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魚溪 其四
沽酒延清賞,攀荊坐綠叢。
溪云停宿雨,沙鳥落輕風。
避俗身耽寂,看山興不窮。
疏狂成痼癖,此意復誰同。
沽酒延清賞,攀荊坐綠叢。
溪云停宿雨,沙鳥落輕風。
避俗身耽寂,看山興不窮。
疏狂成痼癖,此意復誰同。
買來美酒以享受這清新的景致,撥開荊棘坐在綠色的草叢中。溪上的云停止了夜雨,沙灘上的鳥兒在微風中落下。為避開世俗我喜歡寂靜,觀賞山巒興致無窮。疏狂已成為我的痼癖,這種心意又有誰能相同。
延:邀請,這里有享受之意。
荊:荊棘。
耽:沉溺,喜愛。
疏狂:豪放,不受拘束。
痼癖:積久難改的嗜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個遠離喧囂的地方,可能是在厭倦了世俗紛擾后,來到溪邊享受寧靜,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寧靜自然的喜愛和對世俗的疏離。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清新的筆觸描繪自然之景,抒發內心追求。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審美。
去去來來不系舟,
至今師渡幾時休。
洗兵豈是天無雨,
盡逐黃河入海流。
萬全八驛接神京,
上谷千年漢將營。
地險旌旗藏殺氣,
山盤鼓角壯軍聲。
邊歌竟日來紅石,
鐵騎中宵度赤城。
誰識興寧殘廢后,
漠南無計援開平。
報道花開方自喜,忽聞花落更成傷。東風太是無情物,故作春來一日狂。
昨日日高猶爛漫,今朝風動漸稀疏。我行三日歸來看,只恐枝頭一片無。
魚鱗滿地雪斑斑,蝶怨蜂愁鶴慘顏。只有道人心似水,花開花落總如閒。
秋柳題痕二百年,祇今湖水碧于煙。詩人一代斜陽外,間煞亭西弄笛船。
湖邊竹木隱層巒,好是湖光向晚看。回首一行南去雁,月明天遠不勝寒。
數載勞心憶,
相憐把袂初。
三京平子賦,
一醉伯英書。
北固留青眼,
西湖有故廬。
秋風鄉味重,
莫漫思鱸魚。
弄孫今喜及其元,掌上明珠分外圓。
錫命九重昭國瑞,同堂五葉慶天全。
耆英舊踵香山后,萊舞新教孺子先。
堪羨添丁添一代,高年此樂過神仙。
雨雪蕭蕭驛堠長
不堪流潦入車箱
撫州城外黃泥路
即是人間小太行
小市初晴已過春,
朱櫻青杏一番新。
灞陵老子無人識,
暫借郵亭整角巾。
五山出東海,巨鰲十五頭。帝遣戴山足,勿使西南流。至今云霞間,上有白玉樓。琪樹麗陽岡,瑤花被玄洲。麻姑有書信,方平或未游。尋真諒不遠,悵望凌高秋。
琳宮倚虛碧,瑤海含清輝。翩翩花鳥使,日暮云中歸。弱水隔玄圃,三山橫翠微。明月為我佩,丹霞為我衣。天顏覲咫尺,晃朗朝金扉。
瘦藤拄到風煙上,
乞與游人眼豁開。
不知眼界闊多少,
白鳥飛盡青天回。
梅仙獨步鳳城月,雪冷冰寒鍊花骨。
瑤琯吹回天地春,黯黯嶠云古香發。
使星南耀珠璧光,鐫貞玉榜儷冰霜。
圖花表意出鸞手,瓊華鐵干生幽芳。
祝梅千春壽無極,群真遍灑金壺墨。
仙雛聲徹聞絳宵,佇見璇題賁香國。
古木參差夕照斜,
杞荊雜植亂如麻。
行人指點膠南路,
猶是溪橋認夏家。
誰起蕭閒堂,圖贊凡丑質。
昧昧起我思,有懷斯士吉。
吾生終不逢,二陵已相失。
茍養走四方,公卿更絕跡。
向老交漸稀,背憎十六七。
豐吾九畹蘭,任汝滿地棘。
我豈蕭閒人,偶然得空壁。
美哉何方彥,精絕入妙筆。
君不愧顧長康,取媚桓溫圖九錫。
我不愧孟浩然,緩策京山遇摩詰。
前此交道久不康,紛紛白頭多不卒。
嗚呼紛紛白頭多不卒,回首此君應辟易。
把酒情猶昨,風塵路渺漫。
交深任朝野,名重有饑寒。
花鳥愁邊賦,山川亂后看。
西園幾游眺,景物豈長安。
圣主恩深寬逐客,西行不遣過輪臺。
河州猶在人寰內,百二山河去卻回。
四年寒食困羈囚,山谷先塋無奈愁。
想見故園諸弟在,夕陽揮淚更登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