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齋居國賢侍郎以詩來自通州次韻一首
獨坐空堂別院深
可堪無酒更無琴
雙垂短雪衰年鬢
寸結寒燈半夜心
露禱似聞天上語
遠書如聽谷中音
朝來整笏趨朝地
鐘鼓樓高月未沈
獨坐空堂別院深
可堪無酒更無琴
雙垂短雪衰年鬢
寸結寒燈半夜心
露禱似聞天上語
遠書如聽谷中音
朝來整笏趨朝地
鐘鼓樓高月未沈
獨自坐在空曠的廳堂,別院里顯得格外幽深,哪里忍受得了既無酒又無琴的孤寂。兩鬢垂著斑白的短發,盡顯衰老之年的模樣,寒燈下心事郁結,直到半夜難以釋懷。露天祈禱時仿佛聽到天上的話語,收到遠方的書信如同聽到山谷中的回應。清晨整理朝笏趕往朝廷之地,鐘鼓樓高聳,月亮尚未沉落。
齋居:齋戒居住,古代因重大事件需清心潔身;
次韻:和詩時按原詩韻腳、順序用韻;
短雪:形容斑白的短發;
露禱:露天祈禱;
整笏:整理朝笏(古代大臣上朝用的手板);
趨朝:上朝;
沈:通'沉',落下。
此詩或作于地震發生后,詩人遵禮齋居(清心齋戒)期間。時國賢侍郎從通州寄詩問候,詩人依其原韻回贈此詩,既寫齋居獨處的孤寂,亦表對朝務的掛懷與友人書信的慰藉。
詩以齋居生活為背景,通過獨居、寒夜、露禱、接書、趨朝等片段,展現詩人在特殊時期(地震)的復雜心境——個人孤寂與家國關切交織,語言質樸而情感深沉,是酬和詩中兼具個人情致與現實意涵的作品。
分明仙籍列清虛,自是還丹九轉疏。
畫虎已成翻類狗,
猶有報恩方寸在,不知通塞竟何如。
雪晴墟里竹欹斜,蠟屐徐吟到陸家。
荒徑掃稀堆柏子,擬受太玄今不遇,可憐遺恨似侯芭。
臘前千朵亞芳叢,細膩偏勝素柰功。
螓首不言披曉雪,應為當時天女服,至今猶未放全紅。
水物輕明淡似秋,
多情才子倚蘭舟。
碧莎裳下攜詩草,
共君莫問當時事,
一點沙禽勝五侯。
昆陽王氣已蕭疏,依舊山河捧帝居。
廢路塌平殘瓦礫,
二百年來霸王業,可知今日是丘墟。
十五日中春日好,可憐沉痼冷如灰。
以前雖被愁將去,病中無限花番次,為約東風且住開。
孫子荊家思有余,元戎曾薦入公車。
百篇宮體喧金屋,
因逢二老如相問,正滯江南為鮒魚。
門前襄水碧潺潺,靜釣歸來不掩關。
書閣鼠穿廚簏破,
莫為愛詩偏念我,訪君多得醉中還。
寒嵐依約認華陽,遙想高人臥草堂。半日始齋青z3飯,誰道夫君無伴侶,不離窗下見羲皇。
住在華陽第八天,望君唯欲結良緣。堂扃洞里千秋燕,不知何事迎新歲,烏納裘中一覺眠。
五色香煙惹內文,石飴初熟酒初醺。將開丹灶那防鶴,如何世外無交者,一臥金壇只有君。
白綸巾下發如絲,靜倚楓根坐釣磯。
中婦桑村挑葉去,
西塞山前終日客,隔波相羨盡依依。
烏皮幾上困騰騰,玉柄清羸愧不能。
昨夜眠時稀似鶴,
任是雨多游未得,也須收在探花朋。
蔦拂蘿捎一樹梅,
玉妃無侶獨裴回。
好臨王母瑤池發,
不堪便向多情道,
萬片霜華雨損來。
雨洗清明萬象鮮,滿城車馬簇紅筵。
恩榮雖得陪高會,縱來恐被青娥笑,未納春風一宴錢。
病鶴帶霧傍獨屋,
破巢含雪傾孤梧。
濯足將加漢光腹,
此時枉欠高散物,
楠瘤作樽石作壚。
幽慵不覺耗年光,犀柄金徽亂一床。
野客共為賒酒計,無限高情好風月,不妨猶得事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