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 其四
著論曾經準過秦,
素書塵暗向誰陳。
有人泣地思乘鶴,
何處占天見斗麟。
海上浮查通大夏,
宮中別院起臨春。
廟堂不用平吳策,
已換才名賦感甄。
著論曾經準過秦,
素書塵暗向誰陳。
有人泣地思乘鶴,
何處占天見斗麟。
海上浮查通大夏,
宮中別院起臨春。
廟堂不用平吳策,
已換才名賦感甄。
撰寫文章曾經以《過秦論》為典范,素帛之書蒙塵暗淡不知向誰陳述。有人面對大地悲泣渴望乘鶴升仙,哪里能在占卜中見到祥瑞的麒麟。海上木筏連通大夏古國,宮中別苑新建起臨春樓閣。朝廷不采用平定吳地的良策,卻用才名換取了《感甄賦》的文名。
準過秦:以賈誼《過秦論》為標準。賈誼《過秦論》為漢初學者總結秦亡教訓的名篇。
素書:未寫的帛書,或指未被采用的策論;塵暗:蒙塵暗淡,指不被重視。
乘鶴:用王子喬乘鶴升仙典故,喻避世空想。
斗麟:麟為祥瑞,斗麟或指祥瑞不顯,喻時政不祥。
浮查:木筏,傳說張騫曾乘槎通天河;大夏:西域古國名,此借指異域。
臨春:南朝陳后主所建樓閣,為奢靡享樂之地。
平吳策:西晉羊祜、杜預等滅吳的策略,此指安邦良策。
感甄:曹植《感甄賦》(后改《洛神賦》),借指文人名篇,喻重文輕實。
此詩為清代詩人王士禎《詠史》組詩之一,創作于清初。詩人借詠嘆歷史上王朝興衰的教訓,影射清初統治者重文飾、輕實務的傾向,暗含對政治風氣的反思。
全詩以史為鑒,通過對比‘平吳策’被棄與‘賦感甄’受重,批判朝廷重虛文輕實干的弊端,展現出詠史詩‘借古諷今’的典型特征,在清初詩壇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何處可銷愁?鄉是溫柔。夢為蝴蝶入西樓。生怕玉人珊枕上,帶怒佯羞。
殘月掛簾鉤,被冷香篝。笑看織女與牽牛。脈脈銀河才咫尺,不駕輕舟。
勇退知幾自古難,
人情宦路險于山。
勸君休唱眉間曲,
放我山中自在閒。
臉薄難藏淚,眉長易覺愁。
長年挾策游,有如乞兒蛇。
蜿蜒自道工,見者眼先遮。
雙石昔歌舞,卅算今誰何。
此生分寥落,前事安足嘩。
靜思得歲時,心花如鼓撾。
巨觥趣險韻,遑問玉繩斜。
幼學茲荒落,壯氣日蹉跎。
歲去不可守,努力將焉夸。
元老雄風控上流,
漢家形勝在荊州。
云連西蜀巴江水,
天接南溟越海樓。
萬里狂瀾回一柱,
十年神劍定千秋。
烽煙霜鬢今何似,
珍重無貽圣主憂。
執手與翁訣,
翁心真浩然。
不揮妻子淚,
獨念父兄阡。
淮水寒雙槳,
橫山蔽一椽。
往來皆旅櫬,
何處是重泉。
錦水綠未波,摩訶柳初碧。東風昨更寒,為送將歸客。蘭陵歸客感年新,不待鶯啼早惜春。二月云山三峽樹,五湖煙水一家人。楓樹青青洞庭路,桂楫夷猶復容與。一片江南江北春,君行遠到花開處。戍鼓樓船且未休,石城淮浦憶前游。謝公棋罷東山冷,陸弟詩成洛水秋。舊苑垂楊不堪折,海邊芳草催鶗鴂。覽古空憐瓜步潮,相思吟向蘇臺月。莫道崎嶇入蜀非,君平避世久忘機。借問南陽一龍臥,何似臨邛駟馬歸。
暮景苦多病,
幽尋寄一欣。
溪喧常似雨,
石潤易生云。
天迥回鴉陣,
林疏過鹿群。
莫談朝市事,
吾老厭紛紛。
少年高第便知名,首謁燕公意已傾。
曾許文章冠余子,有誰風度似先生。
知人豈獨王夷甫,守正何殊宋廣平。
最是君王西幸日,追思猶自淚縱橫。
雪馀稅馬立孱顏,望盡南垂北際山。一段黃云凝不散,胡人說是瓦橋關。
曉起南山暮北山,夜深歸夢祇山間。山中亦有流泉好,不許行人洗病顏。
聞道朝正使入關,殷勤試托寄書還。逢人若問今何許,已過金鉤第一山。
山谷冥冥風怒號,故吹霜雪上綈袍。風波末路嗟奚拙,露電浮生笑自勞。傍火時尋柏子燒,青燈笑語夜寥寥。殊方更喜人情好,長日不知山路遙。
大江南北一枰棋,野戌年年鼓角悲。半壁河山三鼎局,群雄割據五胡時。風雷夜動神龍起,苜蓿春濃戰馬馳。匝地紅塵飛絮亂,花開花落系人思。
幽燕王氣接西山,身世塵勞廿載間。賈誼厝薪憂漢室,匈奴互市逼蕭關。皂袍不慣趨星署,明鏡無端老玉顏。回首先朝朋輩在,春來夢繞舊仙班。
三楚烽煙下石頭,江山龍虎秣陵秋。元年一統新春朔,寡婦孤兒故國愁。空定禮儀馴鐵馬,早盟心事付沙鷗。即今群盜如毛集,擾擾神州看益州。
遜位南都不計功,嵩高北極鎮當中。容臺典重行春令,枯冢悲涼厲朔風。帝讖虛傳歧麥秀,女官新染繡裙紅。冥冥鴻翼歸飛急,且向花潭訪釣翁。
望之不盡滄江水,
餐得無窮絕嶠霞。
短褐逍遙長獨往,
桃源深處訪君家。
不出三門九十日
大都只要此心休
此心休了全無事
天下名山任意游
風雨常懷宋玉悲,
岳云海樹遠離離。
春生太液魚龍嘯,
月滿空陂雁鶩饑。
先輩風流成李賀,
同時歌詠附王維。
定知脫略能傾倒,
竹仗從為汗漫期。
朝看花未稀,暮落已如許。四時有代謝,一雨變炎暑。山亭月皎皎,蟋蟀終夜語。涼飆集素襟,感彼機中婦。
南山有喬木,采伐常丁丁。念此歲云暮,蹉跎竟無成。把鏡昔黟然,忽已為星星。感嘆不能已,晨曦照東榮。愿因歸飛鳥,寄言勖友生。
躊躕復躊躕,感此秋節至。群芳猶未歇,寂寂已如是。豈薄邵平瓜,東門苦無地。安得喬松子,遺我金丹秘。舉翮乘風游,飄然入無際。
古道誠寥寥,相思一何深。相思夫奚為,將以慰吾心。白日沒西嶺,須臾出東林。朱顏不復回,變幻徒相尋。緬彼意中人,一別竟沉吟。豈無安期子,聊爾奏徽音。
銀河耿夜光,竟夕臨西牖。秋蠅雖復多,蹙蹙詎能久。不見綿蠻鳥,忽已辭衰柳。涼颼一已至,宿瘴復何有。殷勤命僮仆,策杖出林藪。致語頭上巾,東籬迫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