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桃花源
溪雨濯云根,花林水氣溫。睡鸞常守月,仙大欲遮門。
綠壁紅霞宅,丹砂石髓村。人中幾甲子,洞里一黃昏。
白頭丫髻子,花里去如仙。鳥弄云霞柵,人耕芝術田。
庚年看紅蕊,生死在蒼煙。認著爐香去,瞿童火尚然。
花戶當云辟,蹕門臨水關。何年騎馬客,踏斷采芝山。
古井沈煙霧,空潭洗面顏。丘陵一變海,一度到人間。
洞外一長揖,人仙從此分。看君如水影,要我似溪云。
花氣薰崖戶,霞光繞茜裙。往來江海上,鸞鶴冀相聞。
溪雨濯云根,花林水氣溫。睡鸞常守月,仙大欲遮門。
綠壁紅霞宅,丹砂石髓村。人中幾甲子,洞里一黃昏。
白頭丫髻子,花里去如仙。鳥弄云霞柵,人耕芝術田。
庚年看紅蕊,生死在蒼煙。認著爐香去,瞿童火尚然。
花戶當云辟,蹕門臨水關。何年騎馬客,踏斷采芝山。
古井沈煙霧,空潭洗面顏。丘陵一變海,一度到人間。
洞外一長揖,人仙從此分。看君如水影,要我似溪云。
花氣薰崖戶,霞光繞茜裙。往來江海上,鸞鶴冀相聞。
溪雨洗滌著云根,花林與溪水都帶著溫意。棲息的鸞鳥常守著明月,仙人似乎想要遮住洞口。那是綠壁紅霞環繞的宅第,有丹砂與石髓的村落。人間過了幾甲子,洞里卻只過了一個黃昏。白發的丫髻童子,在花叢中如仙人般來去。鳥兒在云霞般的柵欄間嬉戲,人們耕種著靈芝白術田。多年看著紅蕊開放,生死都在這蒼煙之中。順著爐香的方向走去,瞿童的爐火還燃燒著。花門對著云打開,蹕門臨水而關閉。哪一年的騎馬客人,踏斷了采芝的山。古井被煙霧籠罩,空潭可用來洗臉。丘陵變成大海,才到人間一次。在洞外作一個長揖,人與仙從此分離。看你如水中倒影,覺得我似溪邊之云。花氣熏染著山崖門戶,霞光環繞著紅色的裙子。在江海間往來,希望能與鸞鶴互通音信。
濯:洗滌。云根:深山云起之處。
睡鸞:棲息的鸞鳥,鸞為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
仙大:應是“仙人”之誤。
石髓:即石鐘乳,古人認為是仙藥。
甲子:古代以天干地支紀年,六十年為一甲子。
丫髻子:梳著丫髻的童子。
芝術:靈芝和白術,都是中藥材,被視為仙草。
庚年:多年。
瞿童:傳說中的仙童。然:同“燃”。
花戶:花門。辟:打開。
蹕門:帝王出行時清道,禁止行人通行,此指洞口之門。
茜裙:紅色的裙子。
桃花源是東晉陶淵明筆下虛構的理想世界,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的不滿。此詩作者以桃花源為題材創作,可能生活在一個社會動蕩、人們渴望安寧的時代,借桃花源表達自己對寧靜、美好、超凡生活的追求。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應是受桃花源文化影響而作。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桃花源的奇幻美妙,表達對仙境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營造了奇幻的意境,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它豐富了桃花源這一文學題材的創作,展現了古人對理想世界的不斷探索和想象。
衡門老苔蘚,竹柏千兵屯。開樽邀落日,未對烏鳥言。清風舉吹籟,散亂書帙翻。傳呼一何急,人馬從車奔。貧居少賓客,鄰婦窺籬藩。墻頭過春酒,綠泛田家盆。比來伏青蒲,坐捉白獸樽。王猷修潤色,亦有簿領煩。朝廷貴二陸,屢聞天語溫。猶能整筆陣,愧我非韓孫。
七閩去天遠,顛連苦無告。牧人受深寄,昧者覆為暴。犀象雜金貝,饑渴劇飫膏。大言相鄙夷,饜奪心自恔。豈無循廉吏,實病黑白撓。聰明屬旒黈,聽熒資所到。李侯金閨彥,圖史擅讎校。晨聞大夫奏,夕理武夷棹。君子慎修職,寧適豐廩稍。蕉荔甘多毒,姜桂老堪芼。所懷延平翁,揚休似明道。授受有源委,精微足深討。言立圣如在,表正愚可造。師匠久不興,真妄如枘鑿。云何誚支離,肆誕長兇傲。異言古所誅,末學足深悼。閩雖在海隅,前聞此淵奧。正誼從簡編,良俗宜善導。贈言不及他,持此永為好。
湖山掩映信樂國,煙雨凄迷非故鄉。青燈何日一杯酒,江頭極目吳山長。
秋風吹落桂花殘,寂寞淮南賦小山。自笑草堂魚佩冷,空將瑤水鶴書還。石門蘿月誰同醉,洞口松枝秖獨攀。明日角巾能到否,呼童竹下掃柴關。
穆王八駿魚千里,漢武末年狐首丘。馳騖崩奔何日了,靈臺咫尺不回頭。
作郡一千日,憂民十二時。抱琴歸亦好,露冕出偏宜。志氣風云會,襟懷冰雪期。文章賢太守,光采照南離。
鳩杖初扶鶴骨殊,崢嶸頭角見家駒。寧論萊子能娛綵,共喜終童可棄繻。壁水長流供谷飲,研田逢歲足經畬。春盤春酒桑弧會,懸取堯民擊壤圖。
海風吹上一天秋,獨臥扁舟自在流。傾盡酒壺人已醉,卻橫長笛荻花洲。
垂弧門左當今日。恰過了、元宵六夕。喜妙齡秀發步蟾宮,信富貴、榮華莫敵。紀年甲子才三七。即翰苑、從容西掖。便從茲、談笑覓封侯,更管取、壽延千億。
明卿起南服,束發嫻聲詩。一麾守嶺海,三黜行羅施。飛書問供奉,鍊句追拾遺。誰能竭大海,盡出珊瑚枝。
逝波不可回,白鳥不可馴。古人成感慨,今人猶古人。
煙草六朝夢,鶯花三月游。秦淮風雨夜,楚客別離愁。
琉璃滑處玉花飛。濺珠璣。噴霏微。誰遣銀河,一派九天垂。昨夜白虹來澗飲,留不去,許多時。幽人獨坐石嵚崎。賞清奇。濯漣漪。不怕深沈,潭底有蛟螭。澒洞但聞金石奏,猿鳥樂,共忘歸。
與君相見即相歡,況值芳春感二難。尊酒且邀花底醉,流年不用鏡中看。江頭草色侵衣袂,雨后鶯聲滿石欄。世事悠悠祇如此,出門何處可彈冠。
九門插天開,萬馬先朝屯。舉鞭紅塵中,相見不得言。夜走清虛宿,扣門驚鵲翻。君家汾陽家,永巷車雷奔。夕郎方不夕,列戟以自藩。相逢開月閣,畫檐低金盆。至今夢中語,猶舉燈前樽。阿戎修玉牒,未憚筆削煩。君歸助獻納,坐繼岑與溫。我客二子間,不復尋諸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