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張芑塘
數載勞心憶,
相憐把袂初。
三京平子賦,
一醉伯英書。
北固留青眼,
西湖有故廬。
秋風鄉味重,
莫漫思鱸魚。
數載勞心憶,
相憐把袂初。
三京平子賦,
一醉伯英書。
北固留青眼,
西湖有故廬。
秋風鄉味重,
莫漫思鱸魚。
多年來我一直費心回憶,初次見面時我們彼此憐惜,攜手交談。你有張衡作《二京賦》般的文才,也有張芝醉后揮毫的書法造詣。我們曾在北固山留下彼此欣賞的情誼,你在西湖邊還有舊居。秋風吹來,思鄉的味道更濃,但不要空自思念家鄉的鱸魚。
把袂:攜手,表示親近。
三京平子賦:平子,張衡的字,東漢文學家,作《二京賦》,此處以張衡代指友人的文學才華;“三京”或為泛指南北各地的文采。
伯英書:伯英,張芝的字,東漢書法家,善草書,世稱“草圣”,此處喻指友人書法精妙。
北固: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為文人雅集之地;青眼:用阮籍青白眼典故,指對友人的重視與欣賞。
故廬:舊居,指友人在西湖邊的住所。
莫漫思鱸魚:化用張翰“莼鱸之思”典故(因思鄉棄官歸鄉),此處勸友人不必因鄉味過度懷歸。
此詩為作者贈予友人張芑塘之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為二人相交多年后,作者追憶往昔相交之誼,贊賞友人的才學,并以“秋風鄉味”勸其莫因思鄉而疏淡當下,體現了文人之間深厚的情誼與相互關懷。
全詩以“憶舊—贊才—敘交—勸勉”為脈絡,通過用典贊譽友人的文學、書法才華,提及共同的交游經歷,最后以“秋風鄉味”勸其莫因思鄉而空嘆,情感真摯,典實自然,是一首典型的文人贈別佳作。
四圍繞屋綠陰濃,仰見璚枝綴火紅。潔本脂凝稱玉潤,丹疑朱繪有天工。詞臣啖老羅浮日,妃子歡聯驛騎風。自是江南聲價重,品題何以續諸公。
風雨瀟瀟春正深,落花流水共誰吟。青山不到人間眼,白首偏憐世外心。飽讀新詞能永日,饑餐脫粟臥長林。懶殘未必無知己,怪石蒼松豈自今。
臥病困頓安足悲,武夷秀峰虛翠微。閉門伏枕費日月,問醫尋方多是非。羈孤賴有任安好,薦拔恐為山公違。形容變化已如此,荷衣草榻吾去歸。
風霜催歲臘,云樹起相思。天遠詩情近,年高筆力衰。早梅應又發,小雪已先滋。永憶寒空里,磬笙交響時。
銀燭光中烏夜啼,棘闈清徹候晨雞。西窗聽雨參同赴,上苑看花憶舊題。王氣曉瞻雙闕上,文星夜貫五云西。明朝珂佩朝天去,金殿春風玉筍齊。
漢殿臚傳處,回頭四十春。共嗟香案吏,歸作釣臺人。意氣林泉老,名聲日月新。賈生方擬召,鵩鳥在承塵。
雪英閑澹炯雙明,水斛泓渟碧一罌。小憩山村無與語,熏爐茶鼎斗僧清。
翔鶤赴長飆,翩翩戾高冥。舉翮覆白日,伏頸云間鳴。顧謝野田雀,僶俛營此生。與子各殊涂,無用相譏評。
闕下相逢話未休,一官又赴嶺南州。近郊苜蓿收殘雨,高井梧桐動早秋。鴻雁遠隨舟楫去,魚龍欲挾海波浮。喜聞郡幕無公事,應得登臨記遠游。
白水弄青秧,晨煙著柳行。羈懷正飄泊,陂路轉微茫。蘋際鷺鷗下,塍邊菱荇香。相從尋勝事,蕭颯興何長。?水官橋路,將軍甲第新。綠沉閒結銹,棐幾凈無塵。下榻喜賓至,問田憐我貧。相逢便傾倒,晚歲定情親。青云兩高士,肯伴老夫游。方駕相追逐,通宵復獻酬。詩書嗟失計,農圃話良謀。日后耦耕伴,懸知總白頭。
開士金為錫,飛行向日邊。穿林鳴落葉,卓石涌清泉。天末龍同往,云間鶴共還。始知木上座,曾悟夾山禪。
小池春水漲微瀾,把酒臨風且盡歡。三月韶光付流水,百年心事幾憑闌。勞生已信儒冠誤,閱世方知蜀道難。得失由來會天定,雨云翻覆謾多端。
少日頗孤僻,招尋獨有君。晤言虛館夜,聯步草原春。多病休居日,逃名慎獨人。同游今已矣,一念一傷神。
雙眼中原合,初從故國開。雌黃月旦口,雄白古今才。碣石將天去,巴江引雪來。嗒然吾隱幾,爾辨亦悠哉。
江南秋盡風雨期,柔條打折漫紛披。墨菊誰家初發蓓,籬落半含霜雪姿。不矜顏色教人愛,那露清香遣蝶知。標格自驚群品異,等閑勾得野夫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