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煙收湘渚秋江靜
煙收湘渚秋江靜,蕉花露泣愁紅。五云雙鶴去無蹤,幾回魂斷,凝望向長空。
翠竹暗留珠淚怨,閑調寶瑟波中,花鬟月鬢綠云重。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風。
煙收湘渚秋江靜,蕉花露泣愁紅。五云雙鶴去無蹤,幾回魂斷,凝望向長空。
翠竹暗留珠淚怨,閑調寶瑟波中,花鬟月鬢綠云重。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風。
煙霧消散,湘江邊秋江平靜,芭蕉花上露珠如淚,帶著愁意的紅色。五彩祥云和雙鶴消失得無影無蹤,好幾次傷心欲絕,凝望長空。翠竹暗暗留存著哀怨的淚痕,在水波中悠閑地調弄著寶瑟。女子發髻如烏云般濃密,像花鬟月鬢。古老的祠廟深處,香火已冷,只有風雨相伴。
湘渚:湘江邊的小洲。
五云雙鶴:五彩祥云和雙鶴,常象征仙人或美好事物。
珠淚怨:傳說舜帝南巡,死于蒼梧,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哭泣,淚灑翠竹成斑,這里借指哀怨。
寶瑟:華麗的瑟,一種弦樂器。
花鬟月鬢:形容女子發髻美麗。
綠云:比喻女子烏黑濃密的頭發。
此詞具體創作背景不詳。從詞的情感基調推測,可能創作于詩人經歷挫折、美好事物離他而去之時,借景與典故抒發內心的哀愁。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哀愁、孤寂之情。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凄美,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展現了五代詞婉約細膩的風格,有一定藝術價值。
九日茱萸熟,插鬢傷早白。登高望山海,滿目悲古昔。
遠訪投沙人,因為逃名客。故交竟誰在,獨有崔亭伯。
重陽不相知,載酒任所適。手持一枝菊,調笑二千石。
日暮岸幘歸,傳呼隘阡陌。彤襜雙白鹿,賓從何輝赫。
夫子在其間,遂成云霄隔。良辰與美景,兩地方虛擲。
晚從南峰歸,蘿月下水壁。卻登郡樓望,松色寒轉碧。
咫尺不可親,棄我如遺舃。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
朝坐有余興,長吟播諸天。
堯沒三千歲,青松古廟存。
送行奠桂酒,拜舞清心魂。
日色促歸人,連歌倒芳樽。
馬嘶俱醉起,分手更何言。
去歲左遷夜郎道,琉璃硯水長枯槁。
今年敕放巫山陽,蛟龍筆翰生輝光。
圣主還聽子虛賦,相如卻與論文章。
愿掃鸚鵡洲,與君醉百場。
嘯起白云飛七澤,歌吟淥水動三湘。
莫惜連船沽美酒,千金一擲買春芳。
洛浦有宓妃,飄飖雪爭飛。
輕云拂素月,了可見清輝。
解珮欲西去,含情詎相違。
香塵動羅襪,綠水不霑衣。
陳王徒作賦,神女豈同歸。
好色傷大雅,多為世所譏。
英明廬江守,聲譽廣平籍。
灑掃黃金臺,招邀青云客。
客曾與天通,出入清禁中。
襄王憐宋玉,愿入蘭臺宮。
本家隴西人,先為漢邊將。功略葢天地,名飛青云上。苦戰竟不侯,富年頗惆悵。
世傳崆峒勇,氣激金風壯。英烈遺厥孫,百代神猶王。
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龍顏惠殊寵,麟閣憑天居。晚途未云已,蹭蹬遭讒毀。
想像晉末時,崩騰胡塵起。衣冠陷鋒鏑,戎虜盈朝市。石勒窺神州,劉聰劫天子。
撫劒夜吟嘯,雄心日千里。誓欲斬鯨鯢,澄清洛陽水。
六合灑霖雨,萬物無雕枯。我揮一杯水,自笑何區區。
因人恥成事,貴欲決良圖。滅虜不言功,飄然陟蓬壺。
惟有安期舃,留之滄海隅。
天兵下北荒,胡馬欲南飲。
橫戈從百戰,直為銜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
何當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君子枉清盼,不知東走迷。
離家來幾月,絡緯鳴中閨。
桃李君不言,攀花愿成蹊。
那能吐芳信,惠好相招攜。
我有結綠珍,久藏濁水泥。
時人棄此物,乃與燕珉齊。
摭拭欲贈之,申眉路無梯。
遼東慙白豕,楚客羞山雞。
徒有獻芹心,終流泣玉啼。
祗應自索漠,留舌示山妻。
酒星非所酌,月桂不為食。
虛薄空有名,為君長嘆息。
蘭蕙雖可懷,芳香與時息。
豈如凌霜葉,歲暮藹顏色。
折柔將有贈,延意千里客。
草木知賤微,所貴寒不易。
修蛇橫洞庭,吞象臨江島。
積骨成巴陵,遺言聞楚老。
水窮三苗國,地窄三湘道。
歲[晏]天崢嶸,時危人枯槁。
思歸阻喪亂,去國傷懷抱。
郢路方丘墟,章華亦傾倒。
風悲猨嘯苦,木落鴻飛早。
日隱西赤沙,月明東城草。
關河望已絕,氛霧行當掃。
長呌天可聞,吾將問蒼昊。
三鳥別王母,銜書來見過。
腸斷若剪弦,其如愁思何。
遙知玉窗里,纖手弄云和。
奏曲有深意,青松交女蘿。
寫水山井中,同泉豈殊波。
秦心與楚恨,皎皎為誰多。
君同鮑明遠,邀彼休上人。
鼓琴亂白雪,秋變江上春。
瑤草綠未衰,攀翻寄情親。
相思兩不見,流淚空盈巾。
九卿天上落,五馬道傍來。
列戟朱門曉,褰幃碧嶂開。
登高望遠海,召客得英才。
紫綬懽情洽,黃花逸興催。
山從圖上見,溪即鏡中回。
遙羨重陽作,應過戲馬臺。
漢陽江上柳,望客引東枝。
樹樹花如雪,紛紛亂若絲。
春風傳我意,草木別前知。
寄謝弦歌宰,西來定未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