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先師宏智和尚五轉位頌 金針去復來
清虛大道長安路,
往復何曾有間然。
暗去明來鋒不露,
渠儂始不墮中邊。
清虛大道長安路,
往復何曾有間然。
暗去明來鋒不露,
渠儂始不墮中邊。
清凈虛無的大道是長久安穩的修行之路,往返修持何曾有過間斷?暗中修持明處顯現,機鋒卻不顯露,如此修行人方能不落入中間或兩邊的偏執。
清虛:清凈虛無,指超越世俗的境界。
間然:間隔,間斷。
鋒不露:比喻佛法機鋒不刻意顯露,自然圓融。
渠儂:吳方言,意為“他”或“他們”,此處指修行人。
中邊:佛教術語,指“中道”與“邊見”,邊見即偏執一端的錯誤見解。
宏智正覺為宋代曹洞宗高僧,提倡“默照禪”。此詩為和其“五轉位頌”而作,約創作于宋代曹洞宗興盛時期,作者通過頌詩闡釋禪修階位,強調修行需自然無執、不墮兩邊。
詩中通過對修行道路的描述,闡釋禪宗“無住”“不執”的核心思想,以通俗意象傳達深刻禪理,是曹洞宗“默照禪”圓融境界的典型體現,屬禪宗頌古的經典之作。
玉河新漲波瀜瀜,圉人沐馬當晴融。左手執刷右執籠,人意似與馬語通。權奇盡是天閑駥,騧驪騅駱各不同。臨流意態何從容,欲涉未涉心忡忡。淋漓濺沫無奔沖,剪拂垢穢披氋氃。房星墮落濙河中,蜿蜒戲躍如游龍。五花文錦云濛濛,風鬃霧鬣俱蒙茸。初疑遠涉東溟東,又疑馳自昆崙峰。拳毛灑汗霞流紅,雪猊玄免生崆峒。銀鞍玉勒光照瞳,被來骨相增奇雄。驕嘶昂首生長風,矜持顧影羞駑?。時清戰息無邊烽,天家飼秣芻豆豐。安閑不似周王驄,驅馳海上俱龍鐘。
孔鸞斂翅久盤回,延閣穹崇際復開。四海宣文千載仰,兩生接武一時來。紬書共啟緘金匱,持筆行登視草臺。努力深期報知己,明時肯負出群才。
峽云飛斷。錦石秋花岸。猶記尊前情爛漫。脈脈慵移箏雁。碧梧圖子誰成。主人以墨為卿。莫道鳳枝棲老,西風長寄新聲。
誰去東籬號菊莊,饑來三嗅飽詩腸。何如陶令歸南圃,天賜西風萬斛香。
鞠育保護,母道備矣。密贊親傳,德其至矣。綵服來朝,慈容有喜。既受鴻名,又多受祉。
八月登臨驚客心,烽煙萬里忽蕭森。南洲草木黃陵晚,西蜀樓臺白帝陰。賭墅何人陪謝傅,誓師未必得陳琳。荒江欲渡無舟楫,坐看風云入塞深。
四海知名久,三吳睹畫先。如聞夫子嘆,欲得美人憐。紅豆叨君贈,青山為我妍。巴渝流沛地,相見各華顛。
暗雨落漫漫,山中五月寒。大江渾不覺,溪壑有驚湍。
位冠樞機輔,名高羽翼臣。一言曾寤意,四近久同寅。丹旐都城遠,青松隧路新。西瞻裕陵道,想從屬車塵。
閻浮提界暫徜徉,海上曾聞一葦航。紺殿乍傳金粟影,紅樓初放白毫光。慈云迥結三天外,慧日高懸八水傍。千億化身何日遇,漫將詞筆問空王。
西子湖頭花滿煙,謾郎日日醉湖邊。青樓十丈鉤簾坐,簫鼓聲中看畫船。
每憶家園樂,當年枉用心。翻身期濟物,明代已腰金。守道知無取,防奸似不任。休今得休去,誰肯羨為霖。
聳城架霄漢,潔宅涵絪缊。開門洛北岸,時鎖嵩陽云。夜高星辰大,晝長天地分。厚韻屬疏語,薄名謝囂聞。茲焉有殊隔,永矣難及群。
商飆振庭柯,大火以流西。烏鵲填橋渡銀漢,又是雙星會合時。茲事古傳言,茫昧理莫據。承訛踵繆益附會,天孫錫巧人間世。駢羅?餌瓜果新,兒祈女拜紛成群。柳州之柳忝學道,亦自喋喋鳴酸辛。吾聞隆古時,大道靡巧拙。元氣既以鑿,奸偽乃百出。殫力竭知日益工,更欲乞取將何終。我意天孫心,豈不為世恫。無由挽回古淳樸,尚肯錫與滋民兇。涂塞民聰明,知巧并黜息。太樸庶可還,民德不戕賊。我自大拙世莫倫,從吾聊用全吾真。再巧再拙徒漫云,草堂幽幽當此辰,且對明月揮清尊。
陰山分脈自昆崙,朔漠綿延迥北門。遙見馬駝知牧地,時逢水草似漁村。穹廬敕勒秋風曲,青冢嬋娟夜月魂。今日八荒同一宇,向來邊檄不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