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正月十三夜立春 其一
笑語東風解凍遲,立春翻在試鐙時。
老年無伴惟親火,佳節能閒且賦詩。
乞米書多因酒券,買花錢半是香資。
諸天雨灑蓮臺凈,開到寒梅第幾枝。
笑語東風解凍遲,立春翻在試鐙時。
老年無伴惟親火,佳節能閒且賦詩。
乞米書多因酒券,買花錢半是香資。
諸天雨灑蓮臺凈,開到寒梅第幾枝。
笑著對東風說它解凍來得太遲,立春的日子反倒趕上了試燈的時候。年老沒有陪伴,只能親近爐火,佳節有空就來賦詩。因為酒券寫了很多求米的書信,買花的錢一半用作了香資。天上的雨灑落在蓮臺上,讓它潔凈無比,寒梅不知已經開到第幾枝了。
庚申:干支紀年,需結合作者生平確定具體年份。
試鐙時:試燈的時候,舊時在元宵節前有試燈的習俗。
親火:靠近爐火取暖。
酒券:飲酒后欠的賬。
香資:給寺廟的香火錢。
諸天:佛教語,指護法眾天神。
蓮臺:佛座。
由于未明確作者及具體的庚申年,難以精準確定創作背景。推測可能是在作者晚年,生活相對平淡,在立春這個特殊的節日,結合當時的試燈習俗,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立春佳節,展現了詩人晚年的生活狀態和心境。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將生活瑣事與節日氛圍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生活場景和文人的精神世界。
思君欲老。一榻塵生誰與掃。祿仰晨昏。同是遲遲去魯人。
行當洗眼。看子青藜來夜伴。莫變炎涼。斬馬還須請上方。
東風吹玉蕊,
晴雪謾離披。
石徑寒香積,
蒼苔晚色宜。
多情沾短屐,
故作泛殘卮。
無限相思恨,
君聽橫笛詞。
蘭菊芙蓉及野梅,
桂花同帶早霜開。
折歸分向銅瓶插,
幾種幽香入夢來。
征兵插羽亂如麻,轉餉東南路更賒。力盡孤城同破竹,計窮中夜只量沙。
鴉餐腐肉盤成陣,雪避腥風不作花。借問遼陽春燕子,舊巢何處覓人家?
靈峰七十二,一一相為通。
峰下結竹龍,云中響楠蟲。
相接梁柱飛,各顯班倕工。
觸首入云清,下界猶丹空。
木難飾階砌,璠玙雕房櫳。
阿閣棲鳳凰,仙闕標芙蓉。
金蕙落蕭蕭,石梁翼飛虹。
珍木集丹地,扶疏羅修桐。
修桐碧玉柯,春陽發萌茸。
紫莖光陸離,綠葉紛青蔥。
愛此飲飧食,駐顏游無窮。
渡溪日已暮,回首見青峰。
風起巖前樹,霞明天際松。
佳人期未果,幽徑偶相逢。
語語投寒暝,孤村起夕舂。
我以疏慵丐外遷,
公乎何事亦翩然。
兩家俱有親庭樂,
且結斑衣自在緣。
突騎連營鳥不飛,北風浩浩發陰機。三秦形勝無今古,千里傳聞果是非。偃蹇鯨鯢人海涸,分明蛇犬鐵山圍。窮途老阮無奇策,空望岐陽淚滿衣。
百二關河草木橫,十年戎馬暗秦京。岐陽西望無來信,隴水東流聞哭聲。野蔓有情縈戰骨,殘陽何意照空城。從誰細向蒼蒼問,爭遣蚩尤作五兵。
眈眈九虎護秦關,懦楚孱齊幾上看。禹貢土田推陸海,漢家封檄自天山。北風獵獵悲笳發,渭水蕭蕭戰骨寒。三十六峰長劍在,倚天仙掌惜空閑。
湘天住久,算有情山水,物情歲月。守著美人香草在,強似江湖落魄。笛簟填詞,箏篷載酒,來往煙騷國。并非紀律,此身總覺如客。
眼底紅葉高樓,黃花小院,相對堪浮白。一種秋風成共命,記否去年今日。一第天慳,百蠻親老,那更流光瞥。鬢絲禪榻,華年兩字消得。
兩篇華藻敵南金,辱贈應憐舊賞音。平日所知誰莫逆,老年于事已無心。云霄路在看君上,詩酒盟寒且共尋。屈指當時文學士,誰知揚子思湛深。
常愛君房言語妙,仍欽叔度德名高。受釐宣室行膺召,置酒梁園喜譽髦。辯博方親談袞袞,別離俄起恨勞勞。臨岐更辱殷勤句,衰拙何勝異日褒。
行吟漸出蕉花嶺,
歸夢應先荔子樓。
老覺情多念子孫,
而今慚愧起家門。
是須記取南山語,
鏤骨銘肌共報恩。
嘆如水上萍,
儂作陌上花。
花落還舊根,
風萍豈有涯。
乘秋張翰思歸國,
垂老龜蒙畢著書。
石佛高盤萬仞山
曇花現處照溪灣
縱然色相空中現
只在非空非色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