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諫議
眾口喑喑血噤牙,
獨將忠謇敵奸邪。
德宗若用延齡相,
敢有陽城壞白麻。
眾口喑喑血噤牙,
獨將忠謇敵奸邪。
德宗若用延齡相,
敢有陽城壞白麻。
眾人都沉默不語,像被血堵住了牙齒一般不敢發聲,只有他獨自憑借忠誠正直對抗奸邪之人。如果唐德宗任用裴延齡為宰相,難道會沒有像陽城這樣的人出來破壞任命詔書嗎?
喑喑(yīn yīn):沉默不語的樣子。
血噤牙:形容因恐懼等原因不敢說話,像被血堵住牙齒。
忠謇(jiǎn):忠誠正直。
德宗:指唐德宗李適。
延齡:裴延齡,唐德宗時的奸臣。
陽城:唐德宗時諫議大夫,曾極力反對裴延齡為相。
白麻:唐代詔書用麻紙書寫,凡重要詔令用白麻紙。
唐德宗時期,奸臣裴延齡深得皇帝寵信,欲被任命為宰相。當時朝廷中很多人懼怕權勢不敢反對,而諫議大夫陽城挺身而出,堅決反對裴延齡為相。此詩可能是后人有感于陽城的事跡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陽城敢于對抗奸邪的勇氣和忠誠。其特點是通過對比和反問突出主題。在文學史上雖不著名,但體現了對正義行為的歌頌。
幽賞盈所抱,心期信一邱。林煙貯茅屋,歲月懷良儔。草青不近路,日斜聊系舟。夕水涵秋白,孤鴻自去留。
三年江上風吹淚。夭桃艷杏無春意。今日欲開眉。那堪更別離。莫折長亭柳。折盡愁依舊。只有醉如狂。人生空斷腸。
輕煙縹緲雨霏霏,芳草連崖入翠微。黃鶴不來松自老,野藤花下鵓鴣飛。
縹緲東樓上,長憑興不慳。病來疏眺望,秋至廢躋攀。日落河山暮,風回草樹斑。夜殘猶未倦,坐待月臨關。
聞道輿圖次第還,黃河依舊抱潼關。會當小駐平戎帳,饒益南亭看華山。關中父老望王師,想見壺漿滿路時。寂寞西溪衰草里,斷碑猶有少陵詩。鴨綠桑乾盡漢天,傳烽自合過祁連。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無人快著鞭。九天清蹕響春雷,百萬貔貅扈駕回。不獨雨師先灑道,汴流滾滾入淮來。
比謂拈來伸一問,如何舉眾盡茫然。不因一撲百雜碎,定作人間丑婦冤。
西南新月玉成鉤,奕奕神光渡飲牛。素彩低浮承露掌,清香不散曝衣樓。天邊華幄催云卷,星外橫橋伴客愁。莫使銀河到滄海,人間溝水易東流。
西指梁岷路屈盤,猶能矍鑠據征鞍。大庭臨遣皇恩重,還俗傳聞睿詔寬。峰聳云妝銀世界,江深春動錦波瀾。遨頭老矣民知否,莫作風流太守看。
繡簾半卷,銀箭初長,清悄庭宇。云鬢鬅松,斜墮鈿頭釵股。濃樹蔭遮行色遠,亂山翠疊春光暮。怕登樓、見橫橋斷岸,綠凄迷處。遍江畔,纖枝嬌蕊,知道個人,何地留住。香冷鴛衾,暗滴淚珠無數。蝶翅尋芳魂一點,柳絲織影愁千縷。更凄涼,送梨花夜來風雨。
江南自覺繁華夢。六朝山色時相送。新掃舊巢痕。耐寒花在門。斜風還細雨。容易重陽去。淡泊一尊開。當筵說劍來。
聞亭秋氣早,芳樹晚留飔。愛此槐陰月,清光來入池。微吟穿竹徑,對語隔花枝。漸覺明河沒,城頭曉漏遲。
雪山石滑走白兔,羽衣翩翩鐵橋路。手撚三尺紫珊瑚,一片丹霞映霜素。渴服胭脂井底泉,饑餐瑪瑙甕中露。換骨曾分紫府丹,出塵不借清風屨。乾坤二月春氣濃,幸好逃奴逞妖嫭。仙人絳節上璚霄,吹落香風滿寰宇。黃鶴樓頭玉笛吹,無緣得見藍橋嫗。安能盡度世間人,個個紅顏老能駐。
后飲屠蘇我半酣,衰年五十又加三。鬢毛有雪何須惜,吾道無聞始可慚。今日椒盤新歲頌,昨宵燈火去年談。誰憐宦海沈溟客,春雨松楸憶嶺南。
昊天降豐澤,百卉挺葳蕤。涼風撤蒸暑,清云卻炎暉。高會君子堂,并坐蔭華榱。嘉肴充圓方,旨酒盈金罍。管弦發徽音,曲度清且悲。合坐同所樂,但愬杯行遲。常聞詩人語,不醉且無歸。今日不極歡,含情欲待誰。見眷良不翅,守分豈能違。古人有遺言,君子福所綏。愿我賢主人,與天享巍巍。克符周公業,奕世不可追。
梁業雄圖盡,遺孫世運消。宣明徒有號,江漢不相朝。碑碣高臨路,松枝半作樵。唯馀開圣寺,猶學武皇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