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歸憶谷園梅
臨梅真惜先開蕊,后蕊吾歸應更繁。藉草無愁細細落,有蜂只恐垂垂翻。折曾爛熳春攜袖,醉記扶疏月坐園。巳覺時心向桃李,肯緣孤潔重回軒。
臨梅真惜先開蕊,后蕊吾歸應更繁。藉草無愁細細落,有蜂只恐垂垂翻。折曾爛熳春攜袖,醉記扶疏月坐園。巳覺時心向桃李,肯緣孤潔重回軒。
菁村小隱卜巑岏,盟在前峰詎肯寒。卻把青鞋踏城市,赤欄山色帶慚看。
青蘋風起遞秋香,翠蓋紅妝襯水光。暇日躋攀莫辭數,人生百歲似風狂。
晚涼湯餅點青蒿,卜瓠分甘笑楚糟。好摘江蘺充雜佩,不須歲晚夢三刀。
何郎徙倚不成詩,
卻月凌風折一枝。
好比禪心共清凈,
澹然冰雪供軍持。
嗷嗷哀鳴肅肅羽,魂清意爽愛湘楚。
西風作惡陣腳散,斜行千點下煙浦。
飛力已困日且晡,便欲就宿依寒蘆。
大者居中圍以奴,丁寧緩急相驚呼。
嗟此何景兮平沙雁落,丹青欲盡未易著。
卷簾恰喜雨初收,
村巷云堆粳稻秋。
紫雁一聲紅葉落,
夕陽人倚竹西樓。
聞說豐隆為剖開,
非關星隕自天來。
數齊元凱崢嶸勢,
不是尋常作削材。
薰風欄檻送微涼,潔白南花玉蕊芳。
倚徑一枝殊楚楚,任教蜂蝶繞清香。
云樹相望三載馀,幅巾就我竹林居。
山中供客無兼味,別后傳情有尺書。
掃地虻空微雨夕,啼春鶯老綠陰初。
一樽何日還同把,惆悵松軒月影虛。
劍鋒劈破雙玉斗,如意擊缺唾壺口。汾陰寶鼎埋深淵,禹廟金鐘蟲嚙紐。古物歷劫難自存,玉碎金融況瓦缶。瓶兮爾本摶土成,何當完善落人手。
蒼然古色苔蘚斑,掘地得自山麓間。一丘今作黃冠宅,舊是官家榷酒關。想見當年挹注時,髻墾薜暴無妍姿。棄擲堆垛不甚惜,甃以磚石成厜?。
或云此物有神護,瓦礫堆中尚完固。腹貯松醪味不渝,口含蘚蕊顏非暮。此語信否吾不憑,重是昆明灰劫遇。
吾聞光堯內府法物傳,汝定官哥陶器全。遍體光?粗其邊,青銅里之色蔫然。旋遭兵燹驚烽煙,零落風塵散市塵。斯瓶無分供御前,不材翻得終天年。
運會遷移時代久,承平出世良非偶。居然寶物兵留遺。玉盤磲碗堪為友。吾將佐以赤壁之匏樽,配以子云之醬瓿。不須七碗玉川茶,常泛三千桑落酒。
求忠于孝古難全,此道梁公率所天。
云藹翠微親在望,日升湖海國重延。
立身行道忠之本,將順匡扶孝是原。
莫笑先生宋儒語,唐虞世界只如然。
夜夜金陵夢所思,君今猶是故棲枝。
杯傳燭影人如玉,柳罥波光月似規。
白發遺民翻舊譜,烏衣年少唱新詩。
繁華搖落秋無限,木老煙寒總不知。
六十五年嗟老矣。衰殘那更朝衫系。人說歸來陶令擬。知也未。鄉園風景而今異。
浩劫連番瓜蔓水。嗷鴻中澤馀生寄。寒故凄涼書一紙。蓬戶底。相看可有相憐計。
胸中無萬卷,下筆涂來俗未免。足底不千里,眼界難寬井蛙恥。
此中至意知者誰,游子壯夫為能為。昨見東魯笠山先生之所作,瑰奇瑰異復磅礴。
山水人物一卷裝,驚心炫目說臺陽。愧我饑驅三十年,竟無尺幅描云煙。
今作稗官催軍船,篷窗誦讀,恍如海外雄觀來眼前。
水晶宮殿玉花零,
點綴宮槐臥素屏。
特敕下簾延墨客,
不因風雪廢談經。
破六宗邪,
開五葉花。
西天此土,
地無朱砂。
聲聲啼鳴叫鉤辀,
山自巑岏水自流。
西望長沙三百里,
行人道是古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