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
簾箔雙鉤,曉妝才罷閑庭宇。倚欄無語。獨自傷情緒。燕子歸來,不解留春住。春將去。亂紅如絮。一陣催花雨。
簾箔雙鉤,曉妝才罷閑庭宇。倚欄無語。獨自傷情緒。燕子歸來,不解留春住。春將去。亂紅如絮。一陣催花雨。
稼盡原隰空,木脫山容近。
綿亙暮嶺長,斷續寒流引。
寸莽竭窮樵,槁壤連修畛。
白日隱寒云,哀商正凄緊。
玄冥逼凜秋,急景催時迅。
四序自有常,三壽誰能準。
來息自勞勞,往消憐泯泯。
景物悵蕭條,人事勞坎壈。
鮮知成獨復,多方謝眾敏。
日夕掩柴關,清琴理瑤軫。
不辭身作質,
只為母須羊。
此日江州牧,
當年買德郎。
青山猶古人,
碧草亦大雅。
幽鳥話升平,
陳摶何為者。
微紅頰暈生,淺綠眉痕逗。侍女約簾鉤,繡閣妝成后。
細步下香階,慢卷宮羅袖。折得小桃花,背立東風瘦。
來本無機去亦輕,
扁舟歸向闔閭城。
賃舂廡下僑居者,
莫向皋橋隱姓名。
九陌紛紛翳吾目,
是間冰熨一塵無。
十日五日一水石,
造次著詩那得摹。
伊洛深且廣,王畿奠其陽。炎劉建丕業,定都繼周王。
重城抱宮觀,迤邐遙相望。嵯峨黃金闕,璀璨白玉堂。
多士正駢集,冠蓋如云翔。文英聚東觀,耆德充上庠。
防邊盡衛霍,定策皆平良。垂拱正宸極,淵穆詎可量。
宸游布時令,大駕馳上襄。鸞輿儼儀從,佩服何煌煌。
緘書封泰岳,潔壇祀圓方。靈祇盡來格,至和兆嘉祥。
甘露粲華滋,朱草粲奇英。雨旸順時序,下民歌樂康。
玄德既昭晰,至治孰與京。纘承有賢嗣,國運宜繁昌。
所以千載下,奕奕垂休光。
清露釀花煙。皓魄無邊。數枝低亞笑嫣然。一自天臺迷路后,辜負年年。
蟾影罩霞鮮,似共流連。茅齋相對恍疑仙,賺得東風今日好,莫為愁牽。
曾憶黃花過水濱,
兒童慣見往來頻。
青山繞舍依然在,
迎客門前少一人。
仗劍天下游,
延津不可渡。
不平事尚多,
莫便化龍去。
共宿施村一夜霜,曉扶輿去路猶長。如今又到章泉水,準擬詩家舊債償。
襄陽耆舊今誰記,祇有龐公在鹿門。白發江南兩兄弟,瑞峰山翠鎖深村。
新居曾寫碑千字,更覺閒情入老嚴。珍重主人留食炙,摩挲貞石我何廉。
我腳何似驢腳,
未舉步時踏著。
一任四海橫行,
倒跨楊岐三腳。
旅舍空時家又空,秦關燕塞路難通。吾兒莫道饑寒苦,君子原來亦固窮。
門掩隙塵客舍空,寂寥人久在圜中。但愿圣明恤狂直,爾曹與我再相逢。
昔年送我古祠中,兒向西行我向東。此日音容如萬里,各將一念叩蒼穹。
縲紲兩年骨肉離,幽圜客舍日相悲。爾曹知命須寬慰,世道艱危古有之。
溪雨濯云根,花林水氣溫。睡鸞常守月,仙大欲遮門。
綠壁紅霞宅,丹砂石髓村。人中幾甲子,洞里一黃昏。
白頭丫髻子,花里去如仙。鳥弄云霞柵,人耕芝術田。
庚年看紅蕊,生死在蒼煙。認著爐香去,瞿童火尚然。
花戶當云辟,蹕門臨水關。何年騎馬客,踏斷采芝山。
古井沈煙霧,空潭洗面顏。丘陵一變海,一度到人間。
洞外一長揖,人仙從此分。看君如水影,要我似溪云。
花氣薰崖戶,霞光繞茜裙。往來江海上,鸞鶴冀相聞。
歸來飯熟。鼓腹都從壕里出。
修斧磨刀。準備明朝又一遭。
可憐殘敵。隔海求援星火急。
一鼓成擒。不待元戎苦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