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生至自泰山二首·其二
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 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 君看秦始后,仍有漢皇臺。
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 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 君看秦始后,仍有漢皇臺。
驛路慎風霜,嵌城樂事長。
詩書常據案,花月偶逢場。
作客名爭羨,閒居業慮荒。
有人勞引領,珍重勿相忘。
暗香入夢正花時,手親移,盡成圍。
廿載偕寒,廿載忍拋離。
下策火攻新出窖,聊慰眼,怎如伊。
定誰索笑繞芳池,縱開遲,易空枝。
鐵石心腸,能免坐相思。
祇恐月明還念我,春又到,幾時歸。
湘瑟十三弦,《離騷》字字傳。
空江無月夜,太古有情天。
怨竹祠山鬼,哀蘋薦水仙。
送迎應有曲,誰附《九歌》篇。
菰黍團云白,菖花剪玉長。
晚涼新月上,水殿按霓裳。
短褐逍遙問仲宣,山齋習靜坐談玄。
廣陵調絕誰傳散,茂苑香移自爽然。
萬壑松風吟膝上,一枝蘭玉撲尊前。
同懷借得同幽賞,勝事能無記往年。
望到郊門萬古愁,歸來城府颯清秋。
閱人華屋更相待,流涕哀箏并自休。
陵處可應成下馬,路分猶怕近西州。
川原便逐東風改,會有心期白日留。
息倦登耕隴,乘閑弄釣舟。
安能書咄咄,且復送悠悠。
窮巷誰來往,村醪自獻酬。
何妨晏平仲,歲晚一狐裘。
壺觴傳省內,笑語隔人間。疏樹含風進,高云帶鳥還。畏途唯赤日,隱吏有青山。何必弦歌聽,方開莞爾顏。
逃暑憐河朔,攜樽叩暮關。蟬遺涼吹遠,鳧引綠漪閒。擬醉下弦月,忘歸小隱山。芰荷初制服,沾濕露華間。
云母凝清甃,仙姑渺碧空。
佩聲遺鳳穴,綃影借鮫宮。
紛若神弦曲,泠然少女風。
守雌長若此,無處問鴻濛。
燕聞趙破伏先聲,搗背沖虛勢已成。豈有傾師臨濟水,尚容憑軾下齊城。將軍箭自隨弦發,狂客身空就鼎烹。酒隱高陽曾不出,何因老至事縱橫。
冰炭金蘭忽變更,偶思前事亦堪驚。東城竟筑亡王冢,長樂誰憐走狗烹。船過急灘陰自幸,車臨衢路輒交爭。古來鳥喙知多少,幾見鴟夷渡海行。
金臺日暮起悲歌,坐運星樞可奈何。縱得補天媧氏石,難揮駐景魯陽戈。幽靈早附形空在,長夜將臨夢已多。聞向驪山遙酹酒,豈無文采振頹波。
越水吳山不解愁,舞也輕柔,歌也溫柔。
逐人新月影如鉤,作日山頭,今日城頭。
銀箏檀板對滄洲,撇了歌喉,剩了詩喉。
滿天風雨下西樓,一夢蘇州,一醉杭州。
薄暮登山阜,寒煙帶雨痕。
竹梢三里寺,桑葉幾家村。
遠浪搖江島,長蕪入縣門。
舊時王謝宅,今日只啼猿。
氣吐長虹一世豪,尚憐花草助風騷。正須重碧澆胸次,不遣輕霜上鬢毛。浪說清時敞東閣,誰捐好語到西曹。江神卻解歸歟興,剩放潮頭百尺高。
塵外情懷得自由,便攜琴鶴上歸舟。露寒月白關心夜,山瘦江清滿意秋。卻背京城無眷戀,去尋古跡有遲留。奚奴莫厭詩囊滿,重紀山川爛漫游。
芳草遍萋萋,林梢綠漸齊。
云屯平楚失,野闊眾山低。
亂鳥棲牛背,長坡快馬蹄。
嶺頭時小憩,日影已傾西。
老坡生丙子。算五十三齡,戊辰剛值。奇才踐清地。正金蓮光下,唏噓先帝。宮壺拜賜。可曾念、黃州李委。奈從今、白發蒼顏,磨蝎命宮難避。
長記。乾嘉全盛,歲歲蘇齋,勝流高會。奎精畫里,衣冠客,盡時制。適先庚旬日,詩龕詩老,南雅芙初并至。恁滄桑、花甲重周,卻來我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