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牌夾夜宿二首
晝短偏知驛路長,黃昏又泊水云鄉。
此身強臥篷窗下,心逐飛鴻到武昌。
汀鴻集侶呼夜靜,野火照云如月明。
雖是冬陰星未現,波光剪剪自澄清。
晝短偏知驛路長,黃昏又泊水云鄉。
此身強臥篷窗下,心逐飛鴻到武昌。
汀鴻集侶呼夜靜,野火照云如月明。
雖是冬陰星未現,波光剪剪自澄清。
白天時間短,更覺得驛路漫長,黃昏時分又停泊在這水云繚繞的地方。我勉強躺在篷窗之下,心卻隨著飛鴻飛到了武昌。水中小洲上的大雁聚集同伴,在寂靜的夜里啼叫,野火映照云朵如同明月般明亮。雖然冬日陰天星星沒有出現,但波光粼粼,水面依舊清澈澄明。
驛路:古代傳遞政府文書的道路,這里指旅途。
水云鄉:水云彌漫的地方,常指隱者居處,此處指泊船之地。
強臥:勉強躺著。
汀:水邊平地,小洲。
剪剪:形容波光閃爍。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應是在旅途中,在官牌夾這個地方夜宿。當時或許是冬日,詩人在漫長的旅途勞頓中,內心對目的地有著期盼。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旅途感受,其特點是借景抒情,將旅途的孤寂和對遠方的向往融入景中。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玉壺傾菊酒,一顧得淹留。
彩筆征枚叟,花筵舞莫愁。
管弦能駐景,松桂不停秋。
為謝蓬蒿輩,如何霜霰稠。
林香雨氣新,山寺綠無塵。
遂結云外賞,共游天上春。
鶴鳴金闕麗,僧語竹房鄰。
待月水流急,惜花風起頻。
何方非壞境,此地有歸人。
回首空門路,皤然一幻身。
綠砌紅花樹,狂風獨未吹。
光中疑有焰,密處似無枝。
鳥動香輕發,人愁影屢移。
今朝數片落,為報漢郎知。
長裾間貔虎,遺廟盛攀登。
白羽三千騎,紅林一萬層。
元臣達幽契,祝史告明征。
撫坐悲今古,瞻容感廢興。
回風卷叢柏,驟雨濕諸陵。
倏忽煙花霽,當營看月生。
可憐云木叢,滿禁碧蒙蒙。
色潤靈泉近,陰清輦路通。
玉壇標八桂,金井識雙桐。
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風。
數枝磐石上,幾葉落云中。
燕拂宜秋霽,蟬鳴覺晝空。
翠屏更隱見,珠綴共玲瓏。
雷雨生成早,樵蘇禁令雄。
野藤高助綠,仙果迥呈紅。
惆悵繚垣暮,茲山聞暗蛩。
詩禮挹余波,相歡在琢磨。
琴尊方會集,珠玉忽駢羅。
謝族風流盛,于門福慶多。
花攢騏驥櫪,錦絢鳳凰窠。
詠雪因饒妹,書經為愛鵝。
仍聞廣練被,更有遠儒過。
前船后船未相及,
五兩頭平北風急。
飛沙卷地日色昏,
一半征帆浪花濕。
聞道山花如火紅,
平明登寺已經風。
老僧無見亦無說,
應與看人心不同。
隔窗棲白鶴,似與鏡湖鄰。
月照何年樹,花逢幾遍人。
岸莎青有路,苔徑綠無塵。
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
不見僧中舊,
仍逢雨后春。
惜花將愛寺,
俱是白頭人。
饑食松花渴飲泉,
偶從山后到山前。
陽坡軟草厚如織,
因與鹿麛相伴眠。
城闕望煙霞,常悲仙路賒。
寧知樵子徑,得到葛洪家。
犬吠松間月,人行洞里花。
留詩千歲鶴,送客五云車。
訪世山空在,觀棋日未斜。
不知塵俗士,誰解種胡麻。
獨鶴寄煙霜,雙鸞思晚芳。
舊陰依謝宅,新艷出蕭墻。
蝶散搖輕露,鶯銜入夕陽。
雨朝勝濯錦,風夜劇焚香。
斷日千層艷,孤霞一片光。
密來驚葉少,動處覺枝長。
布影期高賞,留春為遠方。
嘗聞贈瓊玖,叨和愧升堂。
寺涼高樹合,臥石綠陰中。
伴鶴慚仙侶,依僧學老翁。
魚沉荷葉露,鳥散竹林風。
始悟塵居者,應將火宅同。
相逢空握手,往事不堪思。
見少情難盡,愁深語自遲。
草生分路處,雨散出山時。
強得寬離恨,唯當說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