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正觀
三年不見故山秋,一枕西風萬里愁。
已識關中遷大姓,誰知天際有歸舟。
飄零節候驚黃葉,浩蕩煙波想白鷗。
行到江南堪下淚,暮云衰草滿汀洲。
三年不見故山秋,一枕西風萬里愁。
已識關中遷大姓,誰知天際有歸舟。
飄零節候驚黃葉,浩蕩煙波想白鷗。
行到江南堪下淚,暮云衰草滿汀洲。
三年沒見到故鄉秋天的景色了,枕著秋風,心中涌起萬里思鄉的哀愁。已經知道關中遷移了世家大族,誰能料到天邊會有歸鄉的船呢。時節變換,飄零的黃葉讓我驚心,浩渺的煙波中,我想起了自由的白鷗。走到江南時不禁悲從中來落下淚,暮云低垂,衰草長滿了汀洲。
故山:故鄉。
大姓:世家大族。
節候:時節、季節。
汀洲:水邊或水中的平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可能社會動蕩,有大規模人口遷移(‘關中遷大姓’),詩人漂泊在外多年,在一個秋天的時節,觸景生情,寫下此詩表達思鄉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思鄉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深沉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我善觀梅,識梅妙處,舍我其誰。待裁冰剪雪,已無足道,凝酥弄粉,愈不為奇。枉費心神,巡檐索笑,點檢南枝并北枝。梅應道,似這般題品,未是相知。分明有個端倪。遮莫把人間凡眼窺。那精神全在,半含蕊處,風流全在,未有香時。萬木叢邊,兩三點白,此是生生化化機。花開也,又怎生消得,個樣詞兒。
左掖高名自象賢,共言表海太公先。跡因不朽堪千古,知有無涯足大年。蘋藻并隨洙水薦,丹砂或化稚川玄。遼城何日歸來鶴,寧待招魂宋玉篇。
秦淮斷雁不堪聞,惆悵官亭一送君。尊酒暫留吳市月,扁舟遙指越溪云。秋來幾處寒聲早,海上千峰秀色分。帳下諸生相待久,未應寂寞嘆離群。
邊城寒早。對漠漠暮秋,霜風煙草。戰□長閑,刁斗無聲,空使荷戈人老。隴頭立馬極目,萬里長城古道。感懷處,問仲宣云樂,從軍多少。縹緲。云嶺外,夕烽一點,塞上傳光小。玉帳尊罍,青油談笑,肯把壯懷銷了。畫樓數聲殘角,吹徹梅花霜曉。愿歲歲靜煙塵,羌虜常修鄰好。
聯翩接踵向金陵,對酒悲歌不忍傾。梅雨和煙成瞑色,荷風雜水作秋聲。鳳凰無復吹簫地,龍虎空存辱井城。試問長安天遠近,舉頭但見日邊行。
蘭若背山陰,松筠夾徑深。門閒容虎臥,湖近聽龍吟。雨過泉添澗,風飄磬出林。衲衣皆舊識,一一謝幽岑。
古樹閒云獨抱琴,琴聲寂靜樹云深。相如渴死文君老,辜負題橋萬里心。
孤客憑危正惘然,江南春盡落花天。海門黑送千艘雨,城郭青炊萬灶煙。燒藥金爐猶伏火,射潮鐵箭久離弦。伍員白馬今何在?幾處荒臺野鹿眠。
吳綃七尺鋪寒玉,幻出名花照幽獨。微霜淡月春朦朧,何處佳人臥空谷。畫梅自昔傳華光,擅奇更有王元章。千秋絹素漸零落,古色黯黯留虛堂。邇來劉生最殊絕,十載含毫走燕越。一榻常棲剡水云,雙帆忽下桐廬月。看君落墨如有神,解衣盤礴隨天真。淋漓數筆生意動,陰崖頃刻回陽春。林危徑仄飛鳥絕,偃蹇虬龍鎖深穴。彷佛羅浮萬丈峰,孤根倒掛千年雪。大枝詰屈粘莓苔,小枝蜿蜒花亂開。虢國蛾眉逞疏淡,壽陽妝額矜徘徊。風臺月觀遙相望,園林更染孤山樣。絕艷驚從漢苑來,冰肌更出唐昌上。吁嗟劉生畫己仙,坐令鐵干摩蒼煙。高屏巨障欲飛動,素冊單條絕可憐。長安五侯招不得,王家珍重走書乞。何緣好博胡生詩,亂灑琳瑯向蓬蓽。陰鏗不作何遜亡,人間佳句何茫茫。暗香疏影亦長語,后來誰復傳篇章。嗟余潦倒筆力弱,細嚼瓊朵搜枯腸。劉生劉生勿悽蹙,自古高流混凡俗。即今且作瀟湘游,坐觀瀑布匡山麓。他時問訊子猷船,倘寄鵝溪三百幅。
萬柄風荷秋渺然,百錢又買過湖船。菰蒲鷗鷺渾相識,驚怪人間已十年。
我居神戶日,去今四十年。避暑得出游,頗思就溫泉。所恨不解語,造次無其人。爾時逢一姝,自名小歌津。撫掌笑使君,迂哉何待言。意動必可解,出語非自然。默然驚其慧,負負慚嬋娟。回首誠隔世,或猶在人間。以詩記其名,兼以語雨山。
避祿免危疾,棄鉛得黃金。須眉藹如漆,便覺老難侵。江湖足幽遁,市卒或可尋。莫思芙蓉子,丹田亂君心。
皂蓋朱幡,玉節虎符,宏開大藩。把濟川舟楫,試橫碧水,擎天柱石,小駐丹山。麥秀兩歧,棠敷千里,治最當今黃潁川。平章看、文詞坡谷,人品歐韓。竭來游戲人間。況雅量汪汪海樣寬。適弧垂門外,香凝燕寢,□星對照,兩地交歡。自有青州,活民陰德,不用延年九轉丹。人皆祝,愿黑頭黃閣,綠鬢朱顏。
故山桃李半荒榛,粗報君恩便乞身。竹簟暑風招我老,玉堂花蕊為誰春。纖纖翠蔓詩催發,皎皎霜葩發斗新。只有《來禽青李帖》,他年留與學書人。
玉堂清范似金堂,姜女班隨諶母行。秀出羽毛丹是穴,閱來陵谷郁為崗。九如介壽歌松柏,六帙冰心照雪霜。不待潘輿馳鳳闕,朱陽原說白云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