩
春山繡芙蓉,閃爍入青空。我來乘云車,縹緲行空中。
芙蓉臨對鏡,鏡光花愈勝。未見本來面,更須學山靜。
靜坐看羊隊,羊化石空在。石吾甚愛之,勿使羊踐壞。
德勝非人力,而乃見天則。是德何必勝,日用常飲食。
新嶺德勝前,問新何以然。盛德乃日新,春花自年年。
春山繡芙蓉,閃爍入青空。我來乘云車,縹緲行空中。
芙蓉臨對鏡,鏡光花愈勝。未見本來面,更須學山靜。
靜坐看羊隊,羊化石空在。石吾甚愛之,勿使羊踐壞。
德勝非人力,而乃見天則。是德何必勝,日用常飲食。
新嶺德勝前,問新何以然。盛德乃日新,春花自年年。
春日的山巒如繡制的芙蓉,光彩閃爍直入青空。我乘云車而來,在虛無縹緲間穿行空中。芙蓉花臨鏡自照,鏡中光影里花色更顯嬌美。尚未得見其本來面目,更需學習山巒的靜謐。靜坐觀看來往羊群,石羊的遺跡空留于此。我十分珍愛這些石羊,莫讓活羊踐踏損壞。德行勝出并非人力可為,而是體現天然法則。這樣的德行何須爭勝?不過是日常飲食般自然。新嶺在德勝嶺之前,問‘新’從何而來?盛大的德行在于每日更新,正如春花年年綻放。
芙蓉:此處比喻春山的秀麗,如芙蓉花般嬌美。
云車:神話中仙人以云為車,此處形容行于山巔如乘云。
天則:自然法則。
日新:每日更新,出自《周易·系辭上》“日新之謂盛德”。
詩人春日游覽婺源五嶺,見山色如繡、石羊遺跡,觸景生情,由自然之景引申至對德行與自然法則的感悟,創作此詩以抒懷。
詩通過描繪婺源五嶺春景與石羊遺跡,由景及理,闡述德行應如自然法則般日常、日新的哲理,語言質樸,意境幽遠,體現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思考。
幾回搔首望燕云,國事紛紜豈忍論。
變法果能如趙武,維新直是假周文。
獨夫性命囚南海,六士頭顱哭北門。
不信圣人今未死,尚從丹穴苦求君。
老罷子卿還屬國,功成定遠恨陽關。
漂流豈必風波際,顛沛何妨枕席間。
伏臘便應隨俚俗,室廬聞似勝家山。
因緣宿世非今日,賴有陰功許旋還。
沙縣驚逢斷雁行,亂離相抱共存亡。
先公旅櫬淹蠻土,令弟麻衣帶賊傷!
左衽最憐吳地客,南冠猶戀漢家裝。
幸逢正統寧宜去,且輟憂時痛哭章!
門多楊柳風,溪漲桃花水。
村酒醞羊羔,春閨浴蠶子。
纖纖弄翠盆,戢戢蠕香紙。
雪繭與冰絲,婦功從此始。
歲月侵人去若奔,
雪消歸水不留痕。
詩情本自無多子,
深謝江山稍見存。
到此平原盡,峰回徑欲迷。
巖疆連隴蜀,古道達羌氐。
石與人爭路,云隨馬渡溪。
風塵何日謝,惆悵散關西。
人來人去唱歌行,
只道燈明不月明。
月不如燈燈勝月,
不消觀月但觀燈。
昨日相逢小木橋,
風牽裙帶纏郎腰。
此情不語無人覺,
只恐猜疑眼動搖。
溪去山樓凡七里,平坦不煩折屐齒。
下有泉源上石堂,萬佛妙相參差倚。
青苔互古不見日,森森濃綠疑無始。
龍泉古壁何年失,虎尾春冰豈可履。
夕陰水鳥上漁梁,倒映山容碧灘陊。
人生行樂須及時,花外光陰去如矢。
開元殘碑嵌絕壁,幸得廬襄刻詩紀。
出山一路又看山,二水合流成漫水。
馬耳東風拂面香,鴛鴦屬玉驚人起。
歸涂借問今何時,梨花桃花才結子。
渺渺春波萬古閒,悠悠天地長如此。
偕隱何辭挽鹿車,云水遨游勝朝市。
樓上張燈倒瓦卮,自居東面喚人陪。
須臾據案言兵事,鬃帽偏欹橫兩眉。
自造提刀偃月文,諸工圍煅焰吹云。
當時試舞猶嫌薄,鐵把連環六十斤。
鶯。
葉底枝頭睍睆鳴。
憑誰聽。
訴盡惜春情。
天恩特許暫還鄉,憶別鄉關四十霜。喜見南來好春色,柳條將綠到東昌。
舊同魚浦龍洲住,嶺表移家歲月多。今日聊城喜相見,匆匆無那別情何。
一諾千金漢重臣,
平生恩力報何曾。
朱家不德人傳美,
殊愧張蒼父事陵。
竹屋孤煙未斷炊,鷗盟歲晚不應違。
五湖云水座中客,一沼芰荷身上衣。
蕙弟蘭兄本一山,莫如白下望長干。
人間草木非其對,留與芝翁到老看。
海鶴豐姿眾不如,況偕萊婦古稀初。
窗中機杼還能理,燈下詩篇每自書。
為厭風塵長閉戶,因憐水竹早懸車。
即今顏鬢俱無改,遐算應過百帙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