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吳九閎見贈詩
一夕連床話,山鐘報曉時。
雖無鶯勸酒,便有雨催詩。
愛石君成癖,栽花我亦癡。
衡門原待客,相與共棲遲。
一夕連床話,山鐘報曉時。
雖無鶯勸酒,便有雨催詩。
愛石君成癖,栽花我亦癡。
衡門原待客,相與共棲遲。
一夜同榻而眠傾心交談,山間鐘聲已報曉時。雖然沒有黃鶯勸酒,卻有細雨催我吟詩。你愛石成癖,我栽花也癡迷。簡陋的柴門本就等著客人,我們一起悠閑度日。
一夕:一夜。
連床話:同榻而談。
鶯勸酒:黃鶯啼叫好似勸人飲酒。
衡門:橫木為門,指簡陋的房屋。
棲遲:游息、隱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與友人吳九閎相聚一夜傾心交談后所作,當時可能處于一種遠離喧囂、寧靜的生活環境,詩人心境閑適,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的情誼和對閑適生活的追求。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日常交游詩的質樸之美。
風景愛江濱,
徘徊不值人。
寂寥滿天地,
耳目一回新。
五十清詩一段冰,
持來恰得慰愁生。
自張壁間行坐看,
更教兒誦醉時聽。
何處瓜牛舊結廬,
六時宮殿震鐘魚。
大江東去月西上,
自閉山門讀道書。
長物不隨身,周游信雙屐。中天泰華云,絕頂蓬萊日。
秋風飯顆巔,吟成一登眺。日暮謫仙來,相逢應大笑。
摩挲三尺鋒,虬龍掛寒鐵。萬古英雄心,歌成唾壺缺。
清晨偶出山,一衲掛枯樹。向晚白云深,蒙茸不知處。
五城十二樓,高懸煉金液。朝來費長房,誤入神仙宅。
殘日東風雪半庭,薄寒輕醉幾時醒。
連宵燭下聞裁勝,何處花前遇踏青。
染袖不拼香漫滅,移燈長憶影娉婷。
愁心只有吳歈覺,更向玲瓏仔細聽。
歲晏無聊別緒盈,一枝梅萼寄卿卿。
浣紗衫袖年年濕,碧玉梳奩事事清。
調態幾曾因病減,鮮妍多是稱情生。
自憐身世凄涼足,單占名花第一名。
二客如龍虎,
同登蟹井顛。
吾今成聱叟,
渠久作飛仙。
地棘天荊蜀道難,歸來魚鋏竟誰彈!
三生庾信埋吟骨,千里秦觀夢殯棺!
碧海有鯨空鼓柁,蓬山無雁少書翰。
只馀朋輩閩南路,釃酒招魂淚不乾!
詩人自古逢衰世,淪落東南失放翁!
蓬島巢痕千畝竹,扶桑游跡一帆風。
半生吏隱漫聱叟,百粵壇場亡是公。
今日宦途成散手,未須地下痛途窮!
夭桃艷杏得春饒,
澗草林花品亦殽。
誰似三君丈人行,
萬山深處自論交。
三年不見故山秋,一枕西風萬里愁。
已識關中遷大姓,誰知天際有歸舟。
飄零節候驚黃葉,浩蕩煙波想白鷗。
行到江南堪下淚,暮云衰草滿汀洲。
清晨步遠莊,桑露濕衣裳。
共道眠蠶起,尋枝摘葉忙。
游子倦行役,攀折畏險阻。
宣歙盡山城,峰巒互撐拄。
從箐裹郡縣,仄澗跨垣堵。
茲嶺何岧峣,懸道通一縷。
峭壁插天門,裂石界地戶。
泉奔腳下雷,風嘯空中虎。
朗日眩神魂,旅人怯亭午。
況乎我獨行,縹緲入云雨。
雪壓千山照眼明,茫茫浦溆葉舟橫。鳥飛欲絕人蹤滅,惟聽枯蘆折有聲。
盡日炊煙冷釣磯,暫移短棹未言歸。忽驚白鷺沖船起,恰映江天一色飛。
神駿不受羈,豈知日千里。小試秋風前,爍爍電光起。
何須金絡腦,不用珊瑚鞭。徐看血汗沫,透出青連錢。
飛去度赤水,橫行抹燕山。持歸獻天子,高列十二閑。
渴飲水底月,饑餐草頭珠。輕搖玉麈尾,側碾青氍毹。
振鬣長鳴謝伯樂,千秋萬古八駿圖。
又是春歸,杜鵑啼綠江南樹。楊花馭夢到天涯,暗識愁來路。
心事沈檀寸炷。奈灰寒、中心更苦。輕陰庭院,薄暝簾櫳,細商簫譜。
紅雪西樓,金鈴不為飛英護。玉奴容易嫁東風,偷寫閒心素。
哀樂能禁幾度。怕相逢、梨園舊雨。罷絮光陰,澡蘭時節,不如歸去。
碑同峴首千年石,
詩到夔州十絕歌。
他日巴人懷叔子,
時時解著手摩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