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鄭寺丞過洪州 其三
恨接清規晚,
愁看去鹢東。
別情萬里遠,
離緒一尊中。
柳意藏春雪,
梅香度曉風。
馀寒須有作,
無惜寄江鴻。
恨接清規晚,
愁看去鹢東。
別情萬里遠,
離緒一尊中。
柳意藏春雪,
梅香度曉風。
馀寒須有作,
無惜寄江鴻。
遺憾與您接觸清范太遲,愁緒中看您的船兒東去。離別的情思如萬里之遙,萬千愁緒都融入這一杯酒中。柳枝新綠似藏著春雪,梅花香氣隨晨風飄散。春寒未盡望您多有新作,莫要吝惜托鴻雁寄來。
清規:指對方的風范、規訓,此處尊稱鄭寺丞的品格修養。
去鹢(yì):行船。古代船首畫鹢鳥以避水患,后以“鹢”代指船。
一尊:即“一樽”,指一杯酒。
柳意藏春雪:柳枝初綻的新芽色白,似藏著春日的殘雪。
江鴻:指鴻雁,古代有鴻雁傳書之說,此處代指書信。
此詩為送別友人鄭寺丞赴洪州(今江西南昌)而作。時值早春,殘寒未消,柳芽初綻、梅花飄香之際,詩人因與友人相交日淺卻將分別,故借詩抒發離情,并期待對方以詩寄懷。
全詩圍繞“送別”展開,前半直寫別愁之深,后半以景襯情,尾句寄望傳詩,既體現文人雅趣,又深化了友情綿長的主題,是一首情景交融的送別佳作。
人事有離合,明月時虧盈。
裁紈制團扇,昭此中心誠。
紈素豈不潔,愛惡殊其情。
團扇豈不嘉,循環葆其貞。
招招弄玉手,習習涼風生。
因風托方便,愿入君懷清。
君懷無由開,妾恩將焉呈。
滇西春候長,君去挾秋霜。此地無鹯隼,它時紀鳳凰。
縣冰縹氈映,憩翠海棠香。莫滯司南駕,文明過越裳。
吏隱容才子,騷壇見古人。題詩海國遍,執法洱河新。
邛笮紆官路,瀾滄極漢津。試看諸葛壘,豈但碧雞臣。
風日端可舉酒,
溪山盡堪賦詩。
有懷爾山中友,
應念我天之涯。
回首趨庭日,祥光聚一門。
春煙多翠色,夜雨長苔痕。
后起幸無恙,詒謀欣尚存。
兒年剛六十,白發溯淵源。
朝衣湖上兩鞭春,綿力初交謝百鈞。風雨試燈逢粵客,羔豚祈歲賽芒神。漸知槐目將舒暖,卻妒云姿解弄新。庾信經年歸未得,江南佳麗少詩人。
折簡頻呼宴早春,病容擎盞似持鈞。鬢邊梅柏嫌衰颯,世上旂常負圣神。郡國歌鐘官府樂,兒童臺閣物情新。夭桃秾李欣欣在,別是風光不屬人。
烏藤落手野煙開,
水秀山明入望來。
舊日經行曾著語,
試看石壁已莓苔。
花木幽深蔭小軒,倩誰重譜舊西園?閒窗看罷添惆恨,三十年前莫謾論。
射雕試遍郊原馬,懷古曾傳塞上歌。更向林泉深逸趣,一人一卷對煙蘿。
層巖蒼翠古松邊,倚石臨流倍適然。隨處家山堪傲隱,他年不屑買山錢。
想見廬山面目殊,丹青臨墨費躊躇。欲將峭石孤松畔,添個東坡笠屐圖。
鮮紅點點。春雨偏將桃杏染。
莫上樓頭。花拂闌干總是愁。
寄聲問訊。正是花時方候信。
便不言歸。回首也應淚濕衣。
孝感柔強敵,和盟定一朝。
龍輴來瀚海,鶴駕返神霄。
歌吹仍祠禹,羹墻若見堯。
稽山同峻極,從此百神朝。
浪跡遨游類轉蓬,又維孤舫翠微中。
江流環繞魚舠穩,石磴參差鳥道通。
千里壯游霄漢近,萬年全盛帝王風。
清歌欲奏霓裳曲,桂影扶疏月出東。
天蒼蒼。雨聲蕭瑟更聲長。更聲長。幾分愁病,九轉回腸。
夢魂來去空微茫。相看無語心彷徨。心彷徨。一聲雞唱,萬種凄涼。
君不見瀟湘之山衡山高,八月秋高風怒號。
草木黃落龍正蟄,哀鴻獨叫求其曹。
男兒生無所成頭皓白,漂零已是滄浪客。
呼兒覓紙一題詩,此心炯炯君應識。
謖謖云際松,亭亭天半峰。
共攜紫竹杖,踏碎青芙蓉。
高趣渺難測,野人嗟莫從。
溪南雙白鹿,應與數君逢。
野寺鐘聲晚出林,誰家籬竹翠森森。蒹葭渚澤天無暑,促織堂帷月有陰。
旅雁銜書秦樹杪,漁翁鼓枻越江心。長門深鎮黃昏靜,無奈西風送遠砧。
疏林落落掛斜暉,鳥外青山一發微。碧樹未凋蟬已老,黃蘆才起雁初飛。
千頭園橘家相近,十畝湖田愿不違。社鼓彭彭村酒美,農家歡慶稻梁肥。
釣船搖曳水西頭,午夜風生枕上秋。越水芙蓉知隱意,灞橋楊柳逗羈愁。
青松庭畔年巢鶴,紅蓼灘邊午睡鷗。白面書生翻自笑,曾持三尺奠神州。
團扇如玉玦,宛轉無端倪。
物貴妙于用,曰人固其宜。
用行而舍藏,此理我則思。
嗟哉班婕妤,棄捐亦何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