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無賴曉鶯驚夢斷
無賴曉鶯驚夢斷,起來殘醉初醒。映窗絲柳裊煙青,翠簾慵卷,約砌杏花零。
一自玉郎游冶去,蓮凋月慘儀形。暮天微雨灑閑庭,手挼裙帶,無語倚云屏。
無賴曉鶯驚夢斷,起來殘醉初醒。映窗絲柳裊煙青,翠簾慵卷,約砌杏花零。
一自玉郎游冶去,蓮凋月慘儀形。暮天微雨灑閑庭,手挼裙帶,無語倚云屏。
可惡的曉鶯將美夢驚斷,我起身時宿醉剛剛清醒。映著窗戶的柳絲在裊裊青煙中搖曳,我慵懶地卷起翠簾,只見臺階旁杏花飄落。自從情人外出游樂去了,我就像蓮花凋零、明月慘淡般形容憔悴。傍晚時分微雨灑落在寂靜的庭院,我用手揉搓著裙帶,默默無語地倚靠在屏風旁。
無賴:可憎、可恨。
初醒:剛剛醒來。
裊:搖曳。
慵:慵懶。
約砌:靠近臺階。
玉郎:對男子的美稱,這里指情人。
游冶:出游尋樂。
儀形:容貌、形體。
挼:揉搓。
云屏:繪有云彩圖案的屏風。
此詞創作時間難以確切考證。在古代,男子常外出游冶,留下女子獨守空閨。這首詞可能是作者根據此類社會現象,站在女子的角度,描繪其思念遠行情人的情景,反映了當時女子在愛情中的無奈與哀怨。
這首詞主旨是寫女子對情人的思念。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將女子的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寫中。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婉約詞的典型風格,以細膩的情感和優美的語言展現女子的情思。
彼杕者柏,生于崇巒,其葉丸丸。
君子爰處,爰處爰游。
匪憂勿憂,其樂休休。
飄然忽作五峰游
三伏誰知冷似秋
為在深云更深處
手提白羽看泉流
故人在青云,天上五色鸞。為群野夫臥碧山,乍可放浪漁樵間。
碧山忽墮青云書,經年曾未答瓊琚。誰料碧山邇烽火,羌村同谷無定居。
自從盜起亂嶺表,乘虛突犯三湘道。秋來又報潭州圍,氣蹴雄城愁欲倒。
先帝末年嘗厭兵,嶺海盜賊潛已萌。疆臣稍稍置不問,曠野虎兕來縱橫。
古時牧守任將帥,今時將帥直兒戲。幺么鼓行不能制,此事為憂恐非細。
山谷暴桀如蜂屯,盡倚粵寇為本根。斫吏盜庫敢僣署,嗚呼禍烈難具論。
頗聞戍卒利剽掠,有司不免肆徵索。野夫感時涕如雨,身賤無由叩天鼓。
回首青云有數公,退食浩嘆將無同。曷不陳此區區忠,大修賞罰問疾苦。
群盜立化為耕農,將得力牧相風后。陛下鴻名天地壽,巍巍中興功不朽。
青云客問碧山叟,向者杞憂復何有。
生別如秋雁,春日或相見。
相見既有時,腸亦不能斷。
死別臥荒郊,東逝水滔滔。
思君如逝水,寤寐心為勞。
杰人將震世,
豈止見聞多。
德擬金陶鍊,
行如玉琢磨。
辭壇雄一幟,
文陣破三科。
想是調羹手,
鹽梅藉以和。
鎮州出大蘿卜頭
師資道合有來由
觀音院里安彌勒
東院西邊是趙州
青春思楚地,閑步出秦城。
滿眼是岐路,何年見弟兄。
煙霞裝媚景,霄漢指前程。
盡日徘徊處,歸鴻過玉京。
夜雨西窗欲睡時,芭蕉聲碎枕邊詩。此君果是無閑物,好見周公為解頤。
不把閑身綰半通,孔顏都在此腔中。小庵移傍靈峰下,要使荊公避遠鋒。
及時膏雨已闌珊,黃道新泥曉未乾。白面郎敲金鐙過,紅妝人揭繡簾看。管弦叫月宣和氣,燈火燒空奪暮寒。咫尺鳳樓開雉扇,玉皇仙仗紫云端。
閣雨輕寒斂夕氛,青牛畫轂已爭奔。皇州浩蕩風光里,紫陌喧闐笑語溫。冠壓花枝馳萬騎,簾垂繡箔卷千門。特傳詔語君恩重,凝睇天階謝至尊。
我居舊植千竿竹,
剩欲栽梅苦未成。
要寫橫斜須老手,
是君頭白眼猶明。
魯戈無力挽頹陽,
一粟飄然渺太倉。
故國凄涼叢菊淚,
空山窈窕紫蘭香。
夢夢上帝天猶醉,
落落吾徒古也狂。
為語麻姑莫惆悵,
蓬萊清淺看栽桑。
凄涼庭院。落葉殘紅階下滿。壁上籠紗。細小簪花塵半遮。
垂楊幾樹。記得尋常吟詠處。今日愁邊,無限銷魂憶翠鈿。
歷事三朝圣,曾蒙當寧知。手持五色筆,常在鳳凰池。雪霽城南路,春融柳外澌。還家自足喜,報國豈應遲。
文明門外柳,頻折送人歸。竊?吾何補,懷鄉志屢違。越潮天際白,吳樹雨中微。羨爾乘仙舫,東南去似飛。
碧城十二闌干曲,梵字回文亞蛾綠。
闌前多少曉妝人,雪艷花明都似玉。
繞砌三花玉樹肥,翠鸝閒共彩鸞飛。
池邊清響鏘瑤佩,花下靈香拂羽衣。
羽衣瑤佩紛妍妙,觀香弄玉都年少。
奏罷《霓裳》奏《綠腰》,上元回首嫣然笑。
琴會何如墨會佳,扶風絳帳有金釵。
偶拈翠羽吟羅襪,閒譜金荃賦錦鞋。
群仙高會群芳宴,紫鳳香毫銅雀硯。
何人解賦曉仙謠,賦成親寫桃花片。
太白星精筆有神,芙蓉城主謫仙人。
我來同倚闌干曲,不證蘭因證蕙因。
林亭幽靜晚風涼
水氣侵衣荇藻香
好景片時期莫負
開窗披卷意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