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歌九章寄彭鶴林 其四
岸上酒旗舞,寒蕪生秋風。
誰家六七童,手持金芙蓉。
岸上酒旗舞,寒蕪生秋風。
誰家六七童,手持金芙蓉。
岸邊酒旗在風中飄揚,秋寒里的雜草在秋風中生長。不知是哪戶人家的六七個孩童,手里正拿著金色的荷花。
酒旗:酒肆懸掛的招子,用于招徠顧客。
寒蕪:秋寒中的雜草。蕪,叢生的雜草。
金芙蓉:指金色的荷花。芙蓉,荷花的別稱。
此詩為南宋詩人白玉蟾《棹歌九章》組詩第四首。《棹歌九章》多描寫水鄉生活,此首應作于詩人游歷或隱居江南期間,通過秋日鄉野場景的刻畫,展現其對自然與生活的細膩感知。
詩中以秋日岸邊酒旗、寒草、孩童持荷等平凡場景入筆,生動勾勒鄉野生活的質樸與生機,語言清新自然,體現詩人對日常之美的敏銳捕捉與審美意趣。
舉世誰堪借箸謀,年來懶上仲宣樓。
地無草木春何在,野有旌旗夜不收。
民隱尚期循吏恤,邊才還待廟堂求。
綸扉更作狂瀾障,極目東南萬里愁。
何事生毫忽在茲,逢人多笑卻成癡。歌傳白雪辭師曠,聽入高山讓子期。日暖不聞鶯睍睆,風鳴惟覺葉低垂。而今我幸聰猶在,國事邊聲總要知。
長留雙睫待韶華,學易行年已漸加。窗里自分淮海岫,霧中誰看蔣陵花。圖傳九局尋猶見,樹帶千崖望卻遮。更把五弦揮一曲,飛鴻南去是天涯。
相看黃發齒猶兒,化石神丹信有之。何處瓠犀徒自美,相依車輔預防危。東方編貝惟求粟,孫楚臨流只自頤。若遇侯鯖同大嚼,年來休訝我遲遲。
瑣闥高風劍履馀,城頭山色照栟櫚。
入龍宅表新門第,駟馬輿懸舊隱居。
江左諸家虞氏易,周南百代史公書。
問君講德今何似,青簡依然滿石渠。
西風吹故林,
一葉一秋心。
生理或未盡,
暮愁相與深。
因知白發者,
中有老懷侵。
獨立斜陽外,
君聽感倡音。
佛法菩提愛十方,
荒丘高閣本無常。
白衣大士應操縱,
漫信尼姑懺悔忙。
夜色清無滓,虛涼月滿亭。
螢飛時度竹,魚躍乍翻萍。
冉冉云歸盡,霏霏露欲零。
劇談渾得趣,相對兩忘形。
舊曲淋鈴樂府傳,
倉瑯驛騎望秦川。
江花江草愁無極,
秋雨秋風夢悄然。
青瑣華年懷鄠杜,
白頭遺事說開天。
紅樓珠箔遙相憶,
摧斷青春蜀國弦。
霽雪如泉滴,荒城作阜遮。
買猿裝野景,插柳待春華。
終日開黃卷,諸生望絳紗。
王官倦奔走,何幸獨安家。
域外名山此郁盤,青天孤劍倚巑岏。石壇過雨瑤花靜,丹壑含風玉乳寒。藜杖自穿云霧入,苔碑先拂薜蘿看。絕憐空谷稀人跡,塵外逢君一笑難。
把酒蕭條眺遠峰,削成青壁秀芙蓉。書傳有客拾瑤草,日下何人鞭玉龍。樹杪秋陰涼籟起,巖前黛色暮煙重。非緣謫籍鄰幽杳,石上爭題逸士蹤。
燕山勒銘。
云臺寫形。
麒麟高閣標名。
大將軍衛青。
功高謗生。
菹韓醢彭。
青門一叟伶仃。
舊通侯邵平。
花前把酒花前醉,
醉把花枝仍自歌。
花見白頭人莫笑,
白頭人見好花多。
舊日春風過旅堂。海棠初放處、倚斜陽。簾櫳手炷博山香。思往事、兩兩試紅妝。
揮手恨添長。燕子憔悴后、盡思量。懷君尋夢轉回廊。殘紅和、淚落染羅裳。
久作投簪客,
鴻泥憶舊游。
補銘鐫四字,
攬勝歷三秋。
眼底煙云逝,
囊中珠玉收。
續貂愧佳什,
雅韻試重搜。
月色涼于水,高游人未眠。攪衣欲乘月,白云遙在天。
秋風涼夜靜,秋月照空明。獨往意未極,時聞零露聲。
夜久塵慮息,泠泠寒風生。長嘯望山月,頹然與道行。
萬山濯濯色蒼涼,
滿目風沙道路長。
半郭田廬環活水,
一叢林樹帶斜陽。
火州城近春方暖,
玉塞人來鬢易霜。
塊壘填胸何處吐,
側身天地兩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