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文以田事入村歸而寄之二首 其一
村村穫稻急,得得跨驢行。
別野片時役,好詩無數成。
羸軀難并出,病眼待渠明。
落日斜猶掛,涼風晚更生。
村村穫稻急,得得跨驢行。
別野片時役,好詩無數成。
羸軀難并出,病眼待渠明。
落日斜猶掛,涼風晚更生。
各個村莊都在忙著收割稻谷,你穩穩地騎著驢子前行。在郊野短暫勞作,卻創作出無數好詩。我瘦弱的身體難以和你一同出行,我這生病的眼睛盼著你帶回好消息讓它明亮。落日還斜掛在天邊,傍晚又吹起了涼風。
穫:同“獲”,收割。
得得:形容驢行穩實的樣子。
別野:即別墅,這里指郊野。
羸軀:瘦弱的身體。
渠:代詞,這里指對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當時處于秋收時節,友人秉文因農事入村,在鄉村的體驗激發了創作靈感。詩人可能身體欠佳未能同行,在友人歸來后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述友人入村的經歷和詩人的感受。其突出特點是生動展現鄉村秋收景象,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鄉村生活的關注和創作熱情。
今朝又是六月半,記得一則舊公案。
拄杖子吞卻法身,露柱在傍偷眼看。
看不看,拈起秦時?轢鉆。
萬別與千差,吾道一以貫。
南風起兮吹白沙。
遙望魯國何嵯峨。
千歲髑髏生齒牙。
三徑歸來春水生,送春初覺病魂輕。
名花舊種渾無恙,攜酒頻過倍有情。
十尺闌干圍紫艷,一番風雨妒紅英。
殷勤寄語憐芳客,尚保丹心向日傾。
躡屐穿林歸寺,持香裹茗尋僧。
磴道已三尺雪,巖居惟一枝藤。
陰陽薄蕩雷雨急,江峽出云溪夜喧。
煙霏似與秋色遠,黃鵠垂翅愁飛翻。
九廛溷穢不可住,晞發陽阿阻煙霧。
東走豈應還問津,回頭變化空桑樹。
朝宗百谷識君臣,江漢依然拱赤真。
烽靖三湘先得蜀,瘴消五嶺復通閩。
水犀飛渡扶桑遠,燧象橫驅貴竹新。
指顧樓蘭堪立馬,肯令胡騎飲江津!
鴶鵴叫,戍樓平,漆燈明。
一路春田四月、少人耕。
惡木叢中古驛,亂山缺處孤城。
安得短衣看射虎、過殘生。
不出門庭十五年,
舊游遙歷重凄然。
昂藏徒有平生志,
容易因循雪滿顛。
蕭小八娘棄我去,我生方始十三年。
如今七十零單五,生死途分竟杳然。
采石至彭蠡,江湖千里賒。
風帆趁朝暮,時見水明霞。
沙鳥氄焦尾,霜蘆飄朽花。
行人更南去,直到粵天涯。
修埼當窗水蔚藍,維摩無地托云龕。風流剩有秦淮海,野菜平分一粟庵。
世變滄桑舊跡淹,榜門書法尚端嚴。衰宗文士雕零盡,不見當時曹綠巖。
零星花鳥雜園蔬,下有陳人守故居。車過不愁三步痛,問誰攜酒奠荒墟。
悔蹉跎、薜蘿心事,白頭殘客誰語。不堪重聽吳娘曲,凄斷五湖煙雨。開卷遇。只風景依然,已少晨星侶。憂危覓趣。念鹿上臺荒,鶴歸市冷,今古此情緒。
江湖夢,壯歲投身早許。而今身在何處。山中杜宇多情甚,頻喚不如歸去。憑證取。與招隱圖成,導我還先路。春愁總迕。問畫舸笙歌,巖關笳吹,云水萬重阻。
今朝又是五月五,大鬼拍手小鬼舞。
驀然撞著桃符神,兩手椎胸叫冤苦。
艾人云:休叫苦,只有一處堪回互。
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爾依位住。
家無宿舂糧,適意恣所向。征鞍催上官,帆海看疊嶂。有言及當代,浩飲益悲壯。以茲寘周行,盍在幾人上。
讀書須讀經,學文須學古。青松故不換,白發早可數。我亦窶人子,風雨蔽蓬戶。胡為數相過,夜話恒過午。
烱烱出萬壑,冰壺縣清秋。孰與玉瓚中,穆然養黃流。孤松高半天,蘭芷復過幽。看君最雍容,柰何短自謀。
百吏不可試,卷懷州校官。翩然落南閩,不為荔子丹。彫蟲妙經術,倚市多儒冠。吾道未必貴,政此良已難。
鹿入深宮花解愁,
牛登高鼎餗傷休。
當時若聽履霜語,
豈到峨嵋山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