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 其二
素衣凝望化緇塵,舉目新亭一愴神。秋燕去同秦逐客,寒花孤似楚遺民。唾壺擊破留芒履,如意敲殘剩角巾。休向長安更西笑,菰蘆愁老過江人。
素衣凝望化緇塵,舉目新亭一愴神。秋燕去同秦逐客,寒花孤似楚遺民。唾壺擊破留芒履,如意敲殘剩角巾。休向長安更西笑,菰蘆愁老過江人。
攓云一徑澹風漪,翠筱蕭蕭冷硯池。便仿宋書僉片瓦,官私不許怒蛙知。
愛掬溪泉浣硯塵,溪花俱暈墨痕春。可知真硯何曾損,七客于中認主賓。
扁舟載得秋多少,蕩過閑云又蕩風。曾記荻花楓葉外,斜陽輸我醉顏紅。
雨過空亭聽亂流,無人漁釣鑒湖秋。晚風夕照閑如洗,明月依稀上白頭。
棗花簾額暝煙低,清絕疏寮見舊題。滿徑苔□人跡少,仙禽□過竹枝西。
葉葉濃愁寸寸陰,碧云天末澹疏吟。年時憶聽同峰雨,人與芭蕉一樣心。
心心長不斷湖天,滿月孤星舊有緣。
野燒三叉馀幸草,湘流九面惘膠船。
寒深鶴帶堯年雪,海闊龍分佛口涎。
聞說當機唯一指,皈心欲扣逆流舷。
素液濃甘勝醴飴,偏零翠柏瑞明時。
何如溥作豐年澤,萬物涵濡被福釐。
斗米易錢錢一囊,臺灣未聞此奇荒。聞之自古疑荒唐,不意年來屢屢嘗。
今年米價尤殊昂,一斗二升銀煌煌。市中之米作珠量,食米之人膏粱腸。
貧民得米為米漿,升杓在手千金裝。又有無米無可望,朝朝采藿登首陽。
旱潦之后草色黃,茹草不得為寇攘。明火殺人取所藏,比于倭人尤堂皇。
劫奪孰與稅斂強,時或放火燒民房。亦習洋氛效薄涼,暴政焚殺皆尋常。
盜為饑驅情可傷,況有道殣無劻勷。算及錙銖添稅章,民不得食淚汪汪。
房捐市稅何處償,說增一倍告四方。人人爭欲望蒼蒼,望天或雨錢與糧。
無肉可敷眼前瘡,無水可蘇赪尾魴。嗚呼,無米孰為指太倉。
結伴曾貪一壑,驅車驟歷千山。沾衣蒼翠欲濕,行云流水同閒。
谷口黃茅白霧,巖頭綠樹蒼煙。山深禽語未識,時聽抱葉鳴蟬。
云起常從馬足,風來或送猿聲。一道紅泉樹杪,泠然挹濯神清。
山下一村雷雨,巖前幾陣風云。人在翠微深處,披襟滌盡炎氛。
徑轉漫疑無路,林開忽復有天。立馬層厓四望,山容雨過澄鮮。
偪塞天星近,紛綸世事平。
瘴消原谷長,蝗死岳芝生。
徑合迷車轍,宵明誤鼓聲。
褲寒空數挽,屨綻莫深行。
眼看山城老,心經木有神。
燕臺六月舊,粵嶺一冬新。
色映康衢色,花沾綵服春。
瑞多休更輯,禹甸有窮人。
人煙窮處屋三間,目斷寒云接淺山。
石塔有風鈴自語,水亭無稅印常閑。
沙晴火伏如棋布,浪急漁舟似洗還。
自古詩從登覽得,莫辭絕境共追攀。
春落桃花萬片,
宵懸桂月千山。
獨酌偶成孤嘯,
不知身在云間。
拾級共攀躋,層臺百尺梯。
幾疑無地險,直欲與天齊。
海氣收偏近,山光望轉低。
孤鴻明滅外,指點夕陽西。
蟬鬢隔花陰,香肌壓翠衾。風前一笑擲千金。記得那時明月底,剛半線,露丹襟。
銀鑰杳沈沈,朱樓阻信音。流鶯啼破綠窗深。清淚未彈紅淚滴,流不了,到如今。
故人欣面款,令我得眉伸。
意有千金重,詩無一字陳。
清規看后裔,賢業想前人。
會續安邊策,何當謁紫宸。
叉頭挑出古云煙,
混入時流乞畫錢。
內府收藏君總在,
標題半是啟禎年。
登高舒老目,平野宿寒煙。
霜重山川瘦,風高雁字偏。
乾坤垂令節,時序入殘年。
望罷辭樓去,東籬就菊筵。
尖翅名呼是土蜂,
紫黃色者實難逢。
這般色樣如君得,
不比常蟲是毒蟲。
河流混混渡桑乾,云際朱樓指戒壇。
細馬一鞭忘犖確,春衣重襲怯高寒。
塔中鈴語僧應解,石上松髯客許攀。
欲向名山詢故事,多聞喜得見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