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役易州作四首 其三
肅肅長松護翠微,
排當成列繞成圍。
山嵐夜作秋淘涌,
十萬髯龍怒欲飛。
肅肅長松護翠微,
排當成列繞成圍。
山嵐夜作秋淘涌,
十萬髯龍怒欲飛。
肅穆的長松守護著青山,排列成整齊的隊列環繞四周。山間的霧氣在夜里如秋天的波濤般洶涌,仿佛十萬條長著胡須的蛟龍憤怒地要騰飛而起。
肅肅:形容樹木整齊、莊嚴肅穆的樣子。
翠微:指青山。
山嵐:山間的霧氣。
髯龍:這里指長松,把松樹比作長著胡須的蛟龍。
“于役”指因公事出行,詩人在前往易州的途中創作此詩。易州多山,自然景色壯美,詩人被眼前的長松和山嵐景象所震撼,從而有感而發。
這首詩描繪了易州山中長松環繞、山嵐洶涌的壯觀景色,以奇特的想象和豪邁的語言展現了大自然的雄渾氣勢,體現了詩人開闊的視野和對自然的敏銳感知,在寫景詩中別具特色。
歸一豈應無以返,要言湛諦滓淤淘。
大知直截揣摩漸,積執冥迷厭離勞。
目睫古人曾致論,根塵當念勿喧囂。
主張名教殫才智,王霸蟠煎火上膏。
門開三觀莫遲留,得路行行到始休。
鑒像照心無所住,樓鐘出礙有來由。
頂中具眼如天主,肘后分符似國侯。
應世度生游幻海,月船風棹駕濤頭。
四海紛紛箏笛耳,誰識子期志流水。
韻高調古自難酬,得意政須副墨子。
我公聲價第一人,積薪居上笑不嗔。
但將佳句妙今古,逝變雕蟲返太真。
孟軻嘗續吾道絕,功與神禹論工拙。
先生今復回狂瀾,豈減旌陽柱鑄鐵。
一不是,二不成。
介然獨立,法爾雙行。
柳線漸搖風力嫩,草針齊上燒痕青。
一點靈光普天地,更嫌何處不分明。
閑里摸著鼻孔,忙時換卻眼睛。
我聞幽軒榜芙蓉,琉璃十頃浸新紅。
此來踏雪空無有,黃蘆敗葦爭號風。
卻坐明窗弄書史,新詞仍試佳毫楮。
香風忽到簾幕開,一朵芙蓉卻能語。
我生眼中萬妖嬈,為渠還作夢魂勞。
炙牛未數劉師命,驂鸞便學王子喬。
我瓠非五石,安能枵不用。但恃少年氣,未肯就羈鞚。
越人已斷發,章甫浪出宋。何如子建文,脫口人爭諷。
笑示善者機,綺語時一弄。妙竟秘不傳,尺管閣云夢。
固應羞芹藻,清明奴隸共。明年鬰梧桐,定作喈喈鳳。
歸來訪原憲,慎毋學子貢。故人猶未病,反己能求中。
城頭皂幟作云飛,城中不縱胡馬嘶。虎狼那顧百萬眾,政期生載人杰歸。
天王遣公赴狂虜,胡奴列拜聽奇語。軍中相慶得左車,便覺笑談混天宇。
先生一笑凜長虹,此膝那屈穹廬中。平生數奇似李廣,自許孤忠如魯公。
氈帳歸來眥欲裂,北望紫微湮涕血。更期結草報君王,夜半無人徑自絕。
城門初開聞訃書,參騫哭往萬人俱。義色忠軀略不變,忠言凜凜在襟裾。
當時中國滿朱紫,不臣女真即臣楚。聞公高節端不回,身雖亡恙氣先死。
英風吹到新冕旒,天恩夜破九泉幽。佳城可葬不可沒,時有紅光上斗牛。
我昔從公子弟列,欲報公知效公節。公騎箕尾我誰依,獨上山巔采薇蕨。
妾如傍籬菊,不肯嫁春風。
郎如出谷鶯,飛鳴醉亂紅。
亂紅有何好,風雨一夕空。
菊英雖枯淡,不愁霜露濃。
江邊蘆葦風颼颼,東君一點破寒愁。
窗間疏影橫春瘦,枕上冷香尋夢幽。
夜半竹折驚殘雪,醉起卷簾千山月。
肺腑洗空龍麝腥,落筆天香鬬清絕。
何須更舉揚,全體露堂堂。
濕暑時時雨,薰風陣陣香。
秧針初透水痕淺,蒲刀欲剪柳絲長。
雙六盤中休喝彩,分明觸事恰相當。
石霜一宗,親傳九峰。
香煙脫去,正脈難通。
月巢鶴作千年夢,雪屋人迷一色功。
坐斷十方猶點額,密移一步看飛龍。
君不見解空宴坐寂無侶,寶花忽爾窺巖戶。已將精進聳人天,是用色相旌其苦。
又不見毗耶居士坐高堂,四落天花趁揮麈。若人猶有空可談,真機何處遁天女。
豐巖寂寂梵王家,誰把幽巖名雨花。我知此誠齊人耳,但識解空與毗耶。
誰知豐巖了無取,口角瀾翻初不語。吾宗未出天莫窺,豈復有花可為雨。
斷臂一朝續狼肉,楛矢漫空夜相逐。
海鳧亂飛三丈毛,藍田不行四寸玉。
何如南岳追祖風,云間坐致桃李秾。
笑盡酒船三百斛,醉吹簫管上晴空。
真源不皺風,月兔影澄水。
枯情但恬如,默默飽禪味。
家風乃廓然,當年第一義。
機輪轉有方,萬化出彈指。
緣丐人間一錫飛,蒼巖煙膩雪初晞。
風絲未許鬧禪眼,云錦將看落化機。
自勉叢林供食缽,誰嫌塵土翳征衣。
歸來僧飽上方飯,相伴春山歌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