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之京師
皇城十二衢,
埃塵滿香裓。
何以待歸期,
山中桂花色。
皇城十二衢,
埃塵滿香裓。
何以待歸期,
山中桂花色。
京城有十二條寬闊的街道,飛揚的塵土沾滿了僧衣。用什么來等待你歸來的日子呢?只有山中桂花的顏色。
十二衢:指京城眾多的街道。
埃塵:塵土。
香裓(gé):僧衣。
待歸期:等待歸來的日子。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詩人送僧人前往京城,京城是繁華之地,充滿塵世紛擾,而詩人所處的山中則寧靜清幽。詩人在送別時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僧人,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展現(xiàn)不同生活場景。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以其質樸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體現(xiàn)了送別詩的獨特韻味。
海國冬常燠,陰霾忽滿山。
颼颼北風勁,凜凜凍云頑。
蟋蟀已無語,芭蕉猶強顏。
江頭梅柳色,春色幾時還。
道人何處是生涯,山遶孤村水繞家。
鬢里雪霜全掃白,胸中梨棗旋開花。
已乘綠景功初就,更服黃精善莫加。
若向靜中生妄想,還如炎地走冰車。
群動夜方息,啾啾草間鳴。
殘炎未云謝,遽作涼秋聲。
秋風來幾時,朝暮氣已清。
虛窗置方榻,境寂身暫輕。
臥念平生懷,展轉不得寧。
異鄉(xiāng)感節(jié)物,聊赴使君請。
層臺縹緲間,野曠天宇靜。
木落水涵空,氛霧俱遠屏。
籬邊菊斕斑,遠摘帶沙濘。
誰云鼓吹雄,謾欲等鼃黽。
短髪不勝簪,烏帽倩誰整。
衰頹強追歡,起舞羞顧影。
君憂白晝短,我愛清夜永。
三釂意彌勤,殽酒罄杯皿。
棄置身外事,聊復樂俄頃。
世方?jīng)安懀倚莫q古井。
歸來豪興盡,宴坐朝內景。
明朝汲新泉,舊篋余賜茗。
露草亦已冷,寒蛩獨無依。
入我壁間鳴,出處定有時。
誰言秋氣高,感此動物微。
我欲以意續(xù),一嘆三嗟咨。
耿耿夜將旦,殘星月邊稀。
緬懷斜川人,勝日追鄰曲。
超然睇層丘,雞黍聊自足。
卻觀夸奪子,勝負一棋局。
空懷千歲憂,晝短思秉燭。
不用攜壺上翠微,南樓風景古云稀。
寧辭坐上吹烏帽,應笑籬邊候白衣。
舉目佳山傷客意,滿園叢菊待人歸。
分題未盡賓僚數(shù),更看紋楸小合圍。
踵息庵中老,看書不蠧書。
青燈對編簡,秋氣入郊墟。
農圃從爭席,笙歌載后車。
風流傾一座,誰復似相如。
燭底黃花伴獨醒,小窗寒月半櫳明。
滿添宿火留香霧,重理殘杯漬落英。
老驥自能尋舊櫪,偏師暫喜解長城。
獨余惠遠秋蓮社,懷抱時時得再傾。
生非廊廟姿,雅志在林野。
擬作奢摩他,疾至薩蕓若。
身心溈山牛,得失塞翁馬。
城南寄僧坊,一室謝掃灑。
當時醉吟翁,高謝香山下。
安知衰病夫,亦有如翁者。
城南方沼盡栽蓮,得雨花開晚更妍。
自有清芬來襲袂,不須紅粉笑當筵。
彤霞暈臉深還淺,碧蓋跳珠碎復圓。
更擬中秋陪燕賞,月娥休妬水中仙。
帝軒工鳧和九金,童丁炎鑠成婦壬。
戲驅豐隆發(fā)凝陰,雷轟列缺光下臨。
飛精入范天機深,四規(guī)閼明追蠡瘖。
厥聲鏗宏中黃林,隱如霜降豐山岑。
豈唯正衣冠佩簪,對之炯炯生肅心。
應而不藏無古今,監(jiān)之無窮叩逾音。
至人之心我所欽,盤盂不須銘且箴。
囊空無物寄妻兒,萬里惟憑一首詩。
舊日琴書都藞?,新年行步漸羸垂。
時開竹戶通幽徑,旋結茅庵傍小池。
永日無人惟宴坐,不貪杯酒不枰棋。
秋聲不關人,倦客偏入耳。
蕭蕭舞黃葉,策策振疏葦。
明知壯則老,搖落固其理。
如何石心人,慨嘆中夜起。
頹垣敗屋未須悲,淮北于今暗鐵衣。
背水漢營朝氣銳,青岡敵騎夜聲微。
蕭條里巷徴符急,浩渺江湖羽檄稀。
不及戎行親矢石,獨將詩禮繼庭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