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時事有感集李四首
松柏本孤直,翠綠如芙蓉。獨立自蕭飋,楚山邈千重。
安知天漢上,乘云駕輕鴻。沈嘆終永夕,世無洗耳翁。
吾衰竟誰陳,焉得偶君子。倚樓青云端,千春隔江水。
大雅思文王,行行未能已。鸑鷟有時鳴,雄斷自天啟。
長鯨正崔嵬,世路有屈曲。自挾兩青龍,揮手折若木。
沿芳劇春洲,鳳饑不啄粟。樓船幾時回,秋露白如玉。
明月出海底,回風送天聲。寶劍雙蛟龍,虛步躡太清。云臥游八極,三公運權衡。努力保霜雪,群才屬休明。
松柏本孤直,翠綠如芙蓉。獨立自蕭飋,楚山邈千重。
安知天漢上,乘云駕輕鴻。沈嘆終永夕,世無洗耳翁。
吾衰竟誰陳,焉得偶君子。倚樓青云端,千春隔江水。
大雅思文王,行行未能已。鸑鷟有時鳴,雄斷自天啟。
長鯨正崔嵬,世路有屈曲。自挾兩青龍,揮手折若木。
沿芳劇春洲,鳳饑不啄粟。樓船幾時回,秋露白如玉。
明月出海底,回風送天聲。寶劍雙蛟龍,虛步躡太清。云臥游八極,三公運權衡。努力保霜雪,群才屬休明。
松柏天生孤傲剛直,翠綠的枝葉如同芙蓉般美麗。獨自挺立在蕭瑟的風聲中,楚地的群山相隔千重。怎知銀河之上,有人乘云駕著輕鴻。整夜長嘆,世間已沒有洗耳避世的隱士。我已衰老,向誰傾訴?如何能遇到君子?倚樓望向青云端,與你相隔千春江水。追思周文王的雅正之音,前行的腳步無法停止。鳳凰有時會鳴唱,雄斷的決策自天而啟。長鯨正氣勢巍峨,世路充滿曲折。自身攜著兩青龍,揮手折斷若木。沿著芳洲在春洲嬉戲,鳳凰饑餓也不啄食粟米。樓船何時能回?秋露白得如玉。明月從海底升起,回風送來天際之聲。寶劍如雙蛟龍,輕步登上天空。高臥云中游遍八極,三公執掌權衡。努力保持高潔如霜雪,群才正逢清明盛世。
蕭飋(xiāo sù):風聲,形容蕭瑟。
天漢:銀河。
洗耳翁:指許由,傳說堯欲讓天下于他,他洗耳表示不愿聽,是隱士的象征。
鸑鷟(yuè zhuó):傳說中鳳凰的一種,象征祥瑞。
若木:神話中長在西方的神樹,日入處。
虛步躡太清:輕步登上天空,太清指天空。
三公:古代最高官職(如太尉、司徒、司空),代指朝廷重臣。
休明:美好清明,指政治清明。
此詩為‘集李’之作(集李白詩句),推測作者身處動蕩時代,面對時事紛擾,借李白詩中意象與精神,抒發對時局的憂思、對賢才的渴求及堅守高潔的志向,體現對李白詩歌精神的繼承與現實關懷的結合。
全詩通過集李白詩句,以豐富意象與多元手法,既展現個人孤高品格,又關切時事治亂,隱含對清明政治的向往,是對李白詩歌精神的創造性運用,兼具文學性與現實意義。
行藝已書丞相筆,姓名還結裕陵知。
淡泊綵弦誰與聽,試開塵匣寫幽情。琴中自有無窮怨,彈出離騷意外聲。
訪舊傷離欲斷魂,無因重見玉樓人,六街微雨鏤香塵。早為不逢巫峽夢,那堪虛度錦江春,遇花傾酒莫辭頻。
片刺飛揚國士情,登龍迢遞闔閭城。一身海岱依元禮,雙眼云霄屬正平。下里乍堪酬郢曲,中原能許問齊盟。莫言把臂詞場晚,躡蹻天門象緯迎。
涼風正蕭瑟,好月復徘徊。幽興眇不盡,芳樽時一開。馀英蓋紅葉,墜露濕蒼苔。從此東籬下,應忘歸去來。
將軍早獻安邊策,手挽強弓起七閩。正為功名輕萬里,已知勇略冠千人。風鳴鼓角山村曉,日射旌旗海戍春。匹馬何時渡江水,笑談為國掃妖氛。
溪流怪石礙通津,一一操舟若有神。自是世間無妙手,古來何事不由人。
奏幣神君殿,祈靈太乙壇。愿均一雨施,遍灑萬方寬。月映觚棱直,風生碧樹寒。感恩慚補報,憂思浩無端。
由來儒將出儒生,壯志從戎棄管城。萬里戰勛惟革命,一朝黨學化群盲。而今官宰暨陽邑,曾昔功高背水營。自愛潔身無俗韻,懸崖雨洗月華清。
風細晨氣潤,月澄夜香寒。鶴行松徑雨,僧倚石闌云。斷猿明月曙,疏雨碧梧秋。橋斷春堤多積雨,溪深野碓自舂云。竹深四壁生虛籟,山近半村無夕陽。芳朮旋收同茗煮,落花閒拾和香燒。鳩雨欲晴桑葉晚,燕泥新濕杏花馀。
叢云靄曉光,湛露晞朝陽。天文天景麗,睿藻睿詞芳。玉庭散秋色,銀宮生夕涼。太平超邃古,萬壽樂無疆。
喬公憂去更無師,徐子還山復有期。人到窮途真若此,天將吾道欲何之。草堂云重西川遠,蒲阪沙橫北道遲。別后新詩多寄與,他年離合不堪思。
他日如尋隱君子,女山深處一孤墳。
小窗疏箔列仙家,彈盡遺音晚景斜。賀老當年定場屋,虛將妙曲付琵琶。
又向荊州住半年。西風催放五湖船。來時露菊團金顆,去日池荷疊綠錢。斟別酒,扣離弦。一時賓從最多賢。今宵拼醉花迷坐,后夜相思月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