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喬口柬同幕諸君
悵然釋帆去,望望長沙遠。湘水更深綠,日沒汀洲晚。昨夕桐華陰,今宵未應損。離群忽百里,因風記繾綣。
悵然釋帆去,望望長沙遠。湘水更深綠,日沒汀洲晚。昨夕桐華陰,今宵未應損。離群忽百里,因風記繾綣。
天人幾何同一漚,謫仙非謫乃其游。
麾斥八極隘九州,化為兩鳥鳴相酬。
一鳴一止三千秋,開元有道為少留。
縻之不可矧肯求,西望太白橫峨岷。
眼高四海空無人,大兒汾陽中令君。
小兒天臺坐忘身,平生不識高將軍。
手污吾足乃敢瞋,作詩一笑君應聞。
予昔少年日,氣蓋里閭俠。
自言似劇孟,叩門知緩急。
千金已散盡,白首空四壁。
烈士嘆暮年,老驥悲伏櫪。
妻孥真敝屣,脫棄何足惜。
四大猶幻座,衣冠矧外物。
一朝發無上,愿老靈山宅。
世事子如何,禪心久空寂。
世間出世間,此道無兩得。
故應入枯槁,習氣要除拂。
丈夫生豈易,趣舍志匪石。
當為獅子吼,佛法無南北。
一新柱石壯嚴闉,更值西風落帽辰。
不用游從夸燕子,直將氣燄壓波神。
山川尚遶當時國,城郭猶飄廣陌塵。
誰憑闌干賞風月,使君留意在斯民。
槎牙亂峰合,晃蕩絕壁橫。遙知紫翠間,古來仙釋并。
陽崖射朝日,高處連玉京。陰谷叩白月,夢中游化城。
果然石門開,中有銀河傾。幽龕入窈窕,別戶穿虛明。
泉流下珠琲,乳湔交縵纓。我行畏人知,恐為仙者迎。
小語輒響答,空山白云驚。策杖歸去來,治具煩方平。
明月妙高臺,盤渦月照開。
琳宮龍久住,珠樹鶴能來。
云霧空中繞,帆檣檻外回。
無言卷石小,江左擬蓬萊。
去國重為客,送君還復歸。
天寒雨細光景促,且就東城寺中宿。
寺當蒲坂望屋廬,日暮無由辨喬木。
既已唯諾難自由,雖欲一日安可留。
吾輩事勢不大殊,此際興味復何如,歸來愁坐獨嗟吁。
畢竟豈如村野老,或爾富民城郭居。
雨旸寒燠都不與,親戚滿眼身不孤。
乃知平生走薄官,正似癡牛引重車。
險夷繚絡不知止,祇得終年困道涂。
曉辭洛水濱,暮宿河之涘。
四野漫漫不見人,竟日止能行數里。
渾然天地為一色,渭水南北復何似。
五陵鷹犬爭合圍,十宅管弦初熱耳。
連宵耿耿照鬢發,迎馬點衣猶未已。
但得來年春麥熟,暫困泥涂復何恥。
農夫南畝未厭多,卻入長安作泥滓。
雨后東風漸轉和,扣門遷客一經過。
王孫采地空珪璧,長者芳聲動薜蘿。
正爾謫居懷北闕,聊同笑語說東坡。
山林臺閣原無異,促席論心酌叵羅。
到處聚觀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
江云漠漠桂花濕,海雨翛翛荔子然。
聞道黃柑常扺鵲,不容朱橘更論錢。
恰從神武來弘景,便向羅浮覓稚川。
今日天始霜,眾木斂以疏。
幽人掩關臥,明景翻空廬。
開心無良友,寓眼得奇書。
建德有遺民,道遠我無車。
無糧食自足,豈謂谷與蔬。
愧此稚川翁,千載與我俱。
畫我與淵明,可作三士圖。
學道雖恨晚,賦詩豈不如。
米盡無人典破裘,送行萬里一鄒游。
解舟又欲攜君去,歸舍聊須與婦謀。
聞道年來丹伏火,不愁老去雪蒙頭。
剩買山田添鶴口,廟堂新拜富民侯。
旱久不得雨,既雨不肯休。
沄沄汴河水,初合淮河流。
北來何處客,暫此駐扁舟。
中有投荒人,萬里趨炎洲。
聽水夜不眠,觀水朝亦愁。
呼風卷重陰,放出赤日頭。
舍舟出平地,走馬復西游。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灘頭一葉身。
山憶喜歡勞遠夢,地名惶恐泣孤臣。
長風送客添帆腹,積雨浮舟減石鱗。
便合與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盡霜須照碧銅,依然春雪在長松。
朝行犀浦催收芋,夜渡繩橋看伏龍。
莫嘆倦游無駟馬,要將老健敵千鐘。
子云三世惟身在,為向西南說病容。
生逢堯舜仁,得作嶺海游。雖懷跫然喜,豈免跕墮憂。
暮雨侵重膇,曉煙騰鬰攸。朝盤見蜜唧,夜枕聞鵂鹠。
幾欲烹鬰屈,固嘗饌鉤辀。舌音漸獠變,面汗嘗骍羞。
頼我存黃庭,有時仍丹丘。目聽不任耳,踵息殆廢喉。
稍欣素月夜,遂度黃茅秋。我兄清廟器,持節瘴海頭。
蕭然三家步,橫此萬斛舟。人言得漢吏,天遣活楚囚。
惠然再過我,樂哉十日留。但恨參語賢,忽潛九原幽。
萬里倘同歸,兩鰥當對耰。強歌非真達,何必師莊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