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
巖谷棲寒一片氈,奇書良酒是神仙。
高軒不枉懷金玉,短策羞持對綺筵。
葉落葉萌花兩世,月來月去事千年。
自知貧骨宜山性,飽聽黃鸝枕石眠。
巖谷棲寒一片氈,奇書良酒是神仙。
高軒不枉懷金玉,短策羞持對綺筵。
葉落葉萌花兩世,月來月去事千年。
自知貧骨宜山性,飽聽黃鸝枕石眠。
在巖谷中棲居,僅以一片氈子御寒,有奇書和美酒相伴就如同神仙一般自在。貴人不吝屈尊來訪,懷揣著珍貴心意,而我卻羞于拿著簡陋的竹杖去赴奢華的宴會。樹葉落下又萌生,花開花謝歷經兩世,月亮升起又落下,世事已過千年。我自知天生貧賤之骨適合山居的性情,枕著石頭,聽著黃鸝的啼鳴聲安然入眠。
棲寒:在寒冷中居住。
高軒:貴人所乘的車,這里指貴人。不枉:不吝惜。懷金玉:懷揣著珍貴的心意。
短策:短的竹杖。綺筵:豪華的筵席。
葉落葉萌:樹葉落下又萌生。花兩世:花開花謝歷經兩世。
貧骨:指天生貧賤之骨。山性:山居的性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厭倦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選擇在山居生活,可能當時社會存在一定的名利紛爭,詩人為尋求內心寧靜而隱居山中。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山居生活的熱愛和對世俗的超脫。其特點是通過意象對比和時間變化展現生活感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力,但體現了古代文人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精神。
吾家愚谷里,
此谷本來平。
雖則行無跡,
還能響應聲。
不隨云色暗,
只待日光明。
緣底名愚谷,
都由愚所成。
女史悲彤管,
夫人罷錦軒。
卜塋占二室,
行哭度千門。
秋日光能淡,
寒川波自翻。
一朝成萬古,
松柏暗平原。
借問愚公谷,
與君聊一尋。
不尋翻到谷,
此谷不離心。
行處曾無險,
看時豈有深。
寄言塵世客,
何處欲歸臨。
帝城風日好,況復建平家。
玉枕雙文簟,金盤五色瓜。
山中無魯酒,松下飯胡麻。
莫厭田家苦,歸期遠復賒。
結廬若耶里,
左右若耶水。
無日不釣魚,
有時向城市。
溪中水流急,
渡口水流寬。
每得樵風便,
往來殊不難。
一川草長綠,
四時那得辨。
短褐衣妻兒,
余糧及雞犬。
日暮鳥雀稀,
稚子呼牛歸。
住處無鄰里,
柴門獨掩扉。
何悟藏環早,
才知拜璧年。
翀天王子去,
對日圣君憐。
樹轉宮猶出,
笳悲馬不前。
雖蒙絕馳道,
京兆別開阡。
渭水收暮雨,處處多新澤。
宮苑傍山明,云林帶天碧。
君子聳高駕,英聲邈今昔。
鏘珮出中臺,彯纓入仙掖。
夙心幸清鑒,晚志欣良覿。
鳴盜非足征,愿言同下客。
蘭殿新恩切,
椒宮夕臨幽。
白云隨鳳管,
明月在龍樓。
人向青山哭,
天臨渭水愁。
雞鳴常問膳,
今恨玉京留。
南國久為思,
西都嘗作賓。
云開天地色,
日照山河春。
善聽在知己,
揚光唯達人。
妙年弄柔翰,
弱冠偶良晨。
擢第文昌閣,
還家滄海濱。
寸心何所望,
東掖有賢臣。
蒼舒留帝寵,子晉有仙才。
五歲過人智,三天使鶴催。
心悲陽祿館,目斷望思臺。
若道長安近,何為更不來。
行藥至石壁,
東風變萌芽。
主人門外綠,
小隱湖中花。
時物堪獨往,
春帆宜別家。
辭君向滄海,
爛熳從天涯。
騎吹凌霜發,
旌旗夾路陳。
凱容金節護,
冊命玉符新。
傅母悲香褓,
君家擁畫輪。
射熊今夢帝,
秤象問何人。
鳳皇所宿處,
月暎孤桐寒。
槁葉零落盡,
空柯蒼翠殘。
虛心誰能見,
直影非無端。
響發調尚苦,
清商勞一彈。
西望昆池闊,東瞻下杜平。
山朝豫章館,樹轉鳳凰城。
五校連旗色,千門疊鼓聲。
金環如有驗,還向畫堂生。
天凈河漢高,夜閑砧杵發。
清秋忽如此,離恨應難歇。
風亂池上萍,露光竹間月。
與君共游處,勿作他鄉別。