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陽道中懷??君
官舍草初青,君應坐小亭。謾吟誰共續,高論我常聽。
莫嘆馮唐老,終期阮籍醒。由來丈夫志,唾手出青冥。
官舍草初青,君應坐小亭。謾吟誰共續,高論我常聽。
莫嘆馮唐老,終期阮籍醒。由來丈夫志,唾手出青冥。
安南二都環四江,地不內屬自有唐。叛服復何預我事,禍受天平歸自老撾降。
芹跕伏兵殺天使,天兵從天插天翅。插天翅,海茫茫,十八將軍治軍裝。八十萬兵輸兵糧,會平西侯于多邦。
多邦城高枕江綠,人持炬火吹銅角。銅角一聲戰象來,繪獅沖象象猬縮。
直搗圓傘山,窮追咸水關,滿海流血紅斑斑。季釐蒼以小船走,反斗縛之奇羅口。
檻車護至京,宴奉天殿簫鐃聲。安南平,安南平,從此十年長用兵。
永樂六年安南平,是年之冬變驟生。七年遠統平夷兵,八年春還秋復叛,明年仍賦征南行。
簡定陳季擴,前后相繼作。一攻造舟叱覽山,再攻荷花海之灣。俘斬無算勢未已,紛紛火燧爇象尾。猬毛之矢刺天飛,象奴象鼻落如雨。
一戰美良山,再戰昆浦暹蠻間。步騎蹴之傳檄定,次第就擒海氛靜。
海氛靜,占城降,擇故王后封為王。版圖不入歸要荒,我無所利計大義,興滅繼絕辭堂堂。
奈何升州置衛所,人其人,土其土。中國約束夷苦嚴,安南之風安于南。南人不反那可得,宣德年間得而失。
王通盟,柳升沒,依舊安南屬外國。
定本蘭亭傳贗久,
黨公姜字發蒙初。
兒童若問何人寫,
向道樗翁八十馀。
江都克家才,萬卷書插架。
愿言渠出仕,從舅問耕稼。
誰云瀕老境,此子即長夜。
歸歟淼前期,蒔橘鋤甘蔗。
紛紛楚漢當年事,憑吊西風向戰場。
隆準至今尊帝號,重瞳終古怨天亡。
呂梁濤落蛟龍走,芒碭云深虎豹藏。
王氣彭門消歇盡,孤城一望水茫茫。
道途行處惡,故舊別來稀。
澗口分流水,林梢掛落暉。
好山留客住,幽鳥背人飛。
門外秋光老,征鞍尚不歸。
市無晨飲助加餐,空愧先生苜蓿盤。
尚有園人供菜把,漫勞稚子寫牌單。
俸錢先自無多了,賓客從來不慣看。
已誓長齋依繡佛,妻孥休怪瘦欒欒。
聚首未有時,懸懸思兩地。
江南歲月深,冀北風霜厲。
天雁與河魚,音書各為寄。
有訊及陳人,為言同老驥。
捫虱高談意氣雄,
肯隨跋扈過江東。
可憐管仲身死后,
霸業消亡不有躬。
我生本在東海東,中有萬三千尺出海之高峰。此峰上有萬年不化之古雪,玉立天半尤奇雄。
我生延平同甲子,墜地心妄懷愚忠。毗耶故國不能守,脫身兵火燒天紅。坐令玉山竟落五百年后此一劫,有愧東渡滄海朱家龍。
扁舟走閩復走粵,郁然五嶺佳氣何蔥蘢?神僧許我一片乾凈土,闖然入戶精靈通。
閩粵之交小卜筑,手斬荊棘披蒿蓬。南來騰空立天馬,北眺水月明石虹。玉華金簡并羅列,吾廬為主山為從。
東望軍山念吾祖,勤王當日亦復師無功。吾廬之西萬松頂,大山小山森相宮。此山乃若特為吾廬設,山名不妨偶與匡君同。
四山之中中有村,吾廬適在村當中。人間若別有天地,桃花流水盡日聲淙淙。
額吾廬以黃庭語,豈欲上躡神仙蹤?表吾廬者奉新許,筆勢勁若銘彝鐘。
丙申之春吾廬寔經始,買山更在光緒乙未之初冬。十五年中一轉瞬,輞川圖畫久慕前賢風。
鏡中誰作此狡獪,山林舍宇人物頓覺如親逢。堂堂乎張,文采冠吾黨,前輝后光昌而豐。
人生意氣潛契合,東山茯苓西山松。為吾題圖意乃在圖表,證今引古詞何鴻!
即以詞論已超絕,直與明鏡攝影齊神工。嗟哉文學在今日,遭值世宙方昏雺。
已抑公羊作餅家,更誣孔子為儒童。三年不飛亦已矣,豈有一舉天能沖?
夐乎欲論太平世,人狙出口誰能容?君家仲堅昔吾慕,偶然游戲海上思作虬髯公。
安知仍落此世界,儒冠復戴奄奄欲絕寧吾衷。已無一時豪杰可摧倒,聊欲萬古開拓吾心胸。
昆崙山脈走南戒,萬水趨海朝祝融。此間山水清雄良足寄懷抱,且收倚天長劍韜神鋒。
太平之民或容作,教取子孫識字為耕農。南荒丹山本鳳穴,鳳雖不至吾仍種竹栽梧桐。
夢中忽見海上故親友,落月黑塞林青楓。偶圖山居志吾幸已脫劫外,乃勞翩然大句相推崇。
人生得閒無事亦仙福,黃庭此語吾所宗。有山不歸果何樂,世網一墜嗟重重。
廬山之君昨招我,云中手把青芙蓉。
北望薊門迥,龍樓旭日邊。
我惟山澤老,君竟玉堂仙。
魂夢常千里,音書動隔年。
行藏各隨分,知有故人憐。
攜來雙龍精,并是豐城物。雄者干青云,雌者藏秘室。
顯晦雖異趨,精神原共匹。風雨一夕來,悲鳴如自失。
茂先舊有言,神物終當合。處則為卞璞,出則為璠玙。
貴賤有時別,精光永不渝。再刖非所嘆,雕琢深足虞。
大物戒小用,盛德貴若愚。愿言珍廊廟,毋為佩環需。
登高易為呼,潤下易為澤。丈夫際風云,水擊恣遠翮。
溫飽何足言,所志在驅策。盛業繪云臺,馀輝留竹帛。
努力副明時,敢以效肝鬲。
難與時流道,憂心常悄悄。
古道貴平易,今人□機巧。
好古而居今,每飯不能飽。
來往無嫌猜,□知愛沙鳥。
親依為日淺,愛不舍我眠。
教我如牧羊,更著后者鞭。
得邑邇梅嶺,開花向春妍。
碌碌幸茍免,稱觴大人前。
古者制田畝,其要維溝防。崇方與廣殺,秩秩懸憲章。
厥田雖沮洳,堤岸峻且強。水淫不能災,歉歲成豐穰。
漢時賢守令,此義尚肅將。奈何千載下,朘剝為循良。
養人乃食人,田事豈所詳。遂使三尺雨,下隰波滄浪。
嗚呼匠人職,古法未渺茫。溝防廢不修,萬姓罹兇荒。
一言俟采風,吏責非天殃。
青蘿山下看新譜,幾度鋤云得盡栽。標格自能驅俗去,清香還許并詩來。似憐空靜深深映,卻為佳辰故故開。猶恨明年燕薊路,風塵遙處首重回。
深秋遙落滿山臺,幽菊依巖處處栽。半點紅塵應不到,數聲玄鶴卻飛來。梁園金谷元非托,魏紫姚黃亦浪開。君看驛南津口路,幾多冠蓋不知回。
曾是瑤池入品裁,上方仙種絕凡栽。羅浮道士朝元去,姑射真人佩玉來。映日金纓和露綴,迎風丹袂倚云開。何時移向柴桑里,共醉南山未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