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起
睡起東堂曉,浮云竹外晴。
鳥隨朝色動,蛙續雨聲鳴。
盥櫛緣詩懶,軒窗展卷清。
祗應貧與病,相稱此閒情。
睡起東堂曉,浮云竹外晴。
鳥隨朝色動,蛙續雨聲鳴。
盥櫛緣詩懶,軒窗展卷清。
祗應貧與病,相稱此閒情。
睡醒時東堂已到拂曉,竹林外浮云在晴空中飄蕩。鳥兒隨著清晨的天色活動,青蛙接續著雨聲鳴叫。因為作詩而懶得洗漱,在窗前展開書卷心情清爽。只應該是貧窮和疾病,才與這閑適的情致相稱。
東堂:東邊的廳堂。
盥櫛:洗漱。
軒窗:窗戶。
祗應:只應該。
相稱:相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能看出詩人處于一種閑適但又受貧病困擾的生活狀態。可能是詩人在平凡日子里,于清晨睡醒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閑適的生活與內心感慨。其特點是通過細膩描繪清晨之景和自身行為,體現心境。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感悟。
夜氛爛嚼燈之骨,冷卸眉尖。酒面紅添。錯向癡癡餌黑甜。暫同懷抱他人曲,析海中鹽。分蓼心甘。且借馀年我一耽。
行李蕭蕭倦客囊,衣襟憔悴北來霜。花陰忽睹揚雄宅,草色重開杜甫堂。剎遠盡流青嶂色,簾疏長浸碧湖光。亦知八詠才情富,曾許風期在末行。
天臺遠在浙江東,景物應曾到夢中。但有錦囊盛白雪,苦無羅襪舞回風。閉門花鳥春心薄,隱幾詩書日力窮。益友琢磨吾豈敢,西鄰仙吏有詩翁。
南渡鈞樞后,宣和節義門。依然窶人子,不似貴公孫。苦李無誰采,甘棠在處存。遙知宦游地,巷哭更招魂。稍喜佩銅魚,邅回四紀馀。早無人料理,晚有鬼揶揄。把酒言猶在,凝香夢竟虛。斯人止如此,恐坐太清臞。
紅紫休誇錦作堆,瑤華一朵占先開。似從姑射山頭見,不減唐昌觀里栽。綽約每憐天與態,瓏璁應藉雪為胎。風情一種無由見,攜酒誰當月下來。
南國初涼日,東吳欲盡頭。露荷幽馥曉,云日澹光秋。也愛西風爽,其如半老休。蟬聲與蛩響,計會兩催愁。
燕然民庶久瘡痍,摩撫瘡痍正此時。暴吏猾胥諂君日,開緘三復味予詩。
人文地氣翕然升,雁塔方高豈計層。便待參云惟此級,何曾插漢不容登。平疇拔地明孤起,遠嶂臨江欲共憑。若問題名元字在,海天空闊賦鯤鵬。
臨梅真惜先開蕊,后蕊吾歸應更繁。藉草無愁細細落,有蜂只恐垂垂翻。折曾爛熳春攜袖,醉記扶疏月坐園。巳覺時心向桃李,肯緣孤潔重回軒。
折柳長亭,飛花古渡,春滿斜陽天外。六曲溪山,昏絮暮云蒼靄。東風便、分付前行,但催得、香車難載。卻誰言、莫問歸程,不堪此地舊顏改。原知天意托賴。添盡相思如許,聚愁如海。伴夢樓空,剪燭夜窗空待。更怎對、月影凄清,只化作、七分無奈。漸經年、忘了傷心,斂眉重畫黛。
殘臈應隨寒漏盡,新春又逐曉鐘來。天公似報春消息,亂剪瓊花到處開。
馬似游龍槊似蛇,弁登雄雉服登猳。聲吞漢賊當陽坂,氣壓秦皇博浪沙。蔽日浮云行按劍,滿天明月臥吹笳。同宗亦有狂書客,坐對寒窗擬祃牙。
消得天廚書幾緘,朝朝騎馬看煙嵐。三年半在香山寺,十月曾探滴水巖。滿井北游春淡淡,渾河西上石巉巉。松風獨愛陶貞白,官是蓬萊最后銜。
接葉交柯翠色稠,萬株夾道盡新猷。鵝黃成碧迎朱夏,紅艷淩霜愛晚秋。千里濃陰如廣廈,四時佳氣滿神州。樹人樹木心常在,吟詠豈惟記勝游。
舊游陳與阮,不見獨成吟。無復此聯璧,為誰重鼓琴。朔方文字老,南國酒杯深。今日風流遠,令人恨滿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