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元藻入浙三首 其二
漢廣求才路,嚴徐出上書。朝猶辱徒步,暮已待公車。今世無茲轍,夫君欲振裾。雖然寧有限,或者為吹噓。
漢廣求才路,嚴徐出上書。朝猶辱徒步,暮已待公車。今世無茲轍,夫君欲振裾。雖然寧有限,或者為吹噓。
云峰初斂,秋榮如洗,庭院金風初扇。
蔥蔥佳氣靄侯門,信天上、麒麟乍見。
祝君此去,飛黃騰踏,日侍凝旒邃冕。
和羹調味早歸來,坐看取、蓬萊清淺。
秋意滿江湖,雨輕風熟。上水扁舟片帆速。
遠山低岸,貪看淺紅深綠。不知回柁尾,滄灣宿。
推枕起來,舉杯相屬。休嘆風塵為微祿。
幾年行路,但覺登臨不足。且翻楚調入,清江曲。
冷徹蓬壺,翠幢鼎鼎生香。十頃玻璃,望中無限清涼。遮風掩日,高低襯、密護紅妝。陰陰湖里,羨他雙浴鴛鴦。
猛憶西湖,當年一夢難忘。折得曾將蓋雨,歸思如狂。水云千里,不堪更、回首思量。而今把酒,為伊沈醉何妨。
露華清。天氣爽、新秋已覺涼生。朱戶小窗,坐來低按秦箏。幾多妖艷,都總是、白雪馀聲。那更、玉肌膚韻勝,體段輕盈。
照人雙眼偏明,況周郎、自來多病多情。把酒為伊,再三著意須聽。銷魂無語,一任側耳與心傾。是我不卿卿,更有誰可卿卿。
林梢聽布谷。郭外舒懷仍快目。平田浩蕩,虢虢泉鳴暗谷。香稻吐芒針棘細,秀麥遙風波浪綠。山童野老,意親情熱。
我待休官棄祿。屏跡幽閑安退縮。渭三千畝修篁,巑巑紺玉。顧盼灘流縈八節,呼吸湖光穿九曲。貪求自樂,盡忘塵俗。
孝宗純孝,前圣更何加。高蹈處重華。
丹成仙去龍輴遠,越岸暮山遐。
波臣先為卷寒沙。來往護靈槎。
九虞禮舉神祗樂,萬世佑皇家。
曉來風作。病怯春衫薄。郭外溪山明秀,紅塵里、自拘縛。
村酒頻斟酌。野花遍綽約。十載人非物是,驚回首、夢初覺。
一種春光,占斷東君惜。算秾李、昭華爭并得。粉膩酥融嬌欲滴。端的尊前,舊曾相識。
向夜闌、酒醒霜濃寒又力。但只與、冰姿添夜色。繡幕銀屏人寂寂。只許劉郎,暗傳消息。
金風玉露,綠橘黃澄,商秋爽氣飄逸。
南斗騰光,應是間生賢出。
照人紫芝眉宇,更仙風、誰能儔匹。
細屈指,到小春時候,恰則三日。
莫論早年富貴,也休問文章,有如椽筆。
堯舜逢君,啟沃定知多術。
而今且張錦幄,麝煤泛、暖香郁郁。
華堂里,聽瑤琴輕弄,水仙新律。
四壁空圍恨玉,十香淺捻啼綃。殷云度雨井桐凋。雁雁無書又到。
別后釵分燕股,病馀鏡減鸞腰。蠻江豆蔻影連梢。不道參橫易曉。
綠鎖窗紗梧葉底。麥秋時、曉寒慵起。
宿酒厭厭,殘香冉冉,渾似那時天氣。
別日不堪頻屈指。回頭早、一年不啻。
搔首無言,欄干十二,倚了又還重倚。
七十古來稀,人人都道。不是陰功怎生到。松姿雖瘦,偏耐云寒霜曉。看君雙鬢底,青青好。
樓雪初晴,庭闈嬉笑。一醉何妨玉壺倒。從今康健,不用靈丹仙草。更看一百歲,人難老。
記得同燒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
而今獨自睚昏黃。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錦字都來三兩行。千斷人腸。萬斷人腸。
雁兒何處是仙鄉。來也恓惶。去也恓惶。
舊時樓上客,愛把酒、向南山。笑白發如今,天教放浪,來往其間。
登樓更誰念我,卻回頭、西北望層欄。云雨珠簾畫棟,笙歌霧鬢云鬟。
近來堪入畫圖看。父老愿公歡。甚拄笏悠然,朝來爽氣,正爾相關。
難忘使君后日,便一花一草報平安。與客攜壺且醉,雁飛秋影江寒。
蒼生喘未蘇,賈筆論孤憤。
文采風流今尚存,毫發無遺恨。
凄惻近長沙,地僻秋將盡。
長使英雄淚滿襟,天意高難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