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帝元康中京洛童謠二首 其一
南風起兮吹白沙。
遙望魯國何嵯峨。
千歲髑髏生齒牙。
南風起兮吹白沙。
遙望魯國何嵯峨。
千歲髑髏生齒牙。
南風刮起來啊吹動著白沙,遠遠望去魯國的山勢多么高峻。千年的骷髏都長出了牙齒。
南風:一般認為象征賈南風,西晉惠帝皇后。
白沙:有人認為象征太子司馬遹,因其小名沙門。
魯國:地名。
嵯峨:形容山勢高峻。
髑髏:骷髏,死人的頭骨。
此童謠創作于西晉惠帝元康年間。當時惠帝昏庸,皇后賈南風專權,太子司馬遹與賈后矛盾尖銳。這首童謠反映了當時宮廷內部激烈的權力斗爭和緊張的政治局勢。
這首童謠主旨是反映西晉宮廷權力斗爭。其突出特點是以簡潔隱晦的語言暗示復雜的政治事件。在文學史上,它是研究西晉政治和社會狀況的重要資料,體現了童謠在反映社會現實方面的作用。
一春霽色養花天,近夏鞭霆雨沛然。說與農人勤貯水,行看綠霧漲平田。
內相方承寵渥新,那堪鵩鳥集承塵。文章功業成千古,臺閣絲綸少一人。慷慨誰論天下事,凄涼空憶夢中身。向時談笑皆陳跡,惟有臨風淚滿巾。
社酒開顏一百家,春風先動長官衙。東君也解游人意,紅白交開樹樹花。
使者輶軒至,云從趙地回。青天岳色斷,白鳥秋風來。行李唯詩卷,浮瓜共酒杯。四愁何處寄,猶憶漢庭才。
荊軻戰國士,志欲擯秦嬴。適逢燕太子,尊之位上卿。欲報強秦讎,慷慨赴咸京。藥淬匕首利,懷之乃西行。臨岐慘將別,清吹飄華纓。忽爾哀筑起,座上悲群英。涕下不可遏,乃復為羽聲。壯士志激烈,誓死不顧生。白虹忽貫日,見者心為驚。挾彼秦舞陽,同取蓋世名。函封督亢圖,拜獻秦王庭。利刃揕豪主,愁云壓重城。惜哉事莫濟,徒然費經營。白茲速燕亡,咄嗟何所成。至今易水歌,徒傷千古情。
我醉飽酒飯,瞢然田埂行。時或失荊岔,以心為指針。見客不能問,對山如對人。秋風吹涼爽,枝葉交鳴聲。獨坐久不去,仰看天移云。
獨寐惟余意久恬,比來衾影自相嫌。捩人已厭揮玄草,逸我安能入黑甜。月色可憐霜色似,柝聲無賴葉聲兼。不禁倚劍生悲壯,斗下頻將紫氣占。
同姓同年友,吾心久已降。賓王誤第四,江夏本無雙。刺不投東閣,吟惟坐北窗。胸中蘊經濟,可惜未施邦。明月雙溪地,三年兩度逢。君登群玉府,我到白鹽峰。方喜書傳鯉,俄驚劍化龍。守符嗟未解,執紼恨無從。
日日黃塵淹馬足,誰能占得午陰涼。天閑芻豆無多戀,好解青絲八尺韁。
南街燈影北街紅,正月天和二月融。九野不霾星歷歷,五云長在月朧朧。稚兒火吐籬邊菊,甲第鰲移海上峰。欲拂霜須逐年少,只應無力倩東風。
四顧無人傳木鐸,雙親有語寄風聲。憐他蹈厲開新境,愿我因循度此生。鴂舌族中多詭譎,象牙塔里太晶瑩。黃昏十字街頭立,回味當年擇路情。
蝦蟆陵下曲江邊,傳道開元樂事偏。金縷羅襦相斗靡,粉容花貌各爭妍。雛鶯歷歷歌喉細,飛燕盈盈舞袖翩。今日凄涼成一夢,淡煙衰草接平川。
老于陳跡倦追攀,但見幽人數往還。憶我小詩成悵望,鐘山只隔數重山。
旅居鄰近最多情,幾度趨朝并馬行。今日吾留君卻去,共誰長樂聽鐘聲。
鼓枻朝歌太白湖,浪花如雪濺襟裾。江南山色多秋意,尚帶朱顏剩小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