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寡出拈古韻事作戲謔非詠史體也得五首
料得曹瞞兵氣驕,審音當日見方謠。風流一顧人人誤,只合清歌試小喬。
只借庭階玉一枝,弈棋未了破秦師。佩囊賭卻無人贈,生怕東山再弈棋。
八詠樓前逸似云,少年場里為輸君。終須減盡腰圍帶,始把分桃作懺文。
清賞沈吟殊未央,梅花端的為誰芳。可知再到揚州日,不作師雄夢幾場。
千古文人信有權,一言那肯博嬋娟。為逃相路教歌舞,嚴續殷勤亦枉然。
料得曹瞞兵氣驕,審音當日見方謠。風流一顧人人誤,只合清歌試小喬。
只借庭階玉一枝,弈棋未了破秦師。佩囊賭卻無人贈,生怕東山再弈棋。
八詠樓前逸似云,少年場里為輸君。終須減盡腰圍帶,始把分桃作懺文。
清賞沈吟殊未央,梅花端的為誰芳。可知再到揚州日,不作師雄夢幾場。
千古文人信有權,一言那肯博嬋娟。為逃相路教歌舞,嚴續殷勤亦枉然。
料想當年曹操兵勢驕橫,從民間歌謠中可見其審音辨樂的能力。他這一顧的風流姿態讓人人誤解,只該讓小喬來唱一曲清歌試試。只借得庭院階前玉枝般的雅趣,下棋未了便已破秦師。佩囊賭輸卻無人相贈,生怕像謝安那樣再在東山下棋。八詠樓前飄逸如浮云,少年場中因你而輸。終究要減盡腰圍的衣帶,才把分桃之事寫成懺悔文。清賞沉吟未盡,梅花究竟為誰而芬芳?可知再次到揚州時,不會再做趙師雄那樣的梅花夢了。千古文人確實有話語權,哪肯用一言去博取美人。為逃避相位而教歌舞,嚴續的殷勤也是徒勞。
曹瞞:曹操小名,此處代指曹操。
審音:辨別音樂的能力。方謠:地方民謠。
小喬:三國時東吳美女,周瑜之妻。
東山弈棋:用謝安典故,指東晉謝安在東山隱居時弈棋,后指揮淝水之戰破秦。
分桃:出自《韓非子》,指衛靈公與男寵彌子瑕分桃而食的典故,代指同性之好。
師雄:隋代趙師雄,傳說其在羅浮山遇梅仙,此處指梅花相關的浪漫幻夢。
嚴續:五代南唐官員,與馮延巳有爭寵之事,此處借指為求寵而徒勞的行為。
此為作者讀書時偶得古代韻事,戲作五首以調侃,明確標注‘非詠史體’,創作背景或為閑暇讀書時,借古事抒發文人雅趣,非嚴肅歷史評述。
五詩以戲謔筆調重構古代韻事,通過曹操、謝安、趙師雄等典故,展現文人對歷史片段的趣味解讀。語言通俗幽默,用典自然,體現作者借古喻今的文人雅趣,非傳統詠史詩的嚴肅風格。
彼此離于生處,火遭水破驚忙。
分身各自擬深藏,半路再遣蕭郎。
夫為無衣素體,妻因水浸衣黃。
丙丁甲乙有形相,剛遣令合陰陽。
正源人莫測,千尺掛云端。
岳色染不得,神功裁亦難。
夏噴猿鳥浴,秋射斗牛寒。
流到滄溟日,翻濤更好看。
贈樊川長老(《全唐詩》八二五作可止詩○《瀛奎律髓》四七《釋梵類》〖2〗)(原列無世次作者。
今檢齊己《白蓮集》卷三有《覽清尚卷》,知為唐末人,故移此。
〖2〗另《唐詩紀事》卷七七作可止詩,《唐僧弘秀集》卷十作清尚詩。
)。
燕昭北筑黃金臺,四方豪杰乘風來。
秦家燒書殺儒客,肘腋之間千里隔。
去年八月幽州道,昭君墓前哭秋草。
今年五月咸陽關,秦家城外悲河山。
河上關頭車馬路,殘日青煙五陵樹。
金華山色與天齊,一徑盤紆盡石梯。
步步前登清漢近,時時回首白云低。
風偷藥氣名何限,水泛花光路即迷。
洞口數聲仙犬吠,始知羽客此真棲。
臺盤闊狹才三尺,似隔中當有阻艱。
若不騎龍與騎鳳,樂營門是望夫山。
三百禽中爾最靈,就中惡爾九頭名。
數年云外藏兇影,此夜天邊發差聲。
好惜羽毛還鬼窟,莫留災害與蒼生。
況當社稷延洪日,不合鳴時莫亂鳴。
千里瀟湘琴瑟流,
因思舊宅在鰲頭。
鑿開青帝春風浦,
移下嫦娥夜月樓。
愛此林亭絕,重游亦似新。
山秋同鶴過,水落見鳥頻。
映沼荷全綠,侵簷柳尚春。
惜哉無別墅,共作白云人。
拂簟承花落,開簾待燕歸。
比日尋常醉,經年獨未醒。
回瞻后園柳,忽值數行青。
定是春來意,低頭更好聽。
歌鶯遼亂動,蓮葉繞池生。
散腰追阮籍,招手喚劉伶。
隔架窺前[空,未余幾](據李抄本補)小瓶。
風光須用卻,留此待誰傾。
灞橋晴來送別頻,
相偎相依不勝春。
自家飛絮猶無定,
爭把長條絆得人。
遠遠青青疊疊峰,峰前真宰讀書翁。
半巖冷落高宗雨,一洞凄涼吉甫風。
溪隱豹眠寒霧露,井凋鳳宿點梧桐。
九龍山下英雄氣,盡屬君王宇宙中。
靈廟門依山半開,松庭瀟灑絕塵埃。
時聞樵者經過說,數有神仙變化來。
龍起陰云生畫壁,鳥歸寒粟落蒼苔。
自從鼓吹喧闐日,千里封疆不復災。
閩邦赤子近來王,圣主憂勤念遠方。
酌取古人救荒政,頒為今日惠民倉。
備先水旱民亡瘠,弊在侵移數謾張。
我愿相君謹刑政,雨旸時若自平康。(同上七五一八“倉”字韻引詹琲《清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