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元晦九曲棹歌 其七
仙掌峰邊仙浴堂,
泉聲戛戛漱琳瑯。
流從六曲灘頭去,
猶帶落花風里香。
仙掌峰邊仙浴堂,
泉聲戛戛漱琳瑯。
流從六曲灘頭去,
猶帶落花風里香。
仙掌峰旁邊有仙人洗浴的地方,泉水聲清脆作響,沖刷著美玉般的石頭。水流從六曲灘頭流去,還帶著風中落花的香氣。
仙掌峰:山峰名。
戛戛:象聲詞,形容泉水聲。
漱:沖刷。
琳瑯:美玉,這里形容石頭。
此詩是作者和朱熹《九曲棹歌》之作。朱熹作《九曲棹歌》描繪武夷山九曲溪勝景。作者與之唱和,創作此詩時應是游覽武夷山,被當地景色所感染,從而寫下此詩表達對美景的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武夷山的自然風光。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有聲有色,營造出美妙意境。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景觀的審美情趣。
君入修門才一見,我出修門風刮面。
歸來急問有新詩,句句舉似君不疑。
殿門握手冠纓絕,炯如云破瞻秋月。
老懷勃鬰久不開,為君傾豁情既竭。
君詩元自過黃初,古雅可敬麗可娛。
詩壇端是一敵國,乃不自惜下取予。
向來交游半生死,悼往喜今同彼此。
老夫懶性不便書,毛穎為君浴清泚。
圣賢何時同一中,縱談社燕與秋鴻。
芒鞋藤杖尋春風,天竺靈隠九里松。
古來樂事天慳與,怪珍未必逢良賈。
即今又欲駕官船,淮水中流送歸虜。
金山獨上妙高臺,再與海若相詼諧。
歸時借手無一字,教君笑殺老誠齋。
竹籬短短門小小,少年獨立春風曉。
柳芽縮爪尚怯寒,金粟斑斑滿枝了。
過船橋下橋絕高,波清深見一截篙。
市人夾水爭出看,無數漁舟避東岸。
已近山陽望漸寬,湖光百里見千村。
人家四面皆臨水,柳樹雙垂便是門。
全盛向來元孔道,雜耕今是一雄藩。
金湯再葺真長策,此外猶須子細論。
薄薄云收日,霏霏雨散池。
平波光去遠,疎點暈來遲。
所部余千里,初程第一詩。
先驅問行李,雙堠且晨炊。
橋壞仍泥滑,舟橫隔水呼。
岸頭危徑窄,轎子莫人扶。
午漏相將里,秋陽未肯無。
明知近前店,暗覺展修途。
南湖窠木已交加,種欖栽榿更北涯。
生眼錯呼為夜合,新鶑知不是桃花。
綠陰四合藏云屋,翠浪全機織素紗。
桂隠主人臞見骨,不餐酥酪卻餐茶。
西湖一別忽三年,白首相從豈偶然。
到得我來恰君去,政當臘后與春前。
醉余犯雪追征帽,送了憑欄望去船。
待把衣冠掛神武,看渠勛業上凌煙。
不見子張子,令人夢亦思。
只應依舊瘦,近作幾多詩。
聯句平生事,看花去歲時。
海棠今好不,傳語并酴醾。
菊芽伏土糝青粟,杞筍傍根埋紫玉。
雷聲一夜雨一朝,森然迸出如蕨苗。
先生饑腸詩作梗,小摘珍芳汲冰井。
風爐蟹眼候松聲,笊籬親撈微帶生。
爛炊凋胡淅青精,芼以天隨寒綠萌。
饑時作齏仍作羹,飽后龍鳳同庖烹。
太官蒸羔壓花片,宰夫胹蹯削瓊軟。
豹胎熬出禍胎來,貴人有眼何曾見。
天隨尚有愁作魔,愁杞作棘菊作莎。
君不見黃金錢照紅玉豆,秋高更覺風味多。
先生釀金鏈紅玉,自莎自棘如予何。
金空玉盡苗復出,吃苗吃花并吃實。
天隨白眼屠沽兒,不道有人頭上立。
已守臺城更石城,不知并力或分營。
六師只遣環天闕,一壘真成借寇兵。
向者王蘇俱解此,冤哉隗協可憐生。
若言虎踞渾堪倚,萬歲千秋無戰爭。
小麥田田種,垂楊岸岸栽。
風從平望住,雨傍下塘來。
亂港交穿市,高橋過得桅。
誰言破書篋,擔取太湖回。
熟水無多吃,烹茶未要來。
從教十分渴,連掃兩三杯。
岸樹背船走,江波閃日開。
靈山定能飲,分酹碧蓮醅。
行盡牛蹊兔逕中,忽逢平野四連空。
意隨白鷺一雙去,眼過青山千萬重。
近嶺已看看遠嶺,連峰不愛愛孤峰。
一丘一壑知何意,疎盡官人著牧童。
阿翁阿囝自相隨,賞徧江淮春盛時。
熊白同嘗臘前酒,雌黃自改曉間詩。
醉來忽笑天地窄,老去那能兒女悲。
身后升沉各何有,到頭誰黠復誰癡。
一歲驩聲沸此宵,游人麗服正飄飄。
病夫未暇磚引玉,惡語翻成李報瑤。
天遣素娥提雪月,江涵公子更風標。
君家道是關門臥,卻有新詩來見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