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賦
勇退知幾自古難,
人情宦路險于山。
勸君休唱眉間曲,
放我山中自在閒。
勇退知幾自古難,
人情宦路險于山。
勸君休唱眉間曲,
放我山中自在閒。
懂得及時退隱的智慧自古就難以做到,官場中的人情世故比山巒還要險惡。勸你不要唱那愁眉不展的曲子,讓我在山林中享受自在清閑。
勇退:勇于退隱,指主動退出官場。
知幾(jī):預知事物變化的細微跡象,此處指洞察退隱的時機。
宦路:仕途、官場。
眉間曲:代指表達愁緒、憂煩的曲子,“眉間”形容愁容。
自在閒:自在清閑。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為作者經歷官場應酬或目睹世態炎涼后,感慨仕途艱難,因而抒發退隱山林、追求自在生活的心愿之作。
全詩圍繞‘退隱’主題展開,前兩句感慨官場險惡、及時退隱之難,后兩句直述對山林閑適的向往,主旨明確。語言通俗而情感真摯,體現了對傳統仕隱矛盾的思考與個人選擇。
威靈千里護封圻。十萬戶歸依。
白湖宮殿云聳,香火盡虔祈。
傾壽酒,誦聲詩。諒遙知。
民康俗阜,雨潤風滋,功與天齊。
維天有缺陷,誰與鍊石補。誦君《補衣篇》,幅短情縷縷。
萬物不自輕,饑寒焉得侮。裋褐雖不完,文彩炳于虎。
曠懷白香山,境甘心獨苦。大裘庇天下,自命一何古。
茫茫千億身,欲使免終窶。末俗識拘墟,空言笑媚嫵。
豈知絮以仁,方寸如攜取。刀尺制未畢,且復安環堵。
補衣一補天,三復為起舞。
兒童鐃鼓鬧新年。正喧然。畫屏前。
為甚和風和雨、晚廉纖。
遙想云中今夜月,人不見,暗團圓。
有人攜手玉闌邊。悄無言。恰憑肩。
且向紅燈綠酒、共流連。
翠袖雙擎私致語,君莫負,上元天。
投閑猶復畏張羅,抱膝衡門獨嘯歌。
繞屋竹深秋響急,隔溪山好夕陽多。
三年晚食充藜藿,九月寒衣問薜蘿。
欲向桐江尋隱逸,不知何處有漁蓑。
花宮門戶辟朱明,四百芙蓉一掌擎。
彼岸從來皆佛度,高山奚必以仙名。
云垂絕壑漫漫下,春轉芳塘盎盎生。
心跡不知何處住,頻從支遁訂新盟。
歲晏暮山深,瀟瀟雪滿林。影偏銀鳳下,聲細玉龍吟。獨抱平生節,誰同末路心。惟應松柏樹,寒日共蕭森。
明月照幽篁,天空夜氣涼。繁陰連密地,清影亂疏行。雨雪傷遲暮,風煙怯老蒼。何如今夜景,瀟灑勝浮湘。
絲絇趁曉紫宸朝,憫俗超然賦遠游。富貴儻來心止水,隱思不耐鬢先秋。誰知皓首太玄草,獨對青山大白浮。只恐萬牛勤挽致,未須封戶橘千頭。
九萬云程不作遙,暫教六月息鵬游。騷情吟徹湖天曉,義膽寒生石劍秋。想見床頭談屑墮,時澆椀面乳花浮。云山不隔師墻戀,憑仗緘書乞點頭。
世紛棖觸不勝憂,尚憶薰風故國游。惝恍夢回身八翼,凄涼別久日三秋。愿馳玉轪天津阻,擬問星槎海浪浮。千載指南先覺在,行迷未遠卻回頭。
蕩蕩慈風彌宇宙,
滔滔辯瀉四河清。
毗盧海印全身佩,
香擁優曇滿帝城。
隱隱馮香阜,平林入望重。
風花千地散,春色半天逢。
檐宿迎祥鴿,潭藏護法龍。
晚看調馬者,蹀躞斂疏鐘。
闌畔握香荑,花里停箏柱。
雙袖乍回時,逗響分明處。
琥珀贈從君,翡翠拋憐汝。
脫卻一邊情,枕臂偎郎語。
羅云衣錦,銀河奩鏡,風致去年曾記。
年年常見月如鉤,慣鉤起、百年離思。
相離一歲,相逢一夕,拋了許多珠淚。
天孫枉自號雙星,怎不及、人間伉儷。
推敲乍可恕詩客,攘臂豈容遭怒螗。
三尺何時尸鼠輩,九霄一日失鹓行。
君王擬聽尚書履,使者行催相國裝。
共喜日邊歸去近,雙溪椎鼓下舟航。
九重宵旰未言勞,
幾省軍儲尚驛騷。
嚴譴猶承主恩澤,
馬聲人鬢兩蕭蕭。
故人書不至,邊雁度梅關。
月色江湖上,秋聲枕席間。
霜清九曜石,木落二樵山。
獨向南樓叫,知予鷗鷺閒。
清和時候雨初晴。密樹翠陰成。
新篁嫩搖碧玉,芳徑綠苔深。
雛燕語,乳鶯聲。暑風輕。
簾旌微動,沈篆煙消,午枕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