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花聲 桃花
臨水枝枝,妝點春光如許。曉妝解、猶含宿雨。粉腮紅暈,似楚妃無語。乍離魂、亭亭倩女。
此中須著,西塞山前漁父。放扁舟、水云深處。綠蓑青笠,長作溪山主。方消得、明霞千樹。
臨水枝枝,妝點春光如許。曉妝解、猶含宿雨。粉腮紅暈,似楚妃無語。乍離魂、亭亭倩女。
此中須著,西塞山前漁父。放扁舟、水云深處。綠蓑青笠,長作溪山主。方消得、明霞千樹。
水邊的桃枝一枝枝,將春光裝點得如此美好。清晨妝罷,花瓣上還沾著昨夜的雨珠。粉潤的花腮泛著紅暈,如同默默無語的楚地妃子。又似剛從魂魄中分離出來的亭亭玉立的少女。這美景中應當有位,西塞山前的漁翁。駕著扁舟,行于水云深處。身披綠蓑衣,頭戴青斗笠,長久做這溪山的主人。如此才配得上,這千樹如明霞般的桃花。
妝點:裝飾點綴。如許:如此,這樣。
宿雨:昨夜的雨。
楚妃:指傳說中楚地的神女或美人,此處形容桃花的嬌美。
西塞山前:化用張志和《漁歌子》中"西塞山前白鷺飛"的意象,指隱逸之地。
綠蓑青笠:出自張志和《漁歌子》"青箬笠,綠蓑衣",指漁翁的裝扮。
明霞千樹:形容桃花盛開如千萬棵樹披上明麗的云霞。
此詞或創作于春日,作者見水邊桃花盛開,聯想起傳統漁隱文化意象(如張志和《漁歌子》中的西塞山漁父),將桃花的嬌美與隱逸的閑適結合,表達對自然與超脫生活的向往。
全詞上片以擬人、比喻刻畫桃花的妍麗,下片引入漁父形象,將自然之美與隱逸之趣融合,主旨在于贊美春日桃花的明麗,并借漁隱意象傳遞對閑適生活的追求,語言清新,意境幽美。
有美羊城一巨儒,菊坡氣脈最關渠。
村高懶宿郎官被,色養姑乘使者車。
曩日綠林功未賞,今年清社事堪書。
福星何事輕移去,久矣世無公毀譽。
殿陛程文被十行,要搜鯁論獻朝堂。
點頭只欠饒三好,強項須教受一章。
耿耿古心增骯臟,茫茫俗眼笑荒唐。
大官羊肉非吾羨,一筯藜羹劣可嘗。
搗薺餐鐵杵,此味知者鮮。
乘車入鼠穴,聞者知其舛。
打鐵作門限,鬼笑定不免。
點雪紅爐中,達觀理甚顯。
當局自然迷,正欠撥一轉。
上馬奔前程,此著須自勉。
良玉本不琢,大音無希聲。觀君命軒意,欲以詩自鳴。
君詩志古調,考擊參差韺。泠泠澗泉泣,切切谿條清。
孚尹露涵采,潤美月泛英。昔聞洛山中,種者須其成。
非希咸陽價,匵韞那敢輕。用之薦穹昊,何但鬼神驚。
涼欲覺庭葉,夜疏耿鐙驚。一讀一啟予,古調真難評。
天臺邑債今還了,未上清班意若何。
行李比如初到少,鬢絲贏得近來多。
民輸界首攀車送,君向城隅枉騎過。
恨滿東風不能到,柳邊鶑語即驪歌。
個樣村僧,也甚奇怪。
身如椰子,膽似天大。
蟒蛇窟里安禪,猛虎穴中劄寨。
無端于微塵國里,轉大法輪,擊大法鼓。
卻向刀山劍樹上,成等正覺,弄者一解。
羨君胸次有丘壑,眼底塵凡一洗之。
地獻溪湖供入畫,天私風月要昌詩。
貴人豈復知盤谷,名世應須學武夷。
政恐主翁方宦達,買山雖早入山遲。
山麓林梢煙翠橫,寒天日色半陰晴。
道邊廢宅空椽瓦,巖下居人困甲兵。
破膽每驚腰劍客,傷弓時怯羽書聲。
癡兒弱女渾多病,留寄鄉村念爾情。
不是雞足流傳,亦非黃梅分付。
九重天上降來,千載臣僧一遇。
中興佛祖宗風,群魔悉皆驚怖。
祝延圣壽無疆,志愿皇圖永固。
見山堂里小春寒,觴政詩囊甚有歡。
重客分明知小李,美人自在寫猗蘭。
直須博去紉為佩,只欠香來劣可餐。
菊磵一枝尤灑落,不妨人作易芳看。
歸來一月余日,內外人事已畢。
恣意飽飯噇眠,說甚金圈栗棘。
分明告報諸禪,直下便須委悉。
更若擬議躊躇,照顧腦門霹靂。
彭城高會日置酒,猴冠猶在婦人手。
倉皇垓下已重圍,四面悲吟雜刁斗。
當年舉珮不倒戈,到此空余慷慨歌。
虞兮反袂交淹泣,欲幸從兮可奈何。
怨入青蕪知幾歲,舞恨搖芳無別意。
妾身恨不事英雄,果是英雄安有淚。
飲冰食蘗坐窮閻,旋覺星星上鬢髯。
百尺樓中從偃臥,五侯門下任暄炎。
寒花最愛香來晚,倒蔗須教末見甜。
壽相誰知三甲,新年愿得一丁添。
格外一機,萬靈莫測。
向上一著,千眼難窺。
青山白云父,白云青山兒。
春風二三月,桃李自成蹊,笑殺靈云道不疑。
湘水之清,昆玉之潔。
和氣如春,忠心如鐵。
儲風月之精,稟松篁之節。
真廊廟楷模,行佛祖途轍。
裴李蘇黃總不如,柱石明堂渠迥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