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塔山對雨二首 其二
竹枝草履步蒼苔,山上孤亭四牖開。
煙雨濛濛溪又急,小篷時轉碧灘來。
竹枝草履步蒼苔,山上孤亭四牖開。
煙雨濛濛溪又急,小篷時轉碧灘來。
我穿著竹枝編成的鞋、拖著草鞋在蒼苔上漫步,山上的孤亭四面窗戶敞開。煙雨濛濛,溪水湍急,小篷船不時從碧綠的河灘那邊轉過來。
竹枝草履:用竹枝和草編的鞋子。
牖:窗戶。
濛濛:形容煙雨迷茫的樣子。
小篷:指有篷的小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推測詩人在新城塔山游玩時,恰逢下雨,被山間雨中景色所吸引,從而創作此詩,當時心境閑適愜意。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新城塔山雨中景色,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畫面生動。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喜愛,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詩意表達。
江霧失山曉,乾坤一混茫。
高灘荻苗冷,微雨豆花涼。
牛馬渺難辨,魚龍深自藏。
不須說惶恐,前度已神傷。
自古高安欠學宮,
新庠贊立竟誰功。
青青子佩爭弦誦,
總在先生化育中。
筍早趨禽腹,
橙香適蟹齏。
東風吹柳覆金堤。夾岸紅樓望去迷。
日映游絲捲幔低。
畫橋西。一樹嬌花鳥自啼。
蝶粉沾衣,燕泥落幾,閑來細步蘭房。花雨繽紛,薰風吹送微香。驚逝水,惜流光。嘆客中、易誤年芳。暗尋思處,珠樓話月,玉砌追涼。
十年一夢他鄉。祗麻姑東海,幾見滄桑。登臨萬感,江流曲似回腸。歌宛轉,調凄涼。看九天、飛墜瓊章。故人天末,憑誰寄語,云水相望。
指點燕支是漢山,
壯心鳴劍掃胡還。
君王自有懷柔策,
卻遣丸泥閉玉關。
柳條裊裊飐晴空,倦倚含情百卉紅。妒殺桃花能自主,時隨流水嫁東風。
小苑春游出翠幃,落花如雨拍羅衣。流蘇帳里無窮思,不及雙雙蛺蝶飛。
幽期無計復相逢,欲化巫山十二峰。夢里襄王人不見,碧沙春漲水溶溶。
初識名園路,秋光導我行。
亭虛含石氣,徑邃遠車聲。
花竹歡相得,江湖興忽生。
流泉何處發,噴瀑已縱橫。
江上路,渺秋空。
萬點蘋花一剪風。
玉笛數聲人不見,舊家池館舊簾櫳。
何處高吟對物華,石林來訪地仙家。桃源景勝迷行跡,日檻風亭處處花。
荏苒風塵度歲華,春晴下馬醉誰家。官曹出郭應難數,惆悵尊前雙樹花。
萬騎出明光,旌旗煥鳥章。
飛橋虹飲水,高閣鳳鳴陽。
春日朝正會,秋風校射場。
云臺圖象在,鼙鼓不能忘。
江月照,松風吹,
永夜清霄何所為。
無孔笛吹云外曲,
相逢知我者還稀。
人為五行精,二氣相循環。陽明發天秀,隱約超龍蟠。如何椒蘭芳,苦厄蕭艾繁。良玉必火浴,利刃因崖刓。
大鈞雖無垠,岳降亦甚難。空山有大木,瑯玕葉敷腴。末至更摧落,豈復潤朽株。
東西四百載,天明拱黃圖。哀哀李杜死,諸賢亦淪胥。庸蜀反初燃,大廈終難扶。
長懷追爽鳩,誰復來此居。典午固薄德,南風扇群污。癡兒各翻覆,血刃起相屠。
老羝作人語,海上生羊魚。山東二百州,白日棲群胡。更擅年代足,文皇受乾符。
泰少否則長,豈亦天意歟。斷鰲幾何年,八極儼不動。當是有樞紐,鐵網絡纖空。
偷兒睨斗柄,赤手掣天棟。愁殺地上人,覆壓萬古痛。
書生見事淺,十算九不中。豈徒書生罪,要與六籍共。
子胡譏神仙,仙人輕薄俗。軒冕既非榮,刀鋸況多辱。惟能小萬物,是以超五欲。
棲瓊得輕安,鏤玉記華馥。一詠太始音,靈芝悟前夙。小謫未可遺,裁書系鶴足。
仙棲固多名,世但知蓬萊。九州復九州,廣大莫可該。
翩翩牧鶴童,巧笑如嬰孩。授我紫玄章,歸路玉笛哀。
蒼寒不可覓,但有清風來。偪仄寧久居,浮生多塵埃。
勒使春歸,忙殺了、亂紅愁綠。更有甚傷心,向我似啼還哭。
血痕在口,又何用、此間思蜀。到三更月冷,不許愁人眠熟。
便去何如,如何不去,是誰拘束。怎似我羈棲,守定暗窗孤燭。
玉人何處,佳期未卜,倩伊行、到彼再三催促。
方今天下少貞廉,
廉有如公豈暫淹。
見說東皇思柄用,
姓名已向玉瓶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