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相國祠
春秋吳越不勝悲,最是傷心伍相祠。
嘗膽忍人窺隙始,捧心尤物欲來時。
冤飛腥血鴟夷去,怒激風濤白馬馳。
抉目懸門何忍看,臺前鹿走草離離。
春秋吳越不勝悲,最是傷心伍相祠。
嘗膽忍人窺隙始,捧心尤物欲來時。
冤飛腥血鴟夷去,怒激風濤白馬馳。
抉目懸門何忍看,臺前鹿走草離離。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的故事讓人無比悲嘆,最讓人傷心的就是伍相祠了。越王勾踐臥薪嘗膽,隱忍待發尋找可乘之機,而西施這樣的美人被送去吳國時。伍子胥含冤而死,他的血如同腥風,尸體被裝入鴟夷沉入江中;他的憤怒好似激起風濤,如白馬奔騰。伍子胥死后被挖出眼睛掛在城門,他怎忍心看到吳國后來的衰敗,如今祠前野鹿奔走,荒草雜亂。
伍相國祠:祭祀伍子胥的祠廟。伍子胥,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
嘗膽:指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立志復國。窺隙:尋找機會。
捧心尤物:指西施。西施常有心痛病,捧心皺眉的樣子很美。
冤飛腥血:指伍子胥含冤而死。鴟夷:皮制的口袋,伍子胥被吳王夫差賜死,尸體被裝入鴟夷沉入江中。
怒激風濤白馬馳:傳說伍子胥死后,驅水為濤,其神常乘白馬素車在潮頭。
抉目懸門:伍子胥因勸諫吳王夫差,被夫差賜死,臨死前他說要把自己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城門上,看著越國滅吳。
鹿走:比喻國家敗亡,政權更替。離離:野草茂盛的樣子。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游覽伍相國祠,面對古跡,聯想到春秋時期吳越爭霸的歷史,尤其是伍子胥的悲慘遭遇。伍子胥忠心輔佐吳王,卻因吳王夫差的昏庸而含冤而死,吳國也最終走向滅亡。詩人在這樣的歷史氛圍中,感慨歷史的興衰和人物的命運。
這首詩以伍相國祠為切入點,通過回顧吳越爭霸的歷史,展現了伍子胥的悲劇人生。詩歌主旨在于借古諷今,感慨歷史的滄桑巨變。其特點是用典豐富,情感深沉,在文學上展現出對歷史題材的深刻挖掘和對人物命運的同情。
何處高人云路迷,相逢忽薦目前機。
偶逢菜葉隨流水,知有茅茨在翠微。
瑣碎夜談皆可聽,煙霏秋嶺欲同歸。
翛然又向諸方去,無數山供玉麈揮。
前時無際曾入夢,近日真游又得書。
一味歲寒甘淡薄,十分懽喜說鄉閭。
閑尋老儼臺南寺,更過史髯湖上居。
想見朝來閉深合,臥聽簷雨滴階除。
堂堂葉脫露遙天,自炷臨軒一穗煙。
貴客獨游聊爾耳,道人相見亦欣然。
是身已悟浮漚久,萬象中觀寶鏡圓。
寄語橫機莫相試,刻舟甘作小乘禪。
比物曾聞知姓名,樹間斛懸林百升。
此庵外圓似盂覆,其地中方如鏡平。
善不近名真有道,高非絕俗更幽情。
會當目擊維摩老,端作毗耶問法行。
海外歸來五見春,梨衣兩識帝京塵。
此生已覺渾無累,為累空驚尚有身。
厚善最憐山解事,歲寒更愛月情親。
鷲峰峰下重相見,雪作飛花一笑新。
雪夜山中還獨宿,地罏深煗紙窗明。
百年有限身今老,一枕無求夢自清。
弟子分燈成保社,故人持節頓江城。
瘴疴疏快諸緣浄,臥聽摧簷瀉竹聲。
鼓聲無作者,有作必有處。乃知畢竟空,誑惑凡耳故。
鏡象無生滅,生滅則有體。乃知畢竟空,誑惑凡眼爾。
以我如實知,法無心外者。若人見自心,一切如幻化。
平生忠孝兩難忘,乞得鄰州近故鄉。
清白夜晴千里月,肅嚴秋迥一天霜。
數行徑徹臨清曉,半印香消倚夕陽。
記取東軒談笑處,庭梅他日似甘棠。
南臺山淺北山深,深處開軒更茂林。
作夏懸知成契闊,扁舟乘興一相尋。
燈青竹屋風雨夕,谿遶石門鄉井心。
投老都忘身是客,坐中談笑盡吳音。
蹤跡漂流不系船,舊游曾到意茫然。
玉笙哀怨初涼夜,秋月嬋娟落木天。
往事已嗟如昨夢,壯懷無復似當年。
??峰當眼空相向,因念區區想見憐。
風葉鳴廊夜色晴,隔云微月稍分明。
下簾徒怯衣裳薄,拂榻空驚枕簟清。
病眼得秋還少睡,壯心于世尚多情。
何時卻作廬山去,渡水穿云取次行。
折腳鐺尋穩處安,對君此夕久盟寒。
狐裘不合須羊袖,藥簏何妨缺夜干。
秋壟此時驅健犢,道山何日跨歸鸞。
仙??只隔數邱耳,上水船方厄瀨湍。
尸羅清浄心清浄,寄跡南臺亦偶然。
室掩香燈見行道,壁懸巾屨伴孤禪。
寶書獨欲煩君誦,法力真期迨我先。
細味此詩如實錄,他年僧史定須編。
深掩圜扉夜向闌,夢驚清境慰辛酸。
臥聞瓦垅集微霰,起覺衾裯壓薄寒。
憂患飽經心老大,云泉歸晚鬢凋殘。
書空偶爾成詩句,寄與西林阿永看。
歲晚山深過客稀,一燈清坐夜同誰。
滴階寒響雪消后,通火活紅灰陷時。
歛目舊游真可數,蓋棺前事尚難知。
古今不隔諸緣凈,畫出巖中道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