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汪養源舍人二首 其二
公作廬陵掾,
先君官贛州。
書郵時問訊,
江驛幾淹留。
撫事今安在,
臨風涕莫收。
誰為耆舊傳,
好寄竹林游。
公作廬陵掾,
先君官贛州。
書郵時問訊,
江驛幾淹留。
撫事今安在,
臨風涕莫收。
誰為耆舊傳,
好寄竹林游。
您曾擔任廬陵郡的屬官,我的亡父在贛州任職。我們時常通過信使互致問候,在江邊驛站多次停留相聚。追思往事如今都去了哪里?面對清風我淚水難止。誰來為故老撰寫傳記?愿將這情誼寄于竹林般的交游。
廬陵掾(yuàn):廬陵,古郡名,治今江西吉安;掾,古代官府屬吏的通稱。
先君:指作者已故的父親。
書郵:傳遞書信的人,即信使。
江驛:江邊的驛站,古代供傳遞公文或商旅歇宿的場所。
耆(qí)舊傳:記錄年高望重者事跡的傳記。耆,年老。
竹林游:典出魏晉竹林七賢,喻指志同道合的友人交游,此處指與汪養源的友誼。
此詩為作者悼念友人汪養源舍人而作。汪養源曾任廬陵屬官,與作者父親(時在贛州任職)有書信往來、驛站相聚之誼。汪氏去世后,作者追思舊交,感慨物是人非,故寫此挽詩以寄哀思。
詩通過追敘先人與汪養源的過往交游,表達對逝者的深切哀悼。以平實語言寫真摯情誼,既見故人之交的深厚,亦顯挽詩‘痛逝者、念舊好’的傳統特質。
西江草木轉精神,山谷松岡一樣清。
東海拾遺來汲黯,道州諫議得陽城。
棠開春雨花千里,角動姑蘇月五更。
笑指齊云天已近,金鑾又聽玉珂聲。
閑居愧未能,淮幕冷于冰。
家檄官無俸,山吟客有僧。
池荒眠鷺石,樹折飲猿藤。
寥落誰相問,孤明雨夜燈。
明妃如花顏,高出漢宮右。可憐君王目,但寄丹青手。
寂寂保孤妍,悠悠成偽丑。坐此嫁穹廬,流落無時回。
無時回,琵琶未闋邊笳催。哀弦流入千家譜,明妃只作閼支舞。
年年猶借南來風,吹得青青一抔土。
君不見漢家嫁得幾娉婷,不聞一一琵琶聲。
禍起當年婁敬謬,后人獨恨毛延壽。
邃古奠堪輿,狉狉群鹿豕。由蒙以至需,生人飲食始。
世值勛華初,人文日以起。民用非酒醴,無以供祭祀。
溯求飲之源,日星著經史。禮樂所以興,寓意乎樽簋。
不講鄉飲儀,孰序燕毛齒。不歌既醉篇,孰頌太平美。
時哉世味醇,泰和其在是。人情縱則流,此弊何涯涘。
魯薄攻邯鄲,商湎禍妲己。歌沈玉樹荒,舞罷花鈿委。
鴆毒死宴安,惜不慎坤履。繁華有憔悴,高臺倏荊杞。
恭惟崇伯子,垂訓在惡旨。戒荒明圣事,榷酤非所弛。
再挽澆漓俗,追軼鴻蒙軌。宴樂止污杯,熙熙大庭氏。
展也漉酒人,賦詩聊自止。千古獨醒魂,撫掌汨羅水。
有一物,明歷歷。
佛祖覷不破,大地無人識。
常在舌頭尖,盡力吐不出。
吐得出,也是胡餠里呷汁。
棕鞋閑踏軟紅塵,道眼青山認得真。
不是江湖相識者,誰來泉石訪幽人。
夜寒草屋三更雨,心事梨花一片春。
莫笑家風太枯淡,地壚溫酒話逃秦。
小驅滿砄是塵埃,逢好江山眼為開。
賀老生涯鑒湖曲,希夷別墅白云堆。
欲尋溪叟挐舟去,卻被山靈勒駕回。
憶共吟邊曾有約,夜深應晤抱琴來。
卜居求靜處,喜傍碧溪灣。
隔岸高低柳,當軒遠近山。
天開圖畫久,人共水云閑。
聞說賈耘老,舊曾居此間。
處世功名莫躁為,識時機變在防危。
吉兇有數曾參易,勝負無心不著棋。
事向直中多骨突,人于財上重交知。
后車能悟前車覆,箴警何須座右碑。
西湖何處可消愁,快上人間百尺樓。
千里山川浮王氣,百年形勢壯皇州。
逋仙宅近梅應古,坡老祠空竹自秋。
立徧闌干無限意,六橋歌舞懶回頭。
夜枕苦展轉,午睡清且安。
萬事有乘除,滿意良獨難。
貧居鮮來客,兒女自團??。
書聲雜紡響,聒耳亦足歡。
念我素心友,詩盟久已寒。
向來適邂逅,杯酒語夜闌。
如何同所舍,聚散如沙摶。
百年盡偶爾,棄置何足嘆。
平原一遺老,九重未知名。
臨危觀勁節,相視膽為驚。
折陊猶舉手,吁天閔無成。
九隕期報國,萬古猶光晶。
亦有布衣人,烈烈死彌貞。
回風惜往日,輝映豈獨清。
滔滔肉食輩,泚顙徒吞聲。
我聞同志士,野祭激高情。
配享遺斯人,憂心每如酲。
地爐煨火柏枝香,借宿寒寮到上方。
山近白云歸古殿,風高黃葉響空廊。
敲門僧踏梅花月,入夜猿啼楓樹霜。
夢醒不知窗日上,時聞經磬出松堂。
君為王,我為后,結發相從期白首。
君為奴,我為婢,人間反復何容易。
為婢不離家,為奴去適吳。死生未可測,離別在斯須。
君謂妾勿悲,忍恥乃良圖。自憐兒女情,能不啼烏烏。
仰看庭前樹,一歲一榮枯。與君若有重榮日,匆匆未可棄褕翟。
喪亂逾三載,孤高配九秋。
日方行北陸,江不改東流。
詩入中年老,官逢世變休。
仲將頭雪白,搖落更多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